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EAAI=[(a/A 100) (b/B 100) …… (j/J 100)]

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 —试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 A,B,C……J—标准蛋白 质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 标准量。 2、 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 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互相取长补短,相互补偿,使其比值接近鱼、 虾需要模式,以提高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这种现象称为蛋白质互补作用,亦可称为氨基酸互 补作用。 3、 氮平衡: 所谓氮的平衡是动物所摄取的蛋白质的氮量与在粪和尿中排出的氮量之差。可 用下式表示B=I-(F+U)式中B—氮的平衡;I--摄入的氮量;F—粪中排出的氮量;U—尿中排 出的氮量; 4、 饲料系数二饲料消耗量/增重量 X 100%饲料系数越低,说明该饲料转化率提高, 该饲料使用效果越好。 5、 必需脂肪酸(EAA:是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 足其正常生理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摄食率:单位时间(常指一昼夜)单位体重的鱼体的摄食量 7、特定生长率(SGR:反应单位时间鱼体生长速率的指标。 SGR=(In^-ln w0) /t 9、 抗营养因子:指的是食品或饲料中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及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物质。植物蛋

白源中的抗营养因子主要包括:蛋白酶抑制因子、凝集素、单宁酸、植酸、非淀粉性多糖、棉 酚、皂甙、环丙烯脂肪酸、抗维生素、脂肪氧化酶等 ? 10、 脂肪肝: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异常大量地在肝脏内蓄积,使肝脏不能发挥正常功 能的病症。 11、 标准代谢:一尾不受惊动的鱼虾于静水中在肠胃内食物刚被吸收完时所产生的最低强度 的热能,是鱼虾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最低能量的消耗。 12、 净能(NE):代谢能(ME减去摄食后的体增热(HI)量,即NE=ME-HI是完全可以被机 体利用的能量。 13、 体增量:动物摄食后体产热的增加量。 17、 高密度脂蛋白(HDL :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外胆 固醇转运至肝脏,由于其密度很高,所以称为高密度脂蛋白。 18、 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于血浆中的与脂肪转移运输有关的脂蛋白,功能是将肝内胆 固醇转运出去,其密度很低,故称为低密度脂蛋白。 19、 氮能比:指1kg饲料的总热能值与其粗蛋白质含量(%的比值。C/P=1磅饲料中所含的 总能(kJ)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后来也写作C/P=1kg饲料中所含的总能(kJ) /1kg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g)

20、 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的分布到饲料 中去的可饲物料,常用作载体的有玉米,麸皮,小麦粉,大豆粉,机榨油粕,脱脂米糠和稻壳等。

21、 稀释剂:指掺入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可做稀释剂的原料有,脱脂玉米粉, 葡萄糖,磷酸二钙,石灰石粉,高岭土,沸石,蛎壳粉,食盐,硫酸钠,次麦粉等。

二、问答

1、水产饲料未来研究的热点问题

(1) 规范水产动物营养研究的方法与操作规程,统一研究方法,规范实验设计。 (2) 完善主要养殖对象的营养需求量。 (3) 营养代谢和调控的深入研究,蛋白质, 脂肪酸和糖类在水产动物体内的分解和合成代谢 途径,以及与营养水平的关系等。 (4) 降低鱼粉和鱼油的使用量,开发新型蛋白源和新型脂肪源。 (5) 促摄食物质的开发,立体实验与实际应用的差异等。 (6)营养与水产品的品质问题。

(7)嘉庆对饲料添加剂的开发利用,研究和优选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转化率,降低成本和 饲料系数。

3 水产动物营养需要有那些特点

(1)鱼类的能量需要一般较低,可消化蛋白与消化能的比值(蛋白能量比, PEratio) 要明 显高于猪及家禽的蛋白能量比;

(2)鱼虾类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 ,一般认为其蛋白质需要量为畜、禽的 2-4 倍; (3)鱼、虾类不能有效的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低;

(4)鱼虾类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主要为 n-3 系列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麻酸,二十碳五烯酸, 二十二碳硫烯酸;

(5)鱼、虾类肠道中合成维生素的量很少或不能合成,为保证其正常生长必须在饲料中添加 Vc,鱼虾能有效的从水中吸收钙,因而对 VD的需要不敏感;

4、怎样确定水产动物蛋白质的最适需求量应考虑那些问题 答:其额定鱼虾类最大生长蛋白质需要量有如下方法:

1、 蛋白质浓度梯度法,采用不同梯度蛋白质含量的试验饲料来饲养鱼、虾类,测定 各试验组

鱼、虾类的增重率、蛋白质效率等指标,确定蛋白质需要量。 2、 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使氮的平衡达到最高的正平衡,由摄取的氮量计 算出蛋白

质最大需要量。 3、 使用营养价值高的蛋白质饲料饲养鱼、虾类,经过一定期间达到鱼体氮的最大增 加量,计

算出蛋白质最大需要量

在确定饲料蛋白质的最适需要量时,应考虑投饲率、氮的积蓄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问题,此 外还受饲养的环境条件、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以及能量饲料源的组成的影响。在实际生产 上还应考虑经济成本因素,来确定饲料蛋白质最适需要量。

5 水产动物必需氨基酸是如何确定的 确定鱼、虾类的必需氨基酸常用如下方法: (1) 用含有氨基酸混合物代替蛋白质的饲料饲喂鱼、虾类,观察其生长的方法 试验饲料中 氨基酸混合物的配制一般参考鸡卵蛋白或实验鱼、虾肌肉的氨基酸的组成。试验时从氨基酸 混合物中逐一除去一种氨基酸,饲养鱼虾,观察鱼虾的生长状况。如果除去某种氨基酸后, 鱼虾的生长受阻,说明除去的氨基酸为必需氨基酸。若除去某种氨基酸,鱼虾仍能正常生长, 说明除去的氨基酸为非必需氨基酸。

(2) 投喂氨基酸饲料测定体氮平衡的方法 同上法。以测定鱼体氮平衡为指标,来确定必需 氨基酸。

(3)用示综原子14C的方法鱼虾体内各种氨基酸都是以碳元素为骨架构成的。用14C葡萄糖注 射

14

到鱼体腔内,几天后鱼体蛋白质用盐酸水解,测定各种氨基酸 C的放射强度。放射性小的 或没有的,表示在体内不能合成,即为必需氨基酸;放射性强度大,即表示在体内能够合成, 为非必需氨基酸。

6 确立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方法有那些各有哪些优缺点 方法如下: (1) 生长实验 不同重复组的鱼分别喂养含不同待测氨基酸水平的配方, 直至实验鱼体重增 长的明显不同可被测量到。绝大多数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由生长实验确定出来,生长实验是 营养研究中最常用也最可信的实验方法。优点是反映实际的生长情况;缺点是试验周期长, 见效慢,工作量大。 (2) 血清或组织氨基酸研究 一些研究发现,无论是在血清或血浆中的,还是肌肉组织中游 离的氨基酸水平都和饮食摄入量相关。测量可以进行的前提是,血清或组织中氨基酸含量一 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直至氨基酸的需求量被满足,而摄入过量的氨基酸后,血清或组织中氨 基酸含量则增加至较高水平。 这种技术快速方便, 但是只有在极少数情况下被证明是有效的。 (3) 氨基酸氧化研究 这种方法省时、方便,但是一些工作者总结说这种技术可能不适合用 来测定鱼的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4) 理想蛋白(Ideal protein concept) 和A/ E比率 某种必需氨基酸需要量

= ■' 许多研究者应用该方法已经快速而成功获得实验鱼的整体 EAA需

要量,省下大量的实验时间、劳力和经费。但是,由于鱼类并非同步吸收各种必需氨基酸此 方法有明显的缺陷。

7、怎样评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答:评价饲料蛋白质的营养价值是评定饲料质量优劣的一种方法。评价饲料蛋白质营养价值 的方法有:生物学评定法、化学评定法和生物化学评定法。

(一) 生物学评定法

1. 测定体重的评定法:用已知蛋白质含量的饲料来饲喂鱼、虾,经过一定时间后测 定其体

重增加量,根据体重的增加的变化情况,对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做出评定, 包括测定增重率、蛋白质效率(PER、净蛋白质效率(NPR

2. 测定体氮量评定法:即测定蛋白质的净利用率(NPU,该法是以求在体内的保留 氮占

摄取氮量的百分比而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方法,试验时必须用含有蛋白质

和不含蛋白质的饲料同时投喂,投喂一段时间后,得出饲喂开始和结束时的体氮 量之差,即氮的增加量(含蛋白质饲料)和减少量(不含蛋白质饲料)

3. 测定氮的平衡评定法:主要通过测定蛋白质生物价(BV即保留氮对于吸收氮的 百分比

而评定

在试验中应注意在应用这些指标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时,以在同一饲料蛋白质水平、 同一试验条件下进行为宜。 (二) 化学评定法

1. 蛋白价(PS: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第一限制氨基酸量与标准蛋白质中相 应的必

需氨基酸量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蛋白价=试验蛋白质中某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中某氨基酸量*100

2. 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即试验蛋白质或饲料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与标准 蛋

白质中相应的各种氨基酸含量之比的几次跟。

注意在用必需氨基酸指数评定蛋白质营养价值,方法简单,但也存在一定的缺点, 即此评定法不能反映达纳壁纸的消化吸收率和氨基酸的利用率,此外,蛋白质经加 工后,其营养价值有可能提高或降低,用生物学评定方法能灵敏的反映这些现象, 而化学评价法则不能。 (三) 生物化学评定法:利用试验饲料喂鱼, 在经过一定时候后采血, 分析血中的游离氨基酸含量, 进行评

定的方法, 可缩短试验时间。主要包括血浆的必需氨基酸平衡和游离氨基酸模式分析。

8水产动物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

蛋白质生物合成可分为五个阶段,氨基酸的活化、多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长、肽链的 终止和释放、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1) 、在进行合成多肽链之前,必须先经过活化,然后再与其特异的tRNA结合,带到mRN相应的 位置上,这个过程靠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

2) 、核蛋白体大小亚基,mRNA起始tRNA和起始因子共同参与肽链合成的起始。(1)需要特 异的起始tRNA即,-tRNAfmet,并且不需要N端甲酰化。(2)起始复合物形成在 mRNA5端 AUGk游的帽子结构,(除某些病毒mRNAf) (3) ATP水解为ADP供给mRN结合所需要的能 量。

3) 、多肽链的延长,在多肽链上每增加一个氨基酸都需要经过进位, 转肽和移位三个步骤。(1) 为密码子所特定的氨基酸tRNA结合到核蛋白体的A位,称为进位。(2)转肽--肽键的形成使 P位上的氨基酸连接到A位氨基酸的氨基上,这就是转肽。转肽后,在 A位上形成了一个二 肽酰tRNA.(3)转肽作用发生后原来结合二肽酰tRNA的A位转变成了 P位,而A位空出,可 以接受下一个新的氨基酰tRNA进入,移位过程需要EF-2, GTP和Mg2+勺参加

4) 翻译的终止及多肽链的释放,没有一个tRNA能够与三种终止密码子UAGUAA和UGA乍用, 而是靠特殊的蛋白质因子促成终止作用。这类蛋白质因子叫做释放因子 , 释放因子都作用于 A位点,

使转肽酶活性变为水介酶活性,将肽链从结合在核糖体上的 tRNA的CCA末凋上水介 下来,然后mRN与核糖体分离,最后一个tRNA脱落,核糖体在IF-3作用下,解离出大、小 亚基。

5) 多核糖体循环上述只是单个核糖体的翻译过程,事实上在细胞内一条mRN链上结合着多 个核糖体,两个核糖体之间有一定的长度间隔,每个核糖体都独立完成一条多肽链的合成,

所以这种多核糖体可以在一条mRN/链上同时合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这就大大提高了翻译的 效 蛋白分解:目前细胞内的蛋白质降解主要有两种体系,分别为溶酶体的降解机制和 ATP-依赖 性的以细胞溶胶为基础的机制。 第一种机制主要是通过由溶酶体内含有的大约 50种水解酶的 无选择性降解来实现的,这一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第二种机制主要通过泛肽给选择降解的 蛋白质加以标记从而介导其降解。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ATP并需要三种酶的参与,即泛肽-活化 酶(E1)、泛肽-携带蛋白(E2)、泛肽-蛋白连接酶(E3)。此外,在肌肉中还包括钙偶联通路, 这一通路包括 卩-、m-、p94钙蛋白酶,这些蛋白酶在肌节蛋白质的降解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氨基酸的进一步分解一般是先通过脱氨基作用,形成的碳骨架,a -酮酸,可进行氧化,形成 二氧化碳和水,产生ATP脱下的氨基经过尿素循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9. 叙述水产动物糖类的分解和合成: 分解:水产动物摄入的糖类在消化道内被淀粉酶、麦芽糖酶分解成单糖,然后被吸收。吸收 后的单糖在肝脏及其它组织的细胞质中经过糖酵解途径由葡萄糖生成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 体中经柠檬酸循环完全氧化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 另外也非礼可由糖的无氧酵解分解成乳酸。 合成:糖原合成首先以葡萄糖为原料合成尿苷二磷酸葡萄糖,在限速酶糖原合酶的作用下, 将尿苷二磷酸葡萄糖转给肝、肌肉中的糖原蛋白上,延长糖链合成糖原。其次糖链在分支酶 的作用下再分支合成多支的糖原。 10. 鱼类对糖类利用率差的原因:

①鱼体内胰岛素分泌速度过缓,使其对饲料糖的吸收速度配合不佳。②胰岛素受体少, 影响胰岛素降血糖作用。③生长激素抑制素分泌细胞对血糖敏感性强,从而一定程度地 抑制胰岛素分泌。④己糖激酶活性低而葡糖激酶缺乏。

11. 为什么增加投喂次数可以改善鱼类对低分子糖类的利用率

1. 增加投喂次数可以延长鱼体内胰岛素高峰,从而使血糖峰值与胰岛素峰值同步。

2. 改变投喂频率会影响有关糖代谢酶的活性。在连续投喂的条件下 ,葡萄糖和麦芽糖组虹 鳟肝脏中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和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的活性及蛋白 质和能量保留率都比一天投喂 4次的高。 12. 影响鱼类对糖类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1. 纤维素纤维素作为一种难于消化吸收的多糖反过来影响着鱼类对其他糖的利用。纤维 素能缩短鱼类胃排空的时间 , 从而降低对营养物质的吸收率。

2. 投喂频率投喂频率影响鱼类对糖的利用。一般认为 , 连续投喂或增加投喂频率能提高鱼 类利用糖的能力

3 其他因素糖的来源、类型、饲料中含量及热处理都会影响鱼类对其消化利用。例如:条 纹鲈对葡萄糖和麦芽糖的消化率较糊精的消化率高。虹鳟对生淀粉的消化率随着饲料中 含量升高而降低。

13. 举例说明脂肪酸之间的竞争 (1) 、AA与EPA之间的竞争 此两种二十碳的脂肪酸都能加入到细胞膜磷脂酰肌醇 sn-2 上,它们在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 作用下生成类花稀酸的产物,但AA的衍生产物PGE2和LTB4的免疫活性显著高于EPA勺产物 PGE3和LTB5,由于AA与EPA共用环氧化酶和脂氧化酶,所以,EPA会抑制AA生成活性类花 稀酸底物。 (2) 、EPA与 DHA之间的竞争

膜上EPA DHA含量高,所以它们会竞争加入膜中,从而影响膜的流动性,进而影响其功能。 ( 3)、 n-3 和 n-6

18: 2n-6 (亚油酸)和18: 3n-3 (亚麻酸)竞争△ -6去饱和酶,从而影响二者进一步延伸至 更长链的脂肪酸,即二者的竞争会影响各自的碳链延伸。

三者可任选其一

14、 淡水鱼和海水鱼对脂肪酸的需要有何异同 (1) 、淡水鱼由于能够碳链延长酶和去饱和酶的活性相对较高,因此能够利用 n-3 和 n-6 脂 肪酸的前体亚麻酸和亚油酸经过系列碳链延伸和去饱和生成相应的高不饱和脂肪酸如 AA、 EPA DHA但是近来研究表明,其利用十八碳脂肪酸合成高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有限,添加 适量的HUFA会有利于其生长和健康。

(2) 、海水鱼由于缺乏碳链延长酶和去饱和酶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因此不能利用亚油酸和亚 麻酸合成高不饱和脂肪酸,所以必需添加鱼油以满足对 EPA DHA和AA的需要。研究鱼油替 代也成为海水鱼人工配合饲料的一项重要课题。

15、 脂类在水产动物体内消化吸收转运过程 脂肪本身以及主要水解产物游离脂肪酸都不容于水, 但是可以被胆汁酸盐乳化成水溶性微粒, 当其到达肠道的主要吸收地点时,此种微粒便被破坏,胆汁酸盐滞留于肠道中,脂肪酸则透 过细胞膜而被吸收,并在粘膜上皮细胞内重新合成甘油三酯。在粘膜上皮细胞内合成的甘油 三酯与磷脂,胆固醇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直径约为-微米的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并 通过淋巴系统进入血液循环,也有少量直接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在入血液以脂蛋白的形式运 至全身各个组织,用于氧化供能或者再次合成脂肪贮存于脂肪组织中。 16、 什么叫脂类氧化,如何防止脂肪氧化酸败

(1) 天然油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难闻的气味,这种现象成为酸败。酸败的原因主要 是油脂在空气中的氧或微生物的作用下不饱和成分发生了自动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并进而降 解成挥发性醛酮酸的复杂混合物。

(2) 防止脂肪酸败:改善仓储条件,缩短贮存时间,防止饲料霉变;对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 应加入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维生素C或BHT乙氧基喹啉、BHA.

17、 引起维生素缺乏的因素有哪些

答:维生素缺乏的原因有:饲料中含量不足,摄食量不足、维生素可利用性的差异、维生素 的吸收发生障碍,维生素在饲料贮藏、加工、投喂过程中的损失和破坏或生理需要量增加等 引起。

18、 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在水生动物体内的代谢有何差异 脂溶性维生素不溶于水,而易溶于脂肪及脂溶性溶剂,在饲料中常与脂类共存,其吸收也借 助于脂肪的存在。脂溶性维生素可在鱼体肝脏中大量贮存,待机体需要时再释放出来供机体 利用。如长时间供应过量的维生素 A、D,也可能使机体产生中毒反应。

水溶性维生素大多数都易溶于水,它们在机体内不能大量贮存,当组织内含量趋于饱和时, 多余部分即随尿排出。水溶性维生素种类较多,但其结构和生理功用各异,其中绝大多数维 生素都是通过组成酶的辅酶而对动物物质代谢发生影响。

19、 什么是抗维生素其作用机理如何 答:抗维生素,是指那些具有和维生素相似的分子结构,却不具有维生素生理功用的物质。 它可以代替辅酶中维生素的位置,与维生素竞争和有关酶结合,从而削弱或阻止了维生素和 酶的结合,使酶活性丧失。因此,在饲料中只要存在少量的某种抗维生素,很快就会引起该 维生素的缺乏症,尤其是那些不易患维生素缺乏症的鱼类,抗维生素作用则更为明显。

20、叙述维生素和水生动物免疫力之间的关系。

维生素A具有保护上皮组织(皮肤和黏膜)的健全与完整、促进黏膜和皮肤的发育与再生、促 进结缔组织中黏多糖的合成、维护生物膜的完整等功能,为正常视觉、生长、上皮细胞分化 及繁殖所必需。维生素 A能影响水生动物的免疫功能。维生素 A对表皮和粘液层的完整性以 及粘液的分泌很重要,可降低鱼体对一些传染性疾病的易感性,强化巨噬细胞的功能 。 VA 通过 B 淋巴细胞进而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合成 ,VA 作为有效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的物质,对免 疫细胞影响方式之一是通过影响红细胞的数量以及改变其功能进而影响免疫作用的发挥。

维生素E又名生育酚,具有很强的抗氧化能力。缺乏维生素 E会导致免疫抑制,适量添加维

水产动物营养学复习题

EAAI=[(a/A100)(b/B100)……(j/J100)]n-代表氨基酸数目;a,b,c……j—试验蛋白质中各个必需氨基酸量;A,B,C……J—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量。标准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可以鱼、虾体蛋白质或鱼卵蛋白质必需氨基酸作为标准量。2、蛋白质互补作用:各种饲料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和配比虽然不同,但可将多种饲料合理搭配在一起,使饲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y3qi5kf9t9da6a52gje3fmdy9ul8q00gf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