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校园欺凌事件应对策略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欺凌事件应对策略

作者:白生德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8年第09期

摘 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希望,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校园欺凌问题给青少年造成的伤害有目共睹,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危险潜伏在校园欺凌背后,这已引起我国极大的重视,国外也早已采取多方措施对校园欺凌事件进行严格的把控,校园欺凌事件的应对策略已是全世界共同的难题。

关键词:青少年;校园欺凌;策略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已成为敏感的社会问题,决不能任校园欺凌野蛮生长。因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被欺凌者可能长时间遭受欺凌。长期的欺凌,不仅构成身心健康的伤害,而且也对其人格的发展产生影响。现如今,校园欺凌事件应对策略也是社会讨论的热点话题,本文即从校园欺凌事件的成因来探讨应对策略。 一、校园欺凌综述

校园欺凌指的是发生在学生上学或放学途中、校园内以及教学活动中,由教师、同学或校外人员,通过语言、身体接触或网络虚拟世界等,对师生造成生理上、心理上、权益上、财产上的危害的行为。由此可见,校园欺凌并不局限于我们所熟知的暴力层面的欺凌,还包括有心理等各个层面的伤害,欺凌者也不只有学校学生,教师及校外人员也可以是校园欺凌的施害者。

二、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原因 (一)家庭环境因素

青少年成长时期,不健康的家庭环境及氛围对青少年的价值观有很大影响,许多校园欺凌施害者均处于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一部分是在家长的过度溺爱下形成过分以自己为中心、目中无人的性格;一部分是家长疏于关注孩子成长,造成青少年思想的扭曲;另外单亲家庭由于缺少一方面的关爱,易造成人格上的偏离。家长没有及时发现孩子的异常或忽视这种异常,导致问题进一步加深。 (二)社会及学校因素

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校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影响深远。因学校不正确的教育模式,导致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许多学生不能意识到自己欺凌行为的严重后果,被欺凌者也因缺乏法律和自我保护意识而独自承受校园欺凌带来的伤害。校方一味地注重学校升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率,只懂得想方设法地提高学生学校成绩,却忽略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且校园欺凌多发生在隐蔽的小角落甚至是校外,学校及教师难以监管和排查。 (三)身边同伴的影响

校园欺凌事件具传染性,每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都存在有欺凌者、被欺凌者以及旁观者。旁观者同为每天一起相处的同学,心智也尚未成熟,在目睹了校园欺凌事件的情况下,难免产生不健康的心理思想,误认为欺凌是一件很酷的事也为了不让自己被欺凌,开始模仿校园欺凌,发展小团体,就使得校园欺凌行为在学生中迅速蔓延开来。 三、校园欺凌事件的应对策略

(一)家长多关注青少年心理成长,与学校良性结合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处于青少年阶段对家庭更是敏感且依赖,家长对孩子的心理上的关爱不容忽视,尽好监护人的责任,在发现孩子有异常时,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家长和学校双方应有定期的沟通,方便实时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发生欺凌后,家庭和学校都不应有所隐瞒,欺凌实施者在家庭和学校的隐瞒下更加猖狂,被欺凌者就多受一点痛苦,所以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谋求解决方法才能预防和有效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二)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辅导

青少年因处于叛逆期,心理问题突出,学校应设置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有关课程。当发现学生有心理问题时,应对其及时纠正,进行心理辅导,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对于校园欺凌事件的参与者应进行特别的心理辅导,对欺凌者的心理辅导可从角色互换的方式让其体会被欺凌者的痛苦,了解其实行欺凌行为的原因,耐心引导;对被欺凌者,应对其进行鼓励,引导其抒发出压抑的情绪,摆正因欺凌事件而扭曲的世界观价值观;对旁观者,严厉打压其想要模仿校园欺凌的苗头。

(三)制定校园欺凌相关法律,完善学校相关管理机制

校园欺凌的主要对象为青少年,而青少年因其年龄尚小,所以在法律上并没有针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完整的相关法律,事实上缺乏法律的监管。再加上校园相关管理机制的不成熟,一定程度上使校园欺凌得不到有效控制。对于校园欺凌事件,多数仅处于道德层面的苛责而没有实质性的法律上的惩罚,制定针对校园欺凌的相关法律以及完善学校相关的管理机制十分重要。其实在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中,不仅有欺凌者的责任,还有监护人的责任以及校方的责任[2]。欺凌发生后,应马上对被害者进行保护,采取正确方式来处理欺凌实施者,对于情节严重者应严格处罚,可对整个事件的处理公开化,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警醒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减少社会对校园欺凌的胡乱猜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在伤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同时,也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而校园欺凌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需要多方的共同合作,家庭、学校、社会等都有抵御校园欺凌的责任。希望经家庭、校方、社会等多方的应对措施能将校园欺凌事件降到最低,还青少年一片安全、快乐的学习及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周佳桦.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及应对策略研究[J].亚太教育,2016(29):93-103. [2]李燕秋.校园欺凌研究综述[J].教育科学论坛,2016(7):68-71.

注:本论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预防农村中小学校园欺凌和暴力事件的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7]GHB1079。 编辑 刘瑞彬

校园欺凌事件应对策略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校园欺凌事件应对策略作者:白生德来源:《新课程·中旬》2018年第09期摘要:青少年作为未来的希望,是国家重点保护的对象,校园欺凌问题给青少年造成的伤害有目共睹,还有更多看不见的危险潜伏在校园欺凌背后,这已引起我国极大的重视,国外也早已采取多方措施对校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y1711aaec7zlrl1bkfq6d7jn4l8uv0138f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