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标准的凯恩斯经济理论认为,有效需求不足引起经济萧条和失业,过度需求产生通货膨胀。如果社会经济生活中由于有效需求不足而存在着闲置的生产资源和劳动力,则为了刺激有效需求所采用的增加财政支出和货币供应量的政策,其主要效应是使生产进一步扩大,不会导致物价大幅度上升,物价只会在生产扩大的过程中随着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而逐渐缓慢上升。但是,有效需求的增加一旦使经济达到充分就业时,生产资源和劳动力都已得到充分利用,产量无法进一步扩大,此时继续增加货币供应量刺激有效需求,就会引起物价同比例上涨,出现真正的通货膨胀。这种认为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在于强制流通的纸币和信用货币对商品和劳务的需求(以货币代表的社会总需求)超过了按现行价格可以得到的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量的理论,被西方经济学家称为“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理论。按照这一理论,需求过度和消求不足是不可能在经济生活中同时发生的,所以通货膨胀与失业也不可能同时并发。
但是,50年代后期,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出现了一种“需求拉动论”无法解释的经济现象,一方面失业人数较以前有所增加,另一方面,同时物价加也温和地持续上涨。为了解释这一经济现象,力求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既能保证充分就业,又能维持物价水平的稳定,新古典综合派便将“菲利蒲斯曲线”引入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中。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这一曲线分析有助于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之间作出选择,取得失业与通货膨胀这两个祸害之间的平衡。
在菲利蒲斯之前,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用“成本推进论”来解释失业与物价水平上涨并存的现象,即认为,物价水平上涨是由于生产成本(特别是工资水平)的上升造成的。工会要求提高工资水平,引起生产成本上升,物价水平上涨,由于这种物价上涨是由供给一方的成本上升引起的,所以抑制货币总需求并不能阻止物价上升,而只会导致企业减少雇佣劳动力,失业人数相应增加。美国经济学家哈伯勒就说过:“有组织的劳工要求提高工资……,这就助成了—种趋势,要走向长期的、断续的或不断的、迂回的或急促的通货膨胀”1。
1958年,英国伦敦经济学院教授菲利蒲斯在《经济学报》上发表了《l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指出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此消彼长、互为替代的逆向变化关系。他根据英国1861—1957年的统计资料,利用数理统汁方法估算出一条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的依存关系的曲线(如图1.5所示)。
?W/W
12 10 8 6 4 2 0 -2 U(%)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失业率 1
哈伯勒:《繁荣与萧条》,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第502页。
图1.5 这条曲线表明,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此长彼消的互相替代关系。在一定限度内,当失业率较低时,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就变得较高;失业率较高时,货币工资率的增长就变得较低,其至成为负数。菲利蒲斯根据他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在英国,要是能保持5%的失业率,货币工资水平就会稳定;而如果保持2.5%的失业率,货币工资增长率就会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菲利蒲斯曲线出笼后,新古典综合派很快将它纳入了自己的基本理论框架,运用它来解释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在失业率和通货膨胀两者之间也存在着此长彼消的反方向变动关系,只要货币工资增长率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就会导致通货膨胀或物价水平上涨。从图1.6可以看出,两个纵坐标分别代表通货膨胀率和工资变比率,横坐标代表失业率,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菲利蒲斯曲线表明,失业率较高时,工资上升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低;失业率较低时,工资上升率和通货膨胀率都较高。萨缪尔森和索洛根据美国60年代以前的统计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要满足充分就业(使失业率保持在3%或以下)通货膨胀率就必定要保持在4—5%的水平。
?P/P ?W/W 7 通 6 9 工 货 5 8 资 膨 4 7 上 胀 3 6 涨 率 2 5 率 1 4 U(%) 0 3 -1 1 2 3 4 5 6 7 8 9 2 失业率 -2 1 -3 0 图 1.6
新古典综合派根据菲利蒲斯曲线所反映的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关系,提出政府可以有意识地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和收入政策来利用菲利蒲斯曲线,在失业率、工资变动率和通货膨胀率三者间进行选择。例如,找出通货膨胀的“关键点”(超过该点通货膨胀将无法控制)和失业率的“关键点”(低于该点工资增长率就会超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从而在一定范围内选择社会经济可以接受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率的组合。
60年代末期,特别是到了70年代以后,资本它义各国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都在不断增高,最终酿成了“停滞膨胀”的局面。这种高通货膨胀率和同失业率的并发症,使得菲利蒲斯曲线的位置大幅度地向右上方移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感到菲利蒲斯曲线已不能成为资产阶级政府实行需求的理论依据了,连原先最积极地炮制英国“菲利蒲斯曲线”的萨缪尔森也不得不改变腔调,向当时的福持总统建议:“不要听顾问的那种话,说什么失业率提高到6%,并保持这样的失业率两年,就能使美国的通货膨胀率在70年代余下的年份中不超过3%或4%。”2当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们认识到靠标准的凯恩斯经济理论的需求分析和菲利蒲斯曲线已经无法解释“停滞膨胀”问题时,他们提出,必须运用凯恩斯以前的新古典学派的微观经济理论来补充宏观经济理论,从而对70年代的现实经济问题作出新的解释。
在运用微观经济学补充宏观经济学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问题方面,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理论。其中以下三种是比较主要的理论: 2
[美]《新闻周刊》,1974年9月30日。
1.微观经济部门供给的异常变动,这主要是华尔特·海勒提出的看法。根据海勒的解释,个别生产部门供给异常同价格变化,是引起停滞膨胀的主要原因。例如,70年代世界生的石油危机——石油供给的严重短缺和石油价格的猛涨——推动了各国通货膨胀日益严重,但是通货膨胀不但没有促使有关部门的生产扩大从而有助于解决失业问题,反而使一些与石油有关的生产部门因成本上升过高而产品销路锐减,结果生产萎缩,失业增加,导致经济陷入了停滞膨胀的困境。海勒说:“1973—1974年的通货膨胀有—半以上要归因于粮食——燃料价格膨胀”,“正是食品、燃料和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地急剧上涨——伴随着工资和物价向下的刚性——构成揭开当前的停滞膨胀毛病的秘密的线索。”3他提醒道:“这些关于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含义的重要见解适合于经济学家在分清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和鉴别适当的对策等方面所作的颇为广泛的努力。”4
2.用微观的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停滞膨胀的是萨缪尔森。他指出,由于国家福利制度的建立,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中,资产阶级政府在财政支出中,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并不是用于公共工程的支出,而是用于各种福利支出。这种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利于刺激生产扩张和供给增加。福利支出像失业津贴之类的政府转移支付(意指这种支付并没有使接受者提供相应的劳务和商品),只是弥补了失业者的家庭收入,使得失业者不急于寻找工作。因此,财政支出结构中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一方面扩大了收入,使经济在萧条时期物价不下跌,甚至促使了通货膨胀;另一方面,又无助于尽快消除失业,从而形成停滞膨胀。他认为:“当前世界性通货膨胀的根源就在于混合经济的本身性质,而现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正是混合经济。”5由于混合经济中国家大量的福利开支,使得“这一制度即使发生了经济停滞的情形,失业也不会像在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下那样产生压低物价水平的力量。”6
3.微观的市场结构特征,提出这一看法的主要是托宾和杜生贝里。托宾在1972年发表的“通货膨胀与失业”一文中,提出了“劳工市场上的均衡和失衡”的观点,用市场结构的变化来解释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发症。这一解释被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认为是现代凯恩斯主义在停滞膨胀理论方面的一个“突破”。托宾认为,劳工市场的均衡(既无失业又无空位,劳工的供求一致)是极少见的情形,在大多数的时间里,劳工市场是处于失衡状态的。他指出:“劳工市场上过度供给取失业的形式,过度需求取未能补充的工作空位的形式。不论什么时候,市场在过度的需求或供给中广泛地变化,整个看来,经济显示既有空位又有失业。”7
托宾断定,“在任何独自的劳工市场上,货币工资增长率是两种成分的总和。即均衡成分和失衡成分。”8所谓失衡是指劳工市场上出现的过度需求和过度供给,即空位和失业的存在。就失衡成分而言,托宾认为,当劳工市场出现失衡状态,工人将从过度供给的市场转移到过度需求的市场,从低工资市场转移到高工资市场。但是,如果在失衡状态中,失业对货币工资增长速度的减缓力量小于空位对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加速力量,就必然会发生下列情况:
(1)每个连续失业增量在降低通货膨胀方面有着愈来愈小的作用。这是因为在失业同时也存在着工作空位,空位的存在势必抵制货币工资减低,从而使得物价仍旧上涨。
(2)在整个经济的空位减去失业的已知条件下,过度需求与劳工供给市场之间的变化愈大,工资膨胀将愈显著。因为空位多于失业,这势必加速货币工资的增长。 3
海勒:“经济学对在哪里”,载《现代外国经济学伦文选》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465、4 页。
4 同上,第469-470页。 5 萨缪尔森:“世界范围的停滞膨胀”,载D·默米尔斯坦因主编《经济学:主流派论文与激进派的批评》1976年,第253页。
6 “经济预测家的理论失去了作用”,《商业周刊》,1974年6月29日。 7 托宾:“通货膨胀与失业”,载《现代国外经济学伦文选》第一辑,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277页。 8 同上。
(3)甚至当空位总额至多等于失业的时候,由于劳工市场分散性和市场结构不断变化,平常的失衡成分也将确实会存在。通常的理论认为,空位等于失业时,劳工市场供求达到一致,经济就会处于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均衡状态。托宾认为这种看法是不符合经济实际状况的,他说:“在空位与失业相等的意义上的充分就业是与物价稳定有矛盾的。零通货膨胀需要失业多于空位。”9根据托宾的看法,如果不是失业多于空位,那么,劳工市场上以过度需求形式出现的空位便会促使货币工资上升,引起物价上涨,即不会存在零通货膨胀。
杜生贝里在托宾的基础上对劳工市场作了进一步的分析。他在“通货膨胀和收入分配”一文中指出,劳上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劳工有不同工种、技术熟练程度之分,劳工的供给和对劳动的需求还有地区限制,这就必然出现失业与工作空位并存。由于强大的工会力量使工资易涨不易跌,所以尽管社会上存在失业,但货币工资却不下降;而只要存在工作空位,货币工资就会迅速上升。这样,失业与工作空位的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货币工资率上升并存;由于货币工资上升会引起物价水平上升,因此失业与货币工资率上升并存就又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发症。此外。杜生贝里还对个别劳工市场与货币工资增长率的关系作了分析。他认为,个别劳工市场上工作空位的存在,也会带动所有劳工市场上货币工资水干的提高,从而必然推动整个经济中发生通货膨胀。
9
同上,第2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