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山东省2021届高三开学质量检测
历史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战国时期,法家主张“剪除私门势力,选拔法术之士”,“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墨家则提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他们的主张相同之处在于 A. 建立集权制度 C. 完善人才选拔体制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法家和墨家都主张选拔贤能之士,这是传统贵族政治的冲击,D正确;AB是法家的主张,排除;C错在完善,当时仍然是贵族政治,排除。故选D。 2. 下表是据《汉书?地理志》整理的西汉平帝元始二年南方地区与全国郡国数量、人口数量的分布状况。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B. 实现富国强兵 D. 打破原有政治秩序
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A. 政治和经济重心均在北方 C. 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受阻 【答案】A 【解析】
B. 南方交通发展相对滞后 D. 北方商品经济较发达
【详解】根据表格可以看出,西汉时期,南方的郡国数量、人口数量较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国家的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方尚未得到开发,因此南方的行政单位以及人口数量少,A正确;南方交通发展滞后不是该地区郡国数量、人口数量少的主要因素,排除B;西汉是大一统王朝,南北方经济文化交流是畅通的,排除C;D无法解释南方郡国、人口数量少的现象,排除。
3. 西魏大统十三年(547年)计帐文书记载,在西魏的均田制下,课税户分为上、中、下三等,调的负担一样,租有所区別、上户一夫一妇纳租四石,下户两石。户内如有丁婢、耕牛,相应增加租调。这反映出西魏统治者推行均田制的根本出发点是 A. 调整土地关系 C. 方便政府征收租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体现的是在均田制下,农户按照一定的标准承担相应的赋税,因此可以判断出是均田制的出发点是为了方便政府征收租调,C正确;A属于均田制的本质,排除;BD属于均田制的影响,排除。故选C。
4. 下表为唐朝科举考试考生的三种来源。由此可见,唐朝的科举考试
B. 缓和社会矛盾 D. 促进北方各族封建化
金戈铁骑
—————————— 教育资源共享 步入知识海洋 ————————
A. 继承了九品中正制的优点 C. 是自上而下选拔人才制度 【答案】D 【解析】
B. 成为读书人入仕的唯一途径 D. 体现了多种选拔方式的结合
【详解】唐代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既有官办学校的生徒,也有自学成才的乡贡,还有文武官员举荐的制举,说明当时选拔方式多样,D正确;九品中正制看中门第,材料
中并未体现出门第对科举考生来源的影响,排除A;B表述绝对,科举考试是入仕的途径之一而非唯一,排除;C与题干主旨无关,排除。
5. 在宋明时期,理学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重要分支。虽然二者的主张有明显的不同,但它们殊途同归。“同归”是指他们都 A. 强调理的作用 C. 压制人的欲望 【答案】D 【解析】
【详解】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坚持三纲五常,强调君臣伦理,从其理论的政治目的来看,都是为了维护统治,即服务于现实政治,D正确;两个流派都强调理,但是对
于理的作用却并不一致,排除A;B是王阳明的主张,排除;相比于朱熹而言,王阳明并不强调压制人的欲望,排除C。
6. 1867年,清政府派遣美国卸任驻华公使蒲安臣作为中国使节出访美欧,令西人对清朝的评价迅速改观作为在华西人主要传播媒介的《北华捷报》评价:“进步尽管很缓慢,但也是进步。”清政府的“进步”反映出当时中国外交 A. 符合近代化潮流 C. 与国际惯例接轨
B. 具有半殖民地性质 D. 适合洋务运动需要
的的B. 赞同知与行合一 D. 服务于现实政治
金戈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