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一课
现在的中学化学课,分别在初三和高中阶段学习。初三学习一年,新课标的人教版教材是《九年级化学》(上、下册两本);高中化学学习三年,使用新课标的人教版教材4-5本,分为必修和选修两个模块。
1、纯净水和矿泉水 2、化学与能源 3、化学与材料
4、化学与环境、生存、健康 结论: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一、高中化学教材
必修模块:必修模块是必学、必考内容,包括《化学》(必修一)、《化学》(必修二)两本教材,为所有采用新课标人教版地区的高中生所必须学习的内容。 选修模块:从六本选修教材中选择 2-4 本。六本选修教材为: 选修一《化学与生活》 选修二《化学与技术》
选修三《物质结构与性质》 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 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选修六《化学实验》
考试内容是必修一、二加上选修一、选修四和选修五。 二、初中化学课程怎么开始学习?
我们已经进入了高中阶段的学习,现在再来回顾一下初中化学的一些特点。 初中化学,特点是“浅、散、乱、点”。
浅:学习的知识比较浅显,即便不怎么理解,也可以通过其他知识的延伸加以弥补,考上个50多分。
散:初中化学知识不怎么系统,教材上12个单元之间的关联性也比较差。
乱:教材的12个单元,涉及到的知识有物质(空气、水、碳和碳的氧化物、金属及其化合物、酸碱盐化肥等)、基本概念(物质分类、化学反应分类、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溶液等)、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质量守恒定律等),教材安排上比较零乱,不系统。
点:初中化学的知识好像一个一个散乱的点,尤其看到35道中考题之后,这种感觉更加强烈。
初中化学学习的特点,自然是以“背诵为主”,许多化学知识,在我们还没有理解、没能深刻理解的时候就要暂时记住它们,就是“背”: 元素符号要背 元素名称要背
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的顺序要背 金属活动顺序表要背 元素的化合价要背
溶液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要背 ………………
到后来,甚至——
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也背,反正初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少,不好配平的化学方程式就那么几个:
甲烷完全燃烧反应的系数为 1 2 1 2;
乙醇完全燃烧反应的系数为 1 3 2 3 ;甲醇完全燃烧反应的系数为 2 3 2 4;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系数为 3 8 3 2 4; ………………
靠背,我们中考化学得了50分、60分、70多分,上了高中,还带着初中学习化学的方法。
三、高中化学课程怎么开始学习?
高中化学,怎么学习?先跟着教材走吧!
高中阶段一开始接触的两个内容,一个是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第二个是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仪器识别。有些还是靠背,但是越往后学,就越“背”不了了,靠“背”不灵了。 那就先不要“背”,要先“理解”——理解万岁! 3.1 高中化学,化学方程式系数不要背了 初中背下来的一些知识,还是非常有用的:元素周期表的前30个元素(或前30个元素)、化合价、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但是,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就不要背了,我们要学习新的方法,由此进行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由此得到所有化学方程式的系数,所以, 铜和稀硝酸反应的“3 8 3 2 4”,886
乙醇完全燃烧反应的系数“1 3 2 3”,886 甲醇完全燃烧反应的系数“2 3 2 4”,886
通通再见了,初中背下来的化学方程式系数、系数们! 3.2 高中化学,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要逐步深入学习 初中化学知识脱节很厉害。
比如氧化还原反应,这是中学化学的一个重头戏。我们在初中,先学的是氧化反应(在上册《氧气》那一单元),很久之后才学到还原反应(在下册《碳和碳的氧化物》那个单元);高中就不这么学了,我们会逐渐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从必修一的第二章开始……一直到选修五《有机化学基础》。
现在,当我们在高一的第二章中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时候,就要深刻理解这句话,“外层电子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氧化还原反应,占高考试卷100分的40%多,因此要作为高中学习的重点之一。 3.3 抓住两条主线“分类、实验”
现在这套新课标化学教材,是以“分类学”、“化学实验”为主线的。
比如化学实验,是我们开学的第一课,在复习初中知识的同时,加深对高中新课程的理解。
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都围绕着“分类”、“实验”两条主线在延伸,这是教材所限定的,也是老师要求我们学的,也是考试时候要考的。 四、第一课总结 五字学习法
观、动、记、思、练、问
高中化学第一课上完了。
可以感觉到,高中化学,依旧没有高深的理论,没有严密的推导,区别就在于:需要用心去理解。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
对!只要用心,没有学不会的——这就是高中化学的学习特点。 不知不觉中,我们就走近了高中化学。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一起点,共同努力,相信你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