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计算机专业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作者:王凤领 张红军 胡元闯 谭晓东 李立信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4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经济转型升级的不断发展和创新产业结构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校企合作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校与企合作的目的和意义,分析了计算机专业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基本问题,阐述了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并提出了校企合作应用创新人才模式新模式。通过研究,有效推进计算机科学教学,对高校计算机专业应用人才培养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4)01-0160-03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and the demand of innovativ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training mode of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as also changed.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cultivate applied talents.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analyzes the basic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 and enterprise in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xpounds the main contents and research methods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new applic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mode. Through the research, to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computer science teaching,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professional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value.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integration; computer science; training mode 1 概述
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计算机专业知识和技能不能满足当前企业的需求,培养模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教学资源配套缺乏实效性,人才培养过程缺乏系统设计,课程设置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单一化、教学方法更新不及时、培养质量监督和评估制度不全面,缺乏企业和社会监督和信息反馈不及时等问题。提出通过对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关键要素的系统研究与优化设计,创建了以培养模式为基础,制定了与教育部-中兴通讯ICT产教融合中心、甲骨文(广西)OAEC人才产业基地贺州学院中心、应用技术大学思科网络学院共同制定专业培养方案为核心,建立相应的教学实验实施方案,实验指导方案,校企师资队伍建设管理条件,产教融合创新基地为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平台,教学管理和学生质量发展教育作为人才培养质量控制评估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和反馈,为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检验。结合实际的学校和办学思想,促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整合,促进教育和教学改革的深化,推动优质教育的实施,创造地方高校应用本科特色,迎接目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国内高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随着IT行业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本科教育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合理为一体,加强对行业人才培养的不足,提供人员和智力支持。但地方的高校计算机专业由于时间短,学校导向不准确,缺乏师资,就业等原因造成单一原因,导致缺乏学校特色和社会针对性,人才培养模式和市场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显著下降,社会出现在企业单位“没有人可用”,而大多数毕业生都是“失业者”的尴尬现象。在新形势下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当地高校处于劣势,难以满足国家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成为限制地方高校发展的关键问题。因此,对地方高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
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4)”提出,“提高高校特色建立大学分类制度,实行分类管理”。贺州学院积极探索和结合经济社会环境,从学校运行条件和办学现状出发,通过科学研究,明确“广西特色,区域多层次多学科应用技术大学“的发展目标,坚定地跟随当地经济发展应用大学转型的道路,积极探索和联合教育企业,建立新的专业,打造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走“学校企业合作”,“产教融合”,“联合创新”等办学的道路。在计算机专业建设领域,贺州学院和世界领先的软件集团,全球最大的信息管理软件和服务提供商甲骨文公司共同成立了“甲骨文(广西)OAEC人才产业基地贺州学院中心”;贺州学院和中兴通讯签署了“教育部 - 信通ICT整合创新基地”协议,成立了中兴通讯信息与应用技术大学思科网络学院作为计算机专业学校企业合作,生产教育一体化平台。 3 目前存在的问题
1) 企业调研内容不全面,分析结果不够科学,人才定位和社会人才需求脱节,培养方案设计缺乏理论依据和制度,工作与职业发展不尽相同,课程体系与工作脱离,缺乏专业实施制度论证等。
2) 实现“生产”和“教学”,“工程”和“学习”的深度整合是很难实现的。学生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课程研究限制,课程体系和生产实践需要脱节,生产教育的整合难以实施。
3) 实训基地设置不合理,设备配置不够系统,培训项目不能完全覆盖专业核心竞争力,布局缺乏专业文化,管理不规范。
4) 教学人员的建设,日常教学管理,学生素质教育与现代职业教育观念不符,限制了人才培养的整体素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5) 人才培养质量控制评估体系缺乏社会监督和信息反馈不及时[2]。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贺州学院计算机专业向甲骨文,思科网络等学校企业合作平台,开展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学生实习培训等方面的专业培训。作为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计划的机会,突出教学环节实践,建设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体系应用;以课程内容转化为核心,加强技术教材的应用,满足技术人才培养需求的应用新课程体系;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加强人才创新实践和专业培训。
以适应社区需求为目标,以技术应用为主线,打破传统课程内容限制和课程障碍,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一体化,加强教学人员,教学材料和实验室建设,突出技术应用技能,使课程体现了最新的技术,教学方法和手段,体现现代教学技术,使学生达到最新的社会职业岗位要求[3]。
通过合作,公司领先的技术和企业知识资源转移到学校的专业教学体系,从课程开发,专业合作,大学共办等不同深度的联合教育,共同发展IT行业人才;同时进行教师培训和应用科研合作,深入整合校企资源,使学校在基础定位上适应人才培养,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领域和应用开发合作伙伴,本地工程交付和运维合作伙伴,在各自的业务发展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以企业主导,师生参与,学校实施,市场应用”新型生产研发合作模式[4]。
5 研究的方法
通过与教育部合作 - 中兴ICT整合基地Oracle(OAEC)人才产业基地,应用技术大学思科网络学院等学校与企业的合作,积极根据“八个共同”加强强化与深度校企合作。“八个共同”包括: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落实教学实施,共同参与教育管理,共建联合培养基地,共同评估人才培养质量,共同促进学生就业,共同关注学生职业发展[5]。
1) 整体优化,传承创新
通过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凝练专业核心课程和打造专业特色课程,构建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适当压缩课堂理论学时,加大选修课比例,精简课程门数,合理安排课程顺序,提高课程综合化程度;实施课程体系平台化改革,及时引入企业行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能。 2)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作为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和途径。校企双方结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精心设计知识结构、技术能力与教学实践深度结合的应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