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七上第16课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

【教材分析】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的内容。《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主要讲述的是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 秦汉的科技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与非凡的创造力。秦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 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

因此,学习本课有助于理解我国秦汉统一国家政权建立的历史意义,学习本课还可以为学习下一课秦汉的史学和艺术积累方法。

【教学目标】

1、识记秦汉时期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医学成就,包括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九章算术》和地动仪张仲景和华佗。

2、能够归纳秦汉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能够分析秦汉文化昌盛的原因。 3、感受我国古代科学家的优良品质、聪明智慧。

【学习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数学和医学方面的成就,张衡发明的地动仪。 【学习难点】地动仪的工作原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随着文化的发展,读书写字对纸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今天看来大量生产纸张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在造纸术发明之前,人们用什么写字呢?印度用桦树皮和棕榈树叶写字,欧洲用羊皮做纸写字。据说当时欧洲写一部《圣经》,要用300张羊皮。那么,中国以纸作为新的书写材料始于何时?造纸术是谁发明的?让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来寻找答案吧! [板书]第16课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点评】 从学生最熟悉的“纸”入手,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二、展示目标 修改建议 1、指定一名同学读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再次重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点评】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的决

1

定作用。它是激励学生参与、调控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要制定出明确的教学目标,并要发挥它的导向作用,指导教学过程。这就有必要把教学目标向学生公开,使师生双方都明了要达到的目标。 三、自主学习检测 (一)检查导学案: 师:指导学生用15分钟时间阅读课文,找出下列问题并记忆,并把自己的疑问记下来。教师巡回检查。 生:仔细阅读课本,依据导学案自主学习课本,并在课本上标记清楚,把不明白的地方在导学案中记下来。 师:询问学生不明白的地方,解决疑难。 (二)突破重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 1、利用教材导言部分给出的《东方朔上奏图》,制成一张幻灯片,呈现给学生,请学生观看图片,讨论:目睹图中所绘情景,你有何感想? 意在引发学生的思考:没有纸张,人类的生活实在是不方便;以往的书写材料,如竹简太笨重,而丝帛又太昂贵了,进而过渡到对“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的学习。 2、多媒体先后呈现《甘肃天水出土的纸》和“蔡伦像”,告诉学生以上难题最终在西汉时得以解决,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纸。后来,东汉的蔡伦又改进了造纸术,这就是改进造纸术的蔡伦。大家想不想知道蔡侯改进的纸是什么样的?请大家到教材中找一找蔡伦改进后的造纸术所用的原材料有哪?想一想“蔡侯纸”有哪些优点? 意在使学生掌握造纸术发明与改进的基本史实。 3、探讨汉代造纸的过程,利用教材中给的造纸工序图制成幻灯片,用课件演示汉代造纸示意图,请学生说一说汉代造纸的主要流程。意在呈现过程,形成表象,使学生了解汉代造纸的主要工序。 4、课件演示造纸术对外传播示意图,探究造纸术发明及向外传播的意义。学生交流发言。意在引导学生了解造纸术向外传播的过程,并理解造纸术发明的重大意义。 播放视频片段“蔡伦改进造纸术”,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意义,让学生在视听中强化认识。 2

5、请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旧绸子(或旧布)和一块木板,用毛笔在上面每人写一句唐诗,然后再用纸写同一句唐诗,并说说书写后的感受。 意在让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通过对比的方式,真切感受到纸的发明大大便利了人们的书写,体会到纸的发明对人类的意义;同时,也可以缓解学生紧张的学习状态。 (三)难点敲击 1、提问“除了造纸术外,秦汉时期还有哪些突出的科技成就?”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九章算术》的内容。 意在帮助学生梳理本课的知识点,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为了帮助学生弄清《九章算术》所取得的突出数学成就。 2、多媒体显示地动仪复原模型和震动示意图,并请学生据此想象地动仪工作的原理。 意在帮助学生理解地动仪工作的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 3、告诉学生以上仅仅是大家的猜想,那么大家的猜想结果如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观看地动仪震动原理动画,来印证一下我们的猜测结果是否正确。多媒体播放地动仪震动原理动画。 此环节意在演绎原理,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突破学习难点。 4、提醒学生注意“地动仪是在地震发生之后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那么这样一个仪器的问世究竟能有多大的社会价值呢?请看专家评点。播放视频片段“张衡地动仪”。 意在使学生认识张衡冲破神学迷信思想的束缚,制造出地动仪,具有进步意义,张衡的地动仪的发明显示出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同时对后世科学家的发明具有启迪作用。 (四)精讲点拨: 1、伴随造纸术传至世界各地,蔡伦的名字也随之传扬。在日本有蔡伦宫;在法国,有蔡伦博物馆;在美国,造纸博物馆里陈列着蔡伦的画像。蔡伦上奏造纸,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最值得纪念的事件之一。 2、我国书写载体的演变过程:龟甲、兽骨、青铜器→竹木简→布帛→纸。 3、张衡有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不信鬼神;善于探索。不为官位和俸禄而奉承权贵,专心致志于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通过实际检测,告诉了人们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破除迷信起到了积极作用。地动仪还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它表现了我国古代科学家非凡的创造力。 4、张仲景撰写的《伤寒杂病论》至今仍然是中医学领域的经典,他对中医学的 3

贡献,就相当于孔子对于儒家,牛顿、爱恩斯坦对物理学的贡献。虽然张仲景早已故去,但是生活在今天的人们仍然能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来自于他的恩泽 【点评】 本课内容比较简单,在讲课过程中要做到有的放矢,不能泛泛而谈。所有重难点突破的措施以及精讲点拨部分要在讲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穿插进行。切不可将课堂变成“满堂灌”。 四、合作探究 1.合作探究 生:指导学生依据导学案,小组合作交流,讨论问题。 师:巡回指导。 2.小组展示 根据导学案1组和2组同学展示第1个问题,3组点评。5组和6组展示第2个问题,4组点评。 3.学生整理导学案。 【点评】导学案第一题其实是对本课知识的再梳理,第2题是本课主题的进一步升华,如果第一题处理好了,就会为第二题的处理奠定基础。 五、课堂小结 蔡伦“蔡侯纸”, 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华佗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举, “五禽戏”来健身体。 东汉末年张仲景, 著有《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术精, 后人尊称为“医圣”。 【点评】 在这一节课的小结可以帮助学生把零散孤立的知识贯穿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它是整节授课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教学总体思路最明确、最深刻、最集中的阐述。 六、当堂检测 1、指导学生做导学案“当堂检测”部分。 2、各小组出示答案,及时反馈纠正 【教学反思】

4

七上第16课教案

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教案【教材分析】《昌盛的秦汉文化(一)》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的内容。《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主要讲述的是秦汉时期的科技成就。秦汉的科技成就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科学家的聪明才智与非凡的创造力。秦汉的科技成就是建立在国家统一、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同时这些科技成就运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又对经济发展产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y3wn3ys5z58u602x74s2b61z97l7x017g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