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主动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项管理工作要坚持民主原则,做到行政主体公开、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一切工作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政府,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公共行政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政府要兑现承诺,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和改革,实现自身的角色定位。中国在加入WTO时,作了广泛而深刻的承诺,这些承诺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涉及市场开放的承诺,包括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在服务贸易市场开放方面逐步放松股权限制、业务范围及地域限制等。二是涉及中国经济体制调整、取消出口补贴等。三是包括国民待遇、透明度、贸易制度的统一实施、司法审议、进出口许可程序、国家定价等一揽子承诺。1这些承诺及履行过程,对中国体制改革及构建民主治理框架,充分实现民主与效率兼容的制度具有深刻的影响。政府要充分发挥服务职能,树立为公众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树立对公众负责的意识,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最大限度地为社会提供服务,提供政府所掌握的多种信息资源。

(二)转变管理方式,由无限管理转向有限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市场机制是最具效率与活力的运行机制和配置资源的手段,能够有效促进社会经济繁荣进步。一个合理的政府只能是有限政府,可是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权力不受约束,政府职能无限扩张,管了很多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事,给社会经济发展造成沉重的负担,机构越来越多,管理越来越细,官员队伍膨胀,社会负担越来越重,个人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侵犯。从管理方式的转变看,要增强社会自我治理能力,政府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一要破除无所不在的无限政府观念,政府的权力不是无限的,政府的责任也不是无限的。二要破除无所不能的万能政府观念,政府的性质不是万能的,政府的作用也不是万能的。三要破除无所不包的全能政府观念,政府的管理不是全能的,政府的控制也不是全能的。有限政府的实质在于集中精力制定和实施规则,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促进市场的有序运行。2

(三)转变管理行为,由人治管理转向法治管理的法治化发展 市场经济不是以行政权力为本位的经济,也不是单纯的自由竞争经济,而是一个制度化、有序化的过程。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要承认和尊重市场主体的意志自主性,充分尊重和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及意志

12

世贸人才网.经济全球化下的政府职能转换.2008-04-28. 顾栋.加入WTO后公共路径选择[M].攀登出版社.2003.

- 8 -

自由,规定市场主体行使权利的原则、方法以及保障权利的程序。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契约成为经济交往的主导形式,离开契约的法律形式,市场经济就寸步难行。政府经济规制应该是政府机构和被规制者之间的互动和交往过程,是双方权利和义务关系的平衡。市场经济的主体是通过契约发生关系的,罗马法最早反映契约自由的原则,《法国民法典》1134条宣告“依法成立的契约,在缔结契约的当事人之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在法定管理权限之外实施的人治管理,或者虽在法定权限范围内但未依法定程序实施的管理,都具有法律效力,这有助于法律权威的真正确立。管理行为的法治化不仅要求完善法律制度,还涉及法律制度的实施,要求立法、司法、执法、普法各个环节加强法治建设,树立法律最高权威和终裁的法治意识。要以法律和规则来代替政策措施,在操作层面能够有效制定合法的政策,使政府的管理行为具有确定性和可预见性。

(四)转变管理职能,由暗箱管理转向透明管理的公开化发展 管理职能公开是政府应尽的义务,也是实现公平公正的前提。WTO 要求各国政府对经济的管理方式以严格规则型作用方式取代自由权力型作用方式,反映了其强调公平竞争、尊重市场经济价值规律的要求,对我国政府经济管理权的行使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按照政务公开原则,凡依法应当向社会公布的政府信息,必须构建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制度。加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为政务公开奠定法律基础,提供市场经营活动必须依赖的基础设施。在协调各种市场主体关系时,平等公正地奉行公平竞争原则,把平等和民主理念贯穿于全部行政活动过程中,实现政府行为的科学性与民主性的统一。建立政府信息查询制度,为公众提供信息情报服务,保障公众知情权、参与权。

(五)转变管理手段,由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的的电子化发展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是相对静止封闭的、权责模糊、流动性小、变化缓慢,行政也是相对静止的,依照习惯或者遵守条例就可以应付。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社会流动性越来越大,利益不断分化,地区差距也在拉大,我国作为一个转轨国家,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渐瓦解,另一方面新的市场经济体制规范尚未完善。过去政府垄断公共权力,企业围着政府转,各种决策依靠上级对下级的行政命令和下级对上级的行政服从,习惯成自然,行政管理是静态的,充斥着官僚主义、法律短缺,抑制了社会活力和人的创造性,政府行为充满了不预期性,始终处于一种神秘的氛围之中。电子政务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状况,它是利用

- 9 -

互联网的功能进行政府行为模式的结构变革,利用互联网的作用实行政务公开,使公众了解法律、法规、政府政策,加强人民群众对政府行为的理解、依赖与支持。政府行为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监督,可以促进政府行为规范化、合法化与合理化。1要积极利用电子信息手段,搭建基础信息平台,创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机制,利用电子方式行使管理事务的职能,打破传统的部门林立、条块分割、等级森严的官僚制界限,利用瞬问传播、实时互动的传播媒介,足不出户就能为公众提供参与途径,实现资源共享。政府是制度变迁的推动者和制度运行的监督者,建设电子政府,有助于推动政府职能从统治向治理转变, 政府机构由传统的科层制向扁平化方向发展,减少中间环节,实现政府权力优化配置,提升政府整合能力,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产品,实现公共利益。

结束语

论文在总结已有文献材料的基础上,阐述了制约我国政府在履行经济管理职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对不同文献的对比提出了加快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对策选择。

1

王雪华.实施电子政务与政府职能转变[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

- 10 -

参考文献

[1]徐康宁,李东主编.经济管理基础通论[M].科学出版社.2009.

[2]李勇先,李琦. 基层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

[3]盛继芳.关于政府管理职能问题研究[R].2004-06-07

[4]张志敏.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职能转变的路径与战略突破[J].改革.2009(2). [5]千瑞华.加入WTO后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转变[J].厦门月刊.2003(2). [6]高尚全.政府转型献给改革开放30年[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7]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发展战略的转变.2001.

[8]黄泰岩,谢瑞巧.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J].宏观经济研究.2004(4). [9]李小佳.经济全球化对政府职能转换的影响[N].解放日报.2007-09-05.

- 11 -

经济与行政管理论文 

度,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工作的有效开展,政府主动接受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各项管理工作要坚持民主原则,做到行政主体公开、程序公开,办事结果公开,一切工作置于人民监督之下。建设民主政治需要一个充满活力的政府,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对公共行政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政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qhp07hnr0a0pl1tyyi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