师生共用讲学稿 年 级 课 题 学 习 目 标 重 难 点 学 科 语文 主备人 课 型 冬日暖阳 审核人 课时编号 语文组 一课时 《行路难》 新授课 1、理解作者及诗歌的艺术风格。 2、理解诗句含义,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提高鉴赏古诗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理解诗歌的含义,体会作者在诗句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美,作者充满自信又乐观进取的精神。 随 记 一、课前热身 (一)作 者 :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 (二)创作背景: 公元742年(天宝元年),李白奉诏入京,担任翰林供奉。李白本是个积极入世的人,被世人称作“诗仙”,他才高志大,很想像管仲、张良、诸葛亮等杰出人物一样干一番大事业,可是入京后,却没被唐玄宗重用,还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两年后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李白被逼出京,朋友们都来为他饯行,求仕无望的他深感仕路的艰难,满怀愤慨写下了此篇《行路难》 。 二、预习导学 1、熟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2、结合注释,理解文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朗读并背诵诗歌。 三、探究新知 (一)自我展示 1、作者及有关文学知识 学 习 过 程 1
学 习 过 程
2、朗读课文,解决疑难字词
金樽( ) 投箸( ) 多岐路( ) 冰塞川( ) 3、范读课文 指名朗读课文 (注意读音,句读) (二)合作探究
1、结合注释,理解文意。
珍羞: 羞: 直万钱:
茫然: 安: 济: 2、赏析:
(1)诗文一、二句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丰盛的宴会图,从什么地方表现出来?
(2)李白的心情如何?从哪些词可以看出?
(3)诗人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比喻什么?
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比喻什么?
(4)诗中运用了哪两个典故,有什么表达作用?
(5)“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仕途受阻后发出的深沉感慨,诗人是否心灰意冷、意志消沉?从哪儿可以看出?
随记
(三)小结:
1、用一句话总结,这是一个怎样的李白?
(这是一个在悲愤中不失豪迈,在失意中仍充满信心的洒脱、自强不息的李白。) 2、主题:这首诗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抒发了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慨,也表达了作者人生前途充满乐观的豪迈气概。
教 学 后 记
2
当 一、 填空:
堂 检 测
------《行路难》
1、李白,字( ),号( ),唐朝( )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作者唱出的对未来充满信心、希望的两句诗是:
( ) 二、问答题:
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的艺术手法是什么?简要分析。
三、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
C.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D.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3
行路难 讲学稿 - 图文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