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上大学的时候,我的家人希望我能考研,因为我的本科学校很普通。 当时,我并没有想过。直到这几年的学习,出于自身对专业课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想要继续深入系统的学习,而我们本科对专业课的学习知识一点皮毛,是远远不够的!
怀着专业的热爱,我毅然决定考研,在大三上册就开始准备复习。充满信心地去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是做好它的前提,最开始自己像一只无头苍蝇一般,没有方向。只能靠自己慢慢摸索,查资料、看考研经验分享、问学长学姐,虽然这个过程很繁琐,但是我已经下定决心考研,所以无所畏惧!
对于考研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一年的考研时间,我想,对于这个词,我是有很多话要说的。
我以为自己是个能坚持的人,但是考研这一年来,真正让我体会到了坚持的不易!
正如很多研友的分享所说,考研谁不是一边想放弃一边又咬牙坚持着,那些坚持到最后的人,都会迎来他们的曙光。
文章可能有点长,末尾我也加了一些真题和资料的下载方式,大家放心阅读即可。
安徽理工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光电系统与控制)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19)信号与系统(自命题)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43)数字电子技术(自命题)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44)微机原理(自命题)
或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1)数学一(845)普通物理(自命题) (819)信号与系统参考书:
《信号与系统》: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 (843)数字电子技术参考书: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阎石,高教出版社,2010 (844)微机原理参考书:
《计算机组成原理》: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 (845)普通物理参考书:
《普通物理学》:程守洙,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谈谈英语吧
其实英语每什么诀窍,就是把真题读透彻,具体方法我总结如下: 第一,扫描提干,划关键项。 第二, 通读全文,抓住中心。 1. 通读全文,抓两个重点:
①首段(中心句、核心概念常在第一段,常在首段出题); ②其他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其他部分略读,有重点的读) 2. 抓住中心,用一分半时间思考3个问题: ①文章叙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②文章中有无提到核心概念? ③作者的大致态度是什么?
第三,仔细审题,返回原文。(仔细看题干,把每道题和原文的某处建立联
系,挂起钩) 定位原则:
①通常是由题干出发,使用寻找关键词定位原则。(关键词:大写字母、地名、时间、数字等)
②自然段定位原则。出题的顺序与行文的顺序是基本一致的,一般每段对应一题。
一定要树立定位意识,每一题、每一选项都要回到原文中某一处定位。 第四,重叠选项,得出答案。(重叠原文=对照原文)
1. 通过题干返回原文:判断四个选项,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把选项定位到原文的某处比较,重叠选项,选出答案。
2.作题练习要求:要有选一个答案的理由和其余三个不选的理由(高中的时候大家都这样做的)
新题型和完形填空我也只复习了真题中的,如果你觉得自己这块比较薄弱,可以找对应资料练习。然后是作文,作文其实两点,一是主旨,你要说什么,这个平时要多多训练,拿到题后要迅速思考出题人考查的角度是什么。
二是框架,就是所谓的模板,这个真的非常有用,比如三段论排比开头,中间论述三段比喻,最后一段感叹句结尾,等等。我是最后一个月才开始看作文的,如果你基础比较差,不建议你这么做,风险较大。正常的话,应该在七月的时候把作文真题都揣摩一遍,同时买一本木糖英语的作文书,每天看几篇图片,思考主旨。同时练习作文的框架结构。在12月之前可以每周练习三篇作文,看图分析主旨,写出框架,并完整的写出全文,形成一套自己的逻辑和考试步骤。
这样子,当你考场上拿到题以后就会条件反射般的进行一系列的动作:分析主旨,列出框架,开头中间段结尾用什么句式,然后合起来怎么写等等。这样抓
住重点,才能最有效的利用时间。英语提前15分钟交卷,考了76分,这说明我的英语复习方法还是非常有效的。
英语说实话我没有怎么准备,考前背了一个作文模板,做了几套真题就没有啦,但是可以分析真题的规律,完型填空,阅读理解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很多时候只看选项即可选出答案,这个部分个人有整理笔记,很多选项都是陪选而已,根本不会成为正确答案,比如:态度题永远不会选择indifferent,而它却一直持续出现来陪选,可是终究成为不了正确答案,有时候总结这种小技巧,对应试还是蛮好玩哒!
英语的学习是应该贯穿考研始终的,从你决定考研的那一天起,不论每天的学习计划如何,都应该或多或少的留些时间给英语,哪怕只是背十几个单词或是做一篇阅读。在考研英语中,阅读所占分值最多,所以大家应花最多的时间、精力去攻克它,最后关于真题可以选用木糖的。
(819)信号与系统(自命题)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一般推荐至少复习三轮~
友情提醒:不同学校甚至不同方向的一轮复习都很有可能完全一样准备!都是踏踏实实看教材等等!
一轮就不要想这个学校重点是什么,凡是范围内都要精读! 一轮复习(2~6月)
巩固基础知识、结合辅导资料精读参考书籍 二轮复习(7~9月)
① 补充参考书的同类书、相关书籍
② 寻找目标学校的最近真题,根据不同题型给真题做个分类(例:近年考过X次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离散谱,而非周期性信号的频谱特点是连续谱。 周期信号的频谱包括幅度谱和相位谱。 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包括离散性、谐波性和收敛性, 分别以什么形式出过a、b、c题目)根据自己做的真题分析做一个统计表,按照常考的频率不同划分出重点的章节、知识点和概念。
三轮复习 (10~12月)
①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习题集,把二轮复习中整理出来的重点章节、知识点和概念重新再梳理一遍,理解并记忆相应的体系和解释,比如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频谱宽度越宽,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单个矩形脉冲的频带宽度一般与其脉冲宽度τ有关,τ越大,则频带宽度越窄。 周期性矩形脉冲信号的频谱,脉冲周期T越长,谱线间隔越小。 信号在时域中的扩展对应于其频谱在频域中压缩。 脉冲宽度一定的周期脉冲,周期T愈大,谱线间隔愈小,频谱愈稠密;谱线的幅度愈小。 周期相同的脉冲,相邻谱线间隔相同;脉冲宽度越窄,两零点之间的谱线数目越多,频带内所含分量越多。 周期信号的频带宽度与脉冲宽度成反比, 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②根据参考书和研教新版的辅导资料,把找到的真题自己做出答案,并背诵! 再说一下习题的问题,大家做题千万不要盲目,很多同学喜欢刷题,不过我认为做题要做的精,如果只是多而不精的话,其实更多的是在浪费时间,我用的研教新版的习题集属于那种非常贴近真题的类型,毕竟专业课真题不多,通过做研教新版的习题也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出题老师的思路,甚至还有原题出现,比如我在考试中遇到的已知某LTI系统在激励信号下的零状态响应为,又已知该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