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1)及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1)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结构上看,大肠杆菌与图中Ⅲ所示细胞同属于原核细胞 B.图Ⅱ中②为线粒体,葡萄糖可以在其内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 C.图中的Ⅰ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其合成的分泌蛋白有胰岛素 D.判断Ⅳ是低等植物细胞的标志结构是图中③中心体和④叶绿体 答案:B 解析:由题图可知,Ⅲ是蓝藻细胞的模式图,是原核细胞,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A项正确;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葡萄糖首先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进而进入线粒体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B项错误;据题图特点可知,Ⅰ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为动物细胞,可以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胰岛B细胞能够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C项正确;中心体的有无是判断高等植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的依据,图Ⅳ中含有叶绿体、中心体,则一定是低等植物细胞,D项正确。

2、[2019·江西九江一中期末]某化合物为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成熟之前由一

条多肽组成,且肽链内部无二硫键,成熟后,该多肽被水解成了四条相对较短的肽,且此四条肽链内部及之间共形成了5个二硫键。假设该蛋白成熟过程中氨基酸残基数未变,那么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链变成成熟状态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方式为 ( )

A.增加了44 C.减少了24

B.增加了26 D.减少了54

答案:A 解析:①该分泌蛋白在成熟之前由一条多肽组成,且肽链内部无二硫键,此时所含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氨基酸数-1;②该分泌蛋白在成熟过程中,由一条多肽被水解成了四条相对较短的肽,且此四条肽内部及之间共形成了5个二硫键,此时所含的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氨基酸数-4,又

第 1 页

由于每个二硫键是由两个—SH脱去两个氢形成的,即每形成一个二硫键相对分子质量减少2,那么该蛋白成熟后相对分子质量共减少2×5=10;③该分泌蛋白在由未成熟的一条肽变成成熟状态的过程中,肽键减少数=成熟前所含的肽键数-成熟后形成的肽键数=(氨基酸数-1)-(氨基酸数-4)=3个,即消耗3分子水,相对分子质量增加18×3=54;④综上所述,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变成成熟状态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了54-10=44,故选A。

3、[2019·福建龙岩五校联考]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

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略有下降 B.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

C.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

D.由于氧气缺乏,导致有氧呼吸第一阶段产生的丙酮酸减少,影响了第二、三阶段的进行

答案:D 解析:人进入高原后,由于氧气含量下降,无氧呼吸增强,产生乳酸增加,内环境pH略有下降,A正确;O2浓度降低,无氧呼吸增强,细胞产生的能量减少,B正确;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由于无氧呼吸增强,有氧呼吸减弱,因此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C正确;葡萄糖酵解产生丙酮酸的阶段不需要氧气参与,氧气减少直接影响了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D错误。

4、如图甲为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

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

B.C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CO2浓度

第 2 页

C.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 D.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B点将左移

答案:D 解析:A点时光照强度为0,小麦只进行呼吸作用,故A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强度,A项正确。C点为光饱和点,限制因素可能是温度和CO2浓度,由于此时温度为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故限制因素应该是CO2浓度,B项正确。由图乙可知,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 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C项正确。B点时,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温度从25 ℃升高到30 ℃时,呼吸速率加快,而光合速率减弱,故只有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才能与呼吸速率相等,B点将右移,D项错误。

5、[2019·河南郑州预测]如图表示的是真核细胞一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

为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

B.植物细胞中,d~e时期细胞中央将出现细胞板 C.mRNA的转录主要发生在c~d时期

D.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是在e~a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是在b~c时期

答案:A 解析:在分裂间期染色体以丝状的染色质形式存在(复制之前不含有染色单体),在分裂结束时染色体也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也不含染色单体),故b~b可以表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细胞板出现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末期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是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逐渐变为染色质,d~e表示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分裂间期进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故mRNA的转录主要发生于b~c时期;细胞中的DNA含量加倍在b~c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在a时期(或e~a时期)。

6、[2019·吉林一中月考]下列关于衰老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第 3 页

A.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 B.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等,致使细胞衰老 C.衰老细胞的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色素积累

D.衰老细胞的体积减小,从而使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效率增大

答案:D 解析:多细胞生物个体衰老的过程,也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A正确;自由基假说认为,细胞代谢产生的自由基,会攻击DNA和蛋白质分子等,致使细胞衰老,B正确;衰老细胞的特点是水分减少,多种酶的活性降低,代谢速度降低,色素积累,导致出现老年斑,C正确;衰老的细胞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物质运输效率降低,D错误。

7、[2019·黑龙江大庆铁人中学月考]小麦籽粒色泽由4对独立遗传的基因(A

和a、B和b、C和c、D和d)所控制,只要有一个显性基因存在就表现红色,只有全隐性才为白色。现有杂交实验:红粒×红粒→63红粒∶1白粒,则其双亲基因型不可能是( )

A.AabbCcDd×AabbCcDd B.AaBbCcDd×AaBbccdd C.AaBbCcDd×aaBbCcdd D.AaBbccdd×aaBbCcDd

答案:D 解析:杂交后代中白粒所占比例为1/64,即1/4×1/4×1/4×1或1/4×1/4×1/2×1/2,A、B、C均不符合题意。亲本杂交组合为AaBbccdd×aaBbCcDd时,后代出现白粒的比例为1/2×1/4×1/2×1/2=1/32,D符合题意。

8、[2019·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列关于人类“21三体综合征”“镰刀型细胞贫

血症”和“唇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 B.患者父母不一定患有这些遗传病

第 4 页

C.可通过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区分三种疾病

D.都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

答案:B 解析:21三体综合征是由染色体数目异常引起的疾病;观察血细胞的形态只能判定镰刀型细胞贫血症;21三体综合征可通过观察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检测是否患病,其他两种不可以。

9、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脱氧核苷酸对模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从五碳糖和磷酸基团的形态和位置可判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不是反向平行的,A错误;A与T之间的氢键应该是两个而不是三个,B错误;含氮碱基(C)应连接在五碳糖的1号位置上(如下图所示),且G与C之间有三个氢键,C错误。

10、[2019·吉林长春二模]若某植物的白花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则

( )

A.该植物一定不出现变异性状 B.该基因的结构一定发生改变 C.该变异可用光学显微镜观察

D.该基因中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改变

答案:B 解析: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某植物的白花基因发生碱基对缺失的变异,属于基因突变,B正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基因突变后植物性状不一定发生改变,A错误;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是观察不到的,C错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基因突变后嘌呤数与嘧啶数的比值不变,D错误。

11、[2019·河南百校联盟质检]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第 5 页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1)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生物一轮训练(1)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结构上看,大肠杆菌与图中Ⅲ所示细胞同属于原核细胞B.图Ⅱ中②为线粒体,葡萄糖可以在其内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C.图中的Ⅰ可代表人体的胰岛B细胞,其合成的分泌蛋白有胰岛素D.判断Ⅳ是低等植物细胞的标志结构是图中③中心体和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y8u98xoh57e16g2f5026bod04q39t00p1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