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澳大利亚 - 图文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澳大利亚

一、选择题

【福建省福州市地理中考真题】家住福州的小明同学计划寒假到澳大利亚旅游,读图9澳大利亚示意图,回答22 -23题。

22.澳大利亚此时的季节是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3.选择该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行程主要集中在C

A.东北沿海 B.中部内陆 C.东南沿海 D.西北沿海

【福建省龙岩市市地理中考真题】12.阳阳同学是个摄影爱好者,他在数个国家旅游时,拍摄了许多风景名胜图片。下列图片与所在国家的连线,正确的是 B

① ② ③ ④

A.①—美国 B.②—澳大利亚 C.③—英国 D.④—俄罗斯

【福建省尤溪地理中考真题】8.澳大利亚有可爱的考拉,善于游泳的鸭嘴兽,澳大利亚至今保存这些古老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C

A.常年冰雪覆盖 B.大自流盆地有丰富的地下水

C.长期孤立在南半球的海洋上,自然环境单一 D.气候炎热干燥有大面积的沙漠和草地 【山东省德州市地理中考真题】9、有关下面四个国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D )

A甲国最大的棉纺织工业中心是加尔各答 B乙国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 C丙国的地形明显分为北、中、男三大地形区 D丁国最大的港口、最大的造船工业中心是里约热内卢

【湖南省湘潭市地理中考真题】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拥有许多独特的动植物资源,回答17-18题。

17.不属于澳大利亚特有动物的是D

A.袋鼠 B.鹂鹄 C. 鸭嘴兽 D. 企鹅 18.澳大利亚人口主要分布在A

A.东南沿海地区 B. 东北沿海地区 C.西部内陆地区 D. 北部沿海地区

【四川省乐山市地理中考真题】 南回归线横穿澳大利亚中部,该国热量丰富,降水分布差

2

异明显。独特的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该国人口密度不足3人/km,人口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请结合图文材料,回答35~37题。

35.下列对澳大利亚降水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

A.由北、南、东部向中部递减 B.由西向东递增 C.由北向南递增 D.由东南向西北递减 36.形成澳大利亚农业如图所示分布的最主要原因是B

A.气温的差异 B.降水的差异 C.海拔的差异 D.是否临海

37.植被逐渐减少,沙石长期裸露于地表,形成荒漠景观的过程称为荒漠化。上世纪70年代,澳大利亚在加大对中部地区开发过程中引发了严重的荒漠化。近年该国通过一系列措施,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下列分析最可能正确的是D

A.现有沙漠分布区是人类过度开发而形成的 B.荒漠化很快分布区是因为降水逐年减少而形成 C.东部沿海难以出现荒漠化区是因为没有进行开发

D.荒漠化得到有效控制很可能是因为减少对小于500mm年降水量分布地区的开发所致

二、综合题

【福建省安溪地理中考真题】28.读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 澳大利亚 南回归线 图9.1 乙甲 150° 151° 152° 31° 粗放牧业带 绵羊与小麦混合带 海拔/米 澳大利亚主要农业分布图 32° 悉尼 沙漠 115°E 沿30°地形剖面图 115°E 33° 图9.2 图9.3

(1)读图9.3,澳大利亚的工业城市悉尼的经纬度为(_____,_____),位于_____(南或北)

半球。

(2)读图9.2,澳大利亚地势特点是东部高,中部 ,西部缓。

(3)读图9.3,澳大利亚矿产资源很丰富,矿产品出口在世界上占重要地位,其中煤和铁的

主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

(4)读图 9.1,甲、乙两区域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是_______,其主要农业生产部门是

_________(渔业、种植业、林业、牧业)。另一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是 (至少两方面,2分)。

28(9分)⑴(33° S,151°E) 南⑵低⑶沿海分布 ⑷甲 牧业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沙漠广布、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等(至少两方面,2分)

【福建省泉港区地理中考真题】28.读图回答问题。(9分)

(1)甲国位于______(南或北)半球,首都是_____________。

(2)两国地势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图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

(甲国或丙国)的地形剖面图。两国在人文方面有不少相同点,试举1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可以从语言、人种、宗教、经济等方面分析。) (3)甲被称为“坐在矿车上的国家”,煤、铁是重要出口矿产,它们主要分布在

______________,这种分布特点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图中信息,分析丙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少两点,2分) 28.(9分)(1)南半球 堪培拉 (2)东西部高,中部低 甲国

使用英语;白色人种为主;主要信奉基督教;都是发达国家等 (3)沿海地区 方便出口

(4)煤铁资源丰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消费市场广阔等(2分) 【福建省漳州市地理中考真题】31、读图15,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A国的首都是 ,B国首都所在的岛屿是 。 (2)悉尼位于东京的 方向。

(3)在矿产资源方面,两国的主要区别是 。

(4)A国的人均耕地面积近3公顷,而B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0.05公顷。请分析B国人均耕地面积较少的原因。 (3分) (5)请选择一个地理要素对A、B两国进行差异比较(不与上面试题内容重复) 地理要素 A国 B国 31、(10分) (1)堪培拉本本州岛 (2)东南 (3)A国矿产(煤铁)资源丰富,B国矿产资源贫乏(有对比,意思相近即可) (4)B国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人口稠密,国土面积狭小,所以人均耕地少 (3分,地形、人口、国土面积描述各1分) (5)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国家地理 濒临的海洋 主要人种 A国 印度洋、太平洋 白色、黑色 英语 南半球 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 东南沿海 工矿业、服务业为主 B国 太平洋 黄色 日语 北半球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加工贸易型经济

南北半球位置 主要气候类型 城市分布规律 经济特点

【山东省滨洲市地理中考真题】28.读澳大利亚和巴西地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图中两国之间关于经济、政治方面的商谈,称为“ ”。(南北对话或南南合作) (2)看图分析,两国城市分布的共同特点是 。

两国储量都很丰富且大量出口的矿产资源是 。

(3)澳大利亚大陆的地形明显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其中中部的地形为 ,澳大利亚至今生存着许多古老的野生动物,请列举一例 。 (4)巴西境内有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 ,其流域内覆盖着世 界上面积最大的 。(植被类型) (5)巴西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是( ) A.大豆 B。玉米 C.咖啡 D·香蕉

28.(1)南北对话 (2)都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东南部) 铁矿 (3)平原袋鼠、鸭嘴兽、树袋熊、鹅鹤等(任举一例) (4)亚马孙河 热带雨林 (5)C

【山东省东营市地理中考真题】29.图13为澳大利亚和美国农业带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9分)

(1)比较两国地形剖面图,归纳两国共同的地势特点。 。

(2美国的乳畜带和澳大利亚的羊、牛与经济作物混合经营带发展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 (3)两国农业生产的共同特点是 。

(4)两国均为农产品出口大国,但出口的农产品有所不同,试列举两国主要出口农产品。美国: ;澳大利亚: 。(至少两种)http: //www.xkb1 .com

(5)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国的主导产业都发生了变化。澳大利亚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 ;而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 。 29. (共 9 分)

(1.) 三大纵裂带分布,两侧高 ,中间低。 (1分) (2.)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场广阔,乳畜产品需求量大。 (2 分) (3.)都实现了地域专业化, 机械化水平高 (2 分) (4.)美国: 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稻米,肉类,牛奶,鸡蛋(任两种即可) 澳大利亚:小麦, 羊毛, 牛肉 (任两种即可) ( 2 分 ) (5. ) 服务业 ,高新技术产业 ( 2 分 )

【四川省绵阳市地理中考真题】45.(12分)世界经济重心正由大西洋沿岸转向太平洋地区。加强经济和人文合作与交流是促进太平洋地医发展的重要保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世界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依次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和澳大利亚,其中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共有 个。

(2)根据图12中信息可以把澳大利亚称为“ ”的国家(选填:“骑在羊背上”或“坐在矿车上”)。澳大利亚的铁矿石运输到我国,最适宜的运输方式是 。

(3)图13中的 舞是俄罗斯在世界舞蹈苑中的一支奇葩,它将作为年中俄文化交流年活动节目,展现给中国人民。

(4)硅谷是美国新兴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它促进了美国经济发展。美国新兴工业主要分布在本土的 部和 部。 21.(12分) (1)5

(2)坐在矿车上 海运 (3)芭蕾 (4)西 南

澳大利亚 - 图文

澳大利亚一、选择题【福建省福州市地理中考真题】家住福州的小明同学计划寒假到澳大利亚旅游,读图9澳大利亚示意图,回答22-23题。22.澳大利亚此时的季节是B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23.选择该国城市最密集的地区旅游,行程主要集中在CA.东北沿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por066bh1j03v4iv5u208bi7808n00a6l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