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7.00)

1.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 A.食物的热价 B.食物的氧热价 C.非蛋白呼吸商

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 √ 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

[解释] 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不需要实测呼吸商,只需测出一定时间的耗氧量,再乘以混合食物呼吸商(0.82)时的氧热价(4.8),换算即可。 2.下列关于体温正常变动的叙述,正确的有 A.一昼夜中清晨较低,午后较高 √ B.成年男子体温平均较女子高 C.新生儿体温偏高 D.老年人体温偏低 √

[解释] 体温在一昼夜之间有周期性的波动:清晨2~6时体温最低,午后1~6时最高。成年女子的体温平均比男子的高0.3℃,而且其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动。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由于其体温调节机构的发育不完善,调节体温的能力差,因此体温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变动。老年人因基础代谢率低,体温也偏低,因而也应注意保温。 3.呼吸熵是

A.在一定时间内机体摄入O2与呼出CO2量的比值 B.呼出气与吸入气的比值

C.一次呼吸中,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量的比值 D.呼出气与肺容量的比值

E.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

[解释] 呼吸熵是指一定时间内机体CO2产生量与耗O2量的比值。 4.下列关于汗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主要成分为水分 B.渗透压高于血浆 √ C.Na浓度受醛固酮调节 D.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

[解释] 汗液汗液中水分占99%,固体成分则不到1%。汗液不是简单的血浆滤出物,而是由汗腺细胞主动分泌的。刚刚从汗腺分泌出来的汗液与血浆是等渗的,但在流经汗腺管腔时,在醛固酮的作用下,汗液中的Na和Cl被重吸收,因此最后排出的汗液是低渗的。当机体因大量发汗而造成脱水时,常表现为高渗性脱水。

5.新生儿棕色脂肪组织具有代谢产热功效的关键性生物分子是 A.瘦素

B.解偶联蛋白 √ C.增食因子 D.脂联素

[解释] 解偶联蛋白(uncoupling protein,UCP)是一种线粒体的质子转运蛋白,可调节H的跨膜转运,消除H在线粒体内膜两侧的电化学梯度,解除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和ATP合成的偶联,使H氧化过程中释出的能量转化为热量释放,而不生成ATP。UCP1主要在棕色脂肪组织(brown adipose tissue,BAT)中表达,这对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具有重要意义。UCP2分布在白色脂肪组织、BAT、骨骼肌、心脏、脾、肾和淋巴结等处,在基础代谢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UCP3主要在骨骼肌、BAT和心肌中表达,是产热的重要调节因素;UCP4在脑组织中表达:UCP5则在脑组织和睾丸组织中表达,可能参与体温调节的产热作用和脑组织的代谢。

+

+

+

+

-+

瘦素(leptin)是由肥胖(obese)基因编码的单链蛋白质,在脂肪组织表达。通过中枢及外周受体影响摄食、能量消耗、脂肪分解等。增食因子(orexin)是具有增强食欲作用的神经肽,分为orexin A和orexin B两种亚型。

6.机体各种功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中,最终不能转化为体热的是 A.心脏泵血并推动血液流动 B.细胞合成各种功能蛋白质 C.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 √ D.肌肉收缩对外界物体做功 E.内、外分泌腺体的分泌活动

[解释] 机体进行各种生理活动时,由ATP所释放的能量,除做外功以外,最终也都转化为热能。如心肌收缩的机械能,在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流动的过程中,因克服各种阻力而转变为体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电能,以及内、外分泌腺的分泌活动消耗的能量,最终均会转化为体热;细胞合成的各种功能蛋白质,也可分解产生氨基酸供能,并主要转变为体热。虽然肌肉收缩时骨骼肌所做的功有一部分可因克服关节间的摩擦力以及组织间的黏滞力转变为体热,但对外部物体做功的能量只在外部环境中转化,不转化为身体的热能。

7.影响能量代谢最主要的因素是 A.寒冷 B.高温

C.肌肉活动 √ D.精神活动 E.进食

[解释] 肌肉活动、精神因素、进食和环境温度均能影响能量代谢,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 8.循环系统实现体温调节的主要途径是 A.增加心排血量 B.调节血液温度 C.改变皮肤血流量 √ D.控制血流速度

[解释] 循环系统在散热中的作用:通过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散热方式所散失热量的多少,取决于皮肤和环境之间的温度差,而皮肤温度的高低则取决于皮肤的血流量。机体可以通过改变皮肤血管的舒缩状态来调节体热的散失量。皮肤血液循环的特点是,分布到皮肤的动脉穿透隔热组织(如脂肪组织等),在真皮的乳头下形成微动脉网,再经迂回曲折的毛细血管网延续为丰富的静脉丛;皮下还有大量的动-静脉吻合支。这些结构特点决定了皮肤血流量可以在很大范围内变动。机体的体温调节机构正是通过交感神经控制皮肤血管的口径,调节皮肤血流量,使散热量能符合当时条件下体热平衡的要求。 9.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的原因是 A.身体特别虚弱

B.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 C.机体过度散热 D.机体产热量不足 E.体温调定点上移 √

[解释] 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在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即规定的温度值,正常时规定为37℃。P0/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对体温进行调节的。当体温与调定点的水平一致时,机体的产热与散热恰好平衡;当中枢的局部温度低于调定点水平时,中枢立即进行调节,使产热活动加强,散热活动减少;当中枢的温度高于调定点水平时,调节作用相反,使产热活动减少和散热增加,直到体温回到调定点水平。如在致热源(如细菌毒素等)作用下,体温的凋定点被重新设置(重调定),调定点上移(例如39℃),中枢的局部温度就低于新设定的温度,导致机体产热增加,常常以寒战的方式进行,直到体温升高到设定的调定点以上时,才出现散热反应,故在发热开始前先出现寒战。 10.特殊动力效应最为显著的食物是 A.糖类

B.脂肪 C.蛋白质 √ D.无机盐

[解释] ①在安静状态下摄入食物后,人体释放的热量比摄入的食物本身氧化后所产生的热量要多。②进食蛋白质后,机体产热量超过了蛋白质氧化后产热量的30%。③食物能使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糖类或脂肪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为其产热量的4%~6%,即进食能产100kJ热量的糖类或脂肪后,机体产热量为104~106KJ。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10%左右。这种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④为了补充体内额外的热量消耗,机体必须多进食一些食物补充这份多消耗的能量。食后的“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 11.在环境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 A.辐射散热 √ B.传导散热 C.对流散热 D.不感蒸发 E.可感蒸发

[解释] 温度低于30℃,机体处于安静状态下的主要散热方式是辐射散热。 12.下列哪种情况下,基础代谢率明显升高 A.肢端肥大症

B.甲状腺功能亢进 √ C.糖尿病 D.呆小症

E.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

[解释] 甲状腺激素具有明显的产热效应,可提高机体绝大多数组织的耗氧量和产热量,包括心、肝、骨骼肌等。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础代谢率可升高60%~80%。呆小症是因幼年期甲状腺激素不足所致,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降低基础代谢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会分泌过多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包括糖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糖皮质激素可促进糖原异生,加强蛋白质分解及促进脂肪分解,对物质代谢有一定影响,但对基础代谢率的影响远不如甲状腺激素。肢端肥大症是由于成年人生长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由于成人骨骺已经闭合,长骨不会生长,但肢端的短骨、颅骨及软组织可出现异常生长,表现为手足粗大、鼻大唇厚,下颌突出及内脏增大等表现。生长激素虽然也影响物质代谢,但与甲状腺激素相比不能明显升高基础代谢率。

13.食物的氧热价是

A.lg食物氧化时所产生的热量 B.lg食物燃烧时所产生的热量

C.食物氧化时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 D.氧化lg食物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 E.食物的物理卡价的同义语

[解释] 消耗1L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14.测定基础代谢率的条件有 A.于清晨醒后不久测定 B.测定时取坐位

C.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 √ D.室温保持在20~25℃ √

[解释]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则是指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因此,测定基础代谢需要在清醒、静卧、未做肌肉活动,无精神紧张,食后12~14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的条件下进行。此时能量消耗主要刚以维持血液循环、呼吸等基本生命活动,在这种状态下,基础代谢是比较稳定的。因此,基础代谢率常作为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基础代谢率比一般安静时的代谢率低,是人体在清醒时的最低能量代谢水平。在熟睡时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减弱至更低水平,此时的能量代谢率更低,但在做梦时可增高。

15.下列选项中,能引起呼吸熵增大的是 A.长期饥饿 B.患糖尿病 C.代谢性碱中毒 D.肺通气过度 √

[解释] 患糖尿病能引起呼吸熵减小,因为糖利用障碍而靠脂肪能(呼吸熵=二氧化碳/氧气)。长期饥饿、代谢性碱中毒和肺通气不足可以导致其减少。 16.呼吸商数值不同表示 A.耗氧量不同 B.产热量不同

C.氧化的营养物质不同 √ D.代谢水平不同 E.以上都不对

[解释] 糖、脂肪和蛋白质氧化时,它们的CO2产生量与耗O2量各不相同,呼吸商也不一样。 17.下列物质中,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强的是 A.糖 B.脂肪 C.蛋白质 √ D.维生素 E.无机盐

[解释] 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是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之一,在食物中,蛋白质的食物特殊动力作用最强,可达30%,混合食物为10%左右。 18.进入集合管的尿液是 A.低渗的 B.等渗的 C.高渗的

D.低渗或等渗的,但不会是高渗的 √ E.等渗或高渗的,但不会是低渗的

[解释] 在髓袢升支粗段,主动重吸收Na和Cl,但对水不易通透。小管液流向皮质时,NaCl逐渐减少,远曲小管的小管液变为低渗或等渗进入集合管。不会是高渗。 19.下列因素中,哪些因素能引起皮肤温度发生变化 A.发汗 √ B.环境温度 √ C.皮肤血流量 √ D.精神因素 √

[解释] 皮肤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皮肤血流量多时温度芝升高;情绪激动时,血管紧张度增加,导致皮肤温度降低;发汗时,由于蒸芳散热,皮肤温度下降。 20.安静状态下,人体产热量最高的器官或组织是 A.心脏 B.脑 C.肝脏 √ D.肾脏

[解释] 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肝脏是人体内代谢最旺盛的器官,产热量最大。安静时,肝脏血液的温度比主动脉内血液的温度高0.4~0.8℃。虽然在安静状态下每块骨骼肌的产热量并不很大,但由于骨骼肌的总重量占全身体重的40%左右,因而具有巨大的产热潜力。骨骼肌的紧张度稍有增强,它的产热量即可发生明显的改变,当剧烈运动时,其产热量可增加40倍。

+

-

A.蒸发 C.传导

E.辐射、传导和对流

B.辐射 D.对流

(分数:6.00)

(1).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A. B. C. D. E. √

(2).气温高于皮肤温度时散热方式是 A. B. C. D. E. √

[解释] 辐射散热是体热以热射线形式传给外界物体、而传导是以直接的形式传给与其接触的较冷物体的散热形式,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或液体来交换热量的散热方式,它们都是气温低于皮肤温度时的散热方式。气温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的散热方式。气温等于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辐射、传导和对流等散热活动将停止下来,蒸发成了惟一的散热方式。 (3).参与体温调节的神经元是 A. B. C. √ D.

(4).脑组织温度下降时,放电频率增加的是 A. B. √ C. D.

[解释] 下丘脑的热敏神经元和冷敏神经元都参与体温调节。当脑组织温度下降时,冷敏神经元放电频率增加,热敏神经元放电减少。 (5).肾上腺髓质 A. √ B. C. D.

(6).一般汗腺 A. √ B. C. D.

[解释] 肾上腺髓质受交感神经支配(节前神经直接支配);一般汗腺受光感神经支配。 21.在常温下,机体散热的主要机制是 A.辐射 √ B.蒸发 C.出汗 D.不感蒸发 E.传导

[解释] 环境温度低于30℃(常指皮肤温度尚高于环境温度)时,机体散热的方式包括辐射、传导和对流。其中,辐射散热是最主要的,它散热多少取决于皮肤与环境的温度差。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

西医综合-生理学能量代谢和体温(总分:27.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不定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27.00)1.临床用简便方法测定能量代谢,必须测定的数据是A.食物的热价B.食物的氧热价C.非蛋白呼吸商D.一定时间内的耗氧量√E.一定时间内的二氧化碳产生量[解释]临床用简便方法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nsd7p3jl77xpo5846y5ap1c1kzfj00qd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