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普通高中美术课教学原则
作者:陈诚
来源:《成才之路》2012年第12期
美术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对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普通高中的教学中,美术课程承担着不可替代的审美教育作用:即通过审美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并能促进其智力的发展;通过对学生审美知识的传授和美术技能的训练,对培养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和建设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
1997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初审稿)》的颁布,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美术课程相对完整的格局。《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则体现了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验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要达到其预定的目的,高中美术教学就应该结合美术教学的特点,认真遵循并运用好以下美术教学的原则。 一、审美性和德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审美教育是美术教学的首要任务,它起着决定本学科性质的作用。把审美教育作为一根主线贯穿到美术教育工作的全过程,即要求教师从备课、上课到作业批改、辅导课外美术活动及教学总结,都应该注意给学生传授审美知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他们认识美、创造美和应用美的能力。把审美教育同思想教育和传授知识、技能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美术教学在陶冶美的思想情感和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方面的特殊作用。蔡元培说:“美育,可以用它来陶冶人的感情,培养高尚的人格,发挥伟大的行为。”学校要通过审美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素养,使其具有健康的审美兴趣、正确的审美观念和良好的审美能力,在审美的潜移默化之中逐渐形成高尚的思想情操和道德品质。如新中国建国初期的美术作品大多以表现新中国成立的喜悦和对国家未来的憧憬,进而唤起了人民投身国家建设的爱国热情。 审美性和德育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养必须遵循的原则,也是提高社会主义公民的审美文化素质和道德品质重要途径。 二、形象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是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再从理想回到实践中去,它们是互相矛盾、互相依存的,是对立面的统一。美术是造型艺术,也叫视觉艺术,它具有丰富的形象性特点,具体的形象又表现出了事物的抽象特点。在美术教学中,诸如形体结构、比例透视、明暗色彩、空间距离、质地特征等具有形象性特点,如表情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