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8:5.1.2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高中生物必修一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酶通常是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 )

A.有些酶是核酸

B.酶的数量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 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解析] 酶通常是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一类特殊有机物;绝大多数的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既具有无机催化剂的特点,又具有其本身的特性,即高效性、专一性,并且需要在适宜的条件(温度、pH等)下才能表现出其特性。 [答案] B

2.细胞中几乎所有的代谢都需要酶的催化。下列有关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酶和加热等方法均可加快某反应,但其本质不同 B.底物浓度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C.酶都在核糖体上合成,且合成过程中均消耗ATP D.唾液淀粉酶进入胃中将失去活性并被胃蛋白酶水解

[解析] 使用酶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但加热是增大化学反应中分子的能量,从而加快反应速度,A正确;底物浓度不影响酶的活性,但影响酶促反应速率,B正确;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有机物,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C错误;唾液淀粉酶的最适pH为中性,到了胃后,由于胃酸的作用,使唾液淀粉酶失活;唾液淀粉酶的本质是蛋白质,进入胃中将被胃蛋白酶水解,D正确。 [答案] C

1

高中生物必修一

3.以下对酶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多肽链 B.酶可以在死细胞中合成 C.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

D.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解析] 酶的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酶只能在活细胞中合成;低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升高,高于最适温度时,酶的活性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酶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答案] D

4.下图是温度对a、b、c三种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酶的最适温度为37 ℃左右 B.b酶的最适温度高于a酶的最适温度 C.该图反映了实验的两个自变量,一个因变量 D.该实验过程不需要考虑pH

[解析] 据图无法判断c酶的最适温度;由图可知,b酶的最适温度低于a酶的最适温度;该实验有两个自变量(温度和酶的种类),一个因变量(酶的活性);pH会影响酶的活性,为无关变量,应保持不变且适宜。 [答案] C

5.如图为某酶在不同温度下反应曲线和时间的关系,从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 )

2

高中生物必修一

A.酶促反应有最适宜温度范围 B.酶因热而失活

C.酶促反应生成物的量与时间的关系 D.酶促反应速率和酶量的关系

[解析] 酶的催化作用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由图中曲线可看出温度在20~40 ℃范围内时,生成物的量与时间呈正相关。温度达到50 ℃时,在一定时间内,生成物的量随时间增加,超过一定时间后不再增加,说明酶促反应不再进行,酶失去活性;温度在60 ℃、70 ℃时,酶更易失去活性,由此可看出该酶的最适宜温度范围应在40~50 ℃之间。由此图曲线不能得到酶促反应速率与酶量的关系。 [答案] D

6.如图中□表示在一定量淀粉溶液、一定量唾液、37 ℃、pH=7时的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产生还原糖的结果;表示改变某一因素后的实验结果。请根据此分析,改变的因素应该是( )

A.唾液量 C.pH

B.淀粉溶液量 D.温度

[解析] 由题图可知,改变某一条件后与改变某一条件之前,反应达到平衡时需要的时间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达到平衡时生成物的量下降,说明该变化不能影响酶的活性和酶浓度。该变化应该是反应物浓度变化。

3

高中生物必修1课时作业18:5.1.2 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高中生物必修一酶的特性和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酶通常是指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有机物。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减少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化效率很高[解析]酶通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yb7v99vu94zk8m0hvkq6k2tg1xudp00s88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