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3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

一、选择题

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 )。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认识活动

D.实践活动

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 B.不平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

3.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 A.现实性 B.必然性

C.方向性 D.可能性

4.小学阶段的教学多运用直观形象方式,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这体现了儿童身心发展( )的特点。 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5.下列哪一种做法不利于教育发挥促进儿童发展的主导作用?( )。 A.教育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B.教育始终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C.教育始终要顺应儿童的成熟,反映儿童已有的发展 D.教育过程中始终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6.与学生主体性内涵不一致的特点是( )。 A.自主性 B.长期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7.在儿童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素质 B.家庭环境

C.学校教育

D.社会人文地理条件

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该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白板说

9.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是( )。 A.荀子 B.孔子 C.孟子

D.老子

10.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成因,“白板说”观点属于( )。 A.内发论 B.外铄论

C.多因素相互作用 D.平衡论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

15.“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出现在人生的( )。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6.身体状态的剧变,内心世界的发现,自我意识的觉醒,独立精神的加强,是( )表现出的总体性的阶段特征。 A.儿童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幼儿期

17.在历史上持“遗传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洛克

B.华生

C.柏拉图 D.施泰伦

18.在历史上持“环境决定论”观点的人物是( )。 A.柏拉图和霍尔 B.柏拉图和华生 C.霍尔和洛克

D.洛克和华生

19.环境决定论认为,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是( )。 A.遗传因素 B.社会环境 C.教育活动

D.自然环境

20.人对环境影响的接受过程是( )。 A.积极的过程 B.能动的过程

C.被动的过程 D.主动的过程

21.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 A.遗传因素 B.环境因素

C.教育活动 D.个体因素

22.人的身心发展速度在其整个发展进程中,呈现出加速与平缓交替发展的状态,这体现的是身心发展的( )。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 二、填空题

1.( )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之间,处于少年期,是人生理发育的第( )个高峰期。 2.内发论者一般认为: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来源于人自身的( ),人的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 )所决定的。

3.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有几种不同的观点:内发论、( )、( )。 4.我国古代性恶论的代表人物是( ),性恶论属于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

5.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不平衡性、互补性和( )。

2.简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简述教育在提升人类地位中的作用。

4.什么是个体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几种动因理论。

四、论述题

1.联系中学生的年龄特征,谈谈对中学生的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2.个体身心发展有什么特点?教育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应如何把握? 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试加以阐述。 4.试述教育工作应如何遵循青少年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解析: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生理活动;第二层次是个体的心理活动;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答案为A。 2. B

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不平衡性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其次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不同时期属于前者。因此,正确答案选B。 3.D

解析:遗传素质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为人以后的发展准备了物质基础,而后天的教育让这种可

能性变为现实性。因此,正确答案选D。

4.D 解析: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和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小学阶段用直观形式教学,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方式讲解,反映出阶段性的特征。因此,正确答案选D。

9.C

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物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中就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性就能得到发展。因此,正确答案选C。 10. B

解析:“白板说”是由英国哲学家洛克所提出来的,认为人的心灵犹如一块白板,它本身没有内容,可以让人涂抹,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该观点是典型的外铄论的主张。因此,正确答案选B。 11.D

解析: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素质、机体成熟机制和外部环境,如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正确答案选D。 12.D

解析:互补性反应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如失明者通过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补偿。因此,正确答案选D。 13.A

解析:个体的差异性在不同层次上存在,从群体的角度看,首先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其次表现在身心的所有构成方面。其中有些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有些是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差异。因此,正确答案选A。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3

201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中学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3)一、选择题1.个体主观能动性的第一层次的活动是人作为生命体进行的()。A.生理活动B.心理活动C.认识活动D.实践活动2.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hro0ymtt2nsft0jg8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