浆管制作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修理方可使用。
j.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定位孔的螺栓要拧紧,垫板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k.锚垫板上的灌浆孔要采取封堵措施,用同直径管丝封堵。在锚垫板与模板之间加一层橡胶或泡沫塑料垫,喇叭口与波纹管相接处,用塑料胶布缠裹紧密,防止漏浆堵孔。
l.在砼浇筑前一定将所在排气孔的管口用塑料胶布包裹紧,确保排气孔畅通无阻。 m.在砼浇筑过程中,要同时清除孔道内可能渗入的水泥浆,在梁两端设专人适时地往复拉动钢绞线,防止漏入水泥浆形成块体而堵孔。
n.在波纹管较密的断面上,管间距小于粗骨料粒径的4/3时,要与设计单位洽商处理
②钢绞线下料及穿束
a.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砂轮锯锯片应为增强型,以防锯片碎裂飞出伤人,切口两侧5cm处要用20号钢丝绑扎,以免切割后松散。
b.钢绞线两端,在工作锚、工具锚接触的部位,应清除锈迹,防止张拉时打滑。 c.钢绞线编束时,各根钢绞线要顺直,不得扭结,头部要适当前后错位,参差不齐形成一圆顶的尖端(为穿入孔道提供方便)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结实。钢束每隔1~1.5米绑一道低碳钢丝或用塑料胶布缠裹,束的两端各2米区段内要加密至50cm,以增加钢束的整体性。
d.钢绞线束伸出孔道的长度,两端同时张拉,每端预留90cm,下料长度为设计长度加张拉长度,即L+180cm,下料前应对设计长度进行复核,确定长度无差错后再行下料。
e.下料的钢绞线按设计图编号挂牌存放、便于穿束时对号入座。 f.穿束前检查孔道是否畅通,端部孔道必须有扩孔部分(即喇叭管),仔细检查扩孔部分的形状和尺寸,塞规的测量部分应完全进入喇叭管,同时用穿孔器检查孔道全程的最小直径,上述要求有一项不合格的均不能穿束。
g.穿束采用钢套牵引法,戴网套的钢绞线束以流线(锥形)型钢套套牢,网套是由规格7×18丝,外径3.2mm(24股)的细钢绞绳编制而成,网套长度为1.5m,端部有一直径4.5cm,长17cm的金属牵引头,网套可自编,金属牵头及其与网的连接,可外请加工,也可不用金属牵引头,直接将网套编接在粗钢丝绳上。
5.4.5现浇混凝土 ①砼浇注
a.砼采用缓凝早强砼:预应力混凝土T梁采用C50,水灰比应小于0.45,坍落度宜控制在12±3cm,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小于15小时应以18小时为宜,以免产生过大的收缩、徐变。不能掺入加气剂及盐类,但可加入减水剂。
b.浇注捣固工作设专人负责,定人、定岗、定位、定责。
c. 砼采用泵车输送入模,由一人指挥,四人固定管头,且不能将管头直接放在钢筋笼上。
d.砼浇注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并准备一台发电机,以防备发生停电故障、确保砼浇注中断时间不超过2小时。
e. 砼浇注前应对模板、钢筋、波纹管位置尺寸进行检查,确保稳定牢固,模内无杂物,且涂油均匀等。
f.浇注一联T梁钢筋混凝土,采用两台泵车,从两侧向中间分阶梯分层浇注,长度控制在6~8m以内,内孔底模两侧为活动板,梁上中部预留灌浆洞,待底板混凝土滩铺到6~8m长度时,然后浇注腹板、横梁混凝土,最后浇注顶板混凝土。
g.浇注混凝土前一定收听天气预报,掌握近几天的天气变化情况,尽量避免雨天施工,并制定预防措施,准备防护材料。
h.浇注后的混凝土要及时采用麻袋片覆盖并撒水湿润养护。 ②砼振捣操作要点
a.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时要垂直、等距离插入到前一层中5~l0cm左右,根据振捣器的有效半径,其间距不得超过60cm,振捣时间的控制,不仅要看到砼体积有了减少,而且要一直振捣至表面出现灰浆和水光,使砼达到均匀为止。
b.抽拔振捣器时,要缓慢拔出,且不要留有孔隙,以免造成麻面。 c.捣固砼的层厚控制在35~40 cm之间。
d.在连续梁支点附近布筋较密和波纹管复杂的地点,振捣器插入困难,必须提前用木楔子将局部钢筋撑开,并对波纹管局部加以保护。如振捣不足,会造成波纹管或钢筋下边存有积水和空隙,故振捣时必须充分注意。
e.振捣棒尽量不要碰到钢筋,避免钢筋周围积水影响粘着力,切勿碰到波纹管,以
免孔道破裂渗漏水泥浆液。
f.锚垫板后部钢筋较密,浇注前应选好插入振捣棒位置,对钢筋应进行局部处理,用小振动器仔细振捣,确保绝对密实,并设专人捣固,绝对不允许有不实现象,以免造成张拉预应力时局部受压变形。
g.捣固器准备20台,备用10台,遇有故障能及时更换,浇注梁顶板时,还要用小型平板震动器辅助震捣。
③养生
a.砼浇注完后应防止阳光直射、雨淋、低温等影响,采用麻袋片或塑料薄膜盖好进行养生,养生时间不少于七天。
b.采用湿润养生时,用沾湿的草帘或席子覆盖,需绝对保持湿润,若不覆盖而直接在砼表面洒水,会时湿时干,造成表面干裂。
c.夏天炎热季节;对暴露面较大的粱体砼施工,为防止刚灌完的砼水分蒸发干燥,可用喷雾器补充水分,并特别注意砼硬化初期的湿润养生。
④梁砼浇注接头的预防
砼浇筑到水平接头高度时,要使整个接头面平整,外面与钢模接头开平,捣固时注意不要引起离析或水泥浮浆多,多余浮浆要清除掉。
接缝处的砼表面,应没有松动的骨料存在,硬化开始后,必须尽早地用钢丝刷打毛,并养生保持湿润状态。
5.4.6预应力施工
千斤顶张拉时加荷及卸荷必须平稳、均匀、缓慢;钢丝伸长量与设计误差不大于6%;锚具内缩量每端不大于4mm,两端之和不大于8mm;短丝数量一束中不超过一根,同一截面不超过钢丝总数的0.5%。
①钢绞线的下料和编束
a.下料:根据设计要求,T梁两端同时对称张拉,因此按规范要求计算下料长度。 运输:下料过程中注意对钢绞线的保护,禁止将受伤的钢绞线投入工程施工。 b.编束、穿束
钢绞线采用直径为Φ15.24mm高强低松驰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Fpk=2000pa,锚具采用XM产品系列,管道采用金属波纹管成孔。钢绞线应逐根理顺,然后每隔1~1.5m
用细铁丝绑扎,铁丝扣应扣向里。钢绞线束的端头用胶布包裹,防止在穿输钢绞线的过程中,钢绞线划伤波纹管导致穿束困难。编束后的钢绞线应编号堆放,防止用混。穿束前应在孔道内穿钢丝绳,采用卷扬机或其他工程设备牵引并通过拉钢丝绳将钢绞线穿入孔道,牵拉至设计位置。
②张拉 a.张拉程序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5%,弹性模量3.55E10000Mpa以上方可张拉。张拉钢绞线时采用双控,以张拉应力为主,伸长量作为有效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误差应控制在±6%以内。理论伸长量见下表。
采用XM锚具和低松弛钢绞线,钢绞线张拉控制程序为:0→初应力→20%σk(化线作记号)→100%σk(量取钢束引伸量)(持荷5min)→锚固。
注:σk为张拉控制应力。
b.张拉控制应力控制在0.75 fpuk之内,(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标准值)。 c.张拉操作要点
(A)安装锚具前,将钢绞线表面粘着的赃物清理干净。并核对张拉槽口宽度,对不能满足千斤顶张拉要求的,应将槽口凿宽。
(B)安装锚具时,注意工作锚环锚板对中,夹片均匀打紧并外露一致。
(C)安装千斤顶时,工具锚的孔径和工作锚孔径排列一致。严禁钢绞线在千斤顶的穿心孔内发生交叉,逼免张拉时出现夹锚现象。顶板张拉时,因箱内空间较小,必须搭设张拉架,张拉时操作人员站在千斤顶两侧,并在千斤顶前端的夹片上覆盖麻袋。
(D)两端张拉,应同步进行,操作时每隔5Mpa核对一次,使两端的张拉油压差值控制在5Mpa内。
(E)锚固时先锚固一端,再锚固另一端,若锚固另一端时油压表读数降低,则将压力补足后再锚固。
(F)张拉腹板长束,因千斤顶张拉行程不足,要作分级张拉,并作好分级张拉的伸长量,便于总伸长量的计算。
(G)钢绞线张拉采用两端对称于梁体截面进行张拉,或先张拉靠近截面重心处的钢绞线,后张拉距截面重心较远的钢绞线。张拉顺序必须符合设计规定。
d.张拉施工
张拉前按设计要求进行摩阻试验,以保证张拉施工的准确性。
(A)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强度90%后,安装锚环、夹片以及千斤顶,做好正式张拉的准备工作。
(B)初始张拉:多根钢绞线的张拉,先利用单顶逐根调整钢绞线到设计张拉吨位的5%,避免在张拉过程中钢绞线受力不均。之后安装千斤顶,两端同时张拉钢绞线到初应力(设计张拉吨位的10%)。
(C)正式张拉
钢绞线分级张拉时的初始应力一般为设计应力的10%,第二级应力为设计应力的20%,这样在实测第二级和第一级之间的伸长量后,以便计算出初始应力的伸长量。
第三级张拉至100%设计吨位间的分级次数,根据设计张拉吨位的大小、千斤顶的理论伸长量来确定。每级张拉时应把实际张拉吨位和实际伸长量做好记录,并与理论延伸量做比较。张拉直至回到100%设计吨位后,锁定钢绞线之前,张拉应由应力应变进行双控,即实测钢绞线的伸长量和理论伸长量做对比,若在+6%误差范围内,在张拉应力达到稳定后锁定钢绞线,张拉结束。否则应检查复核张拉和测量伸长量的过程,查找原因。
每级张拉时,油泵操作应使拉力均匀缓慢上升,油压表不得有大范围的波动。一般使用不低于1.5 级精度的压力表。千斤顶经标定,理论应力和实际应力误差不得超过5%。且油压表读数和千斤顶受力应力基本为一条比例直线。钢绞线张拉到位后,千斤顶回油锁定时也应缓慢均匀下降,不得直接回零。
(D)断丝、滑移限制
每束钢绞线断丝滑丝控制数为1根;每个断面断丝之和不超过该断面钢丝总数的1%。搬运、储存注意保护,防止钢绞线被污染、划伤,张拉时不应超过设计应力的6%。
注:①钢绞线断丝是指钢绞线内钢丝的断丝。
②超过规定数量时,原则上应更换,当不能更换时,呈报设计院并在施工规范
和现场监理许可的条件下,采取提高邻近钢绞线的预应力值的方法给予补救,但必须满足设计上各阶段极限状态的要求。
(E)T梁张拉要对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张拉,避免造成伤害事故。并指派一人现场负责,确保施工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