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浅谈如何教育好后进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浅谈如何教育好后进

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构成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经常听许多老师说:“这孩子真没办法”,“这孩子脑瓜特别笨”,“要把他教育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等等。作为教师,我也常常被后进生的问题围绕着,但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仍然要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努力。经验所知,即使学习成绩不好,思想行为差的学生也是暂时的,只要经过细致的观察,了解,并“对症下药”,后进生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深入分析后进生,选择转化的突破口。

一、加强目标激励,提高思想认识,重视后进生的转变

激励,指激发和鼓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激励是指激发人的需要和动机,使人产生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过程。目标激励,是指教育者设计具体目标从而调动受教育者积极性的一种模式。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学生把某种教育目标的价值看得越大,估计实现的概率越高,那么该目标的激发动机就越强,焕发的内部力量就越大,反之如果期望概率低或目标价值太小,则目标激励力量越小。实施目标激励应该注意几点:第一、目标激励要有科学性,必须考虑到所确定的目标对学生来说是可望而可及的,如果目标过高,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就会使学生产生自悲,失去取胜的信心;如果目标太低,无需要多大的努力就能达到,则激发不了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失去内在的动力。第二、对于后进生目标激励要分层次性,应该把总目标分成若干阶段性的子目标来实现,便于通过信息的反馈、检查落实,从而实现将后进生的转变导向特定的总体目标。第三、对于后进生目标激励要具有恰当的可调适性,一旦学生对学习上某种期望值估计过高,盲目乐观,产生骄傲情绪:或者有的学生一旦受到挫折便心灰意冷,产生悲观失望、畏难的情绪,所以要对学生的目标及时进行宏观调控,使之更加符合变化了的主观条件。教育者应视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较为合理的激励模式,并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激励模式。

二、运用多种鼓励,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 (一)情感性鼓励,打开学生闭锁的心灵

情感是打开学生心灵的一把钥匙。教育家夏丐尊认为“教育没有情爱,就成了无水之池。”后进生由于自卑而产生闭锁心理,敏感多疑,处处设防。这就要求老师给予百倍的耐心和无微不至的关怀,用真挚的热情去抚平他们心灵的伤痛,去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谈话时运用情感性交谈,这种方式往往话题自由,态度随便,于是无意之间,随意捡起,轻轻掷去,可是,在学生心中激起的感情波澜却久久不能平静。因为后进生一般都注重老师对他的表情、态度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情感。教师能对他们和蔼可亲,关心和同情,就会使他们产生亲近感,避免了畏惧心理,撤掉了心理防线,从而形成了融洽的师生关系,给开展工作带来了便利。

我曾接过这样一个后进生,组织纪律性差,上课不专心听讲,对同学爱动手动脚,经常打架,教过他的老师都感到束手无策。起初,我也对他感到失望和恼

火,但我并不放弃,我首先设法接近他,关心他,不厌其烦地与他交谈、疏导与沟通,以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我终于了解到,他的后进,与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父母离异,后母对其非打即骂,久而久之,他得不到家庭的温暖,心凉了,这样使他产生了逆反心理,干脆破罐子破摔,挨打就逃学,离家出走。我了解后,更加关心他,还几次去他家,做他后母的工作,不让她再打孩子,使他们认识到:孩子也有自尊心,也需要家长的尊重,打解决不了问题,只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创伤。对此要循循善诱的良药去医药、去抚慰。家长接受了我的意见,不再动辄打骂他了,我又利用节假日为其补课,让学习好的学生帮助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立即在班会上表扬了他。该生逐步感受到父母、老师、同学给他的温暖,学习有了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绩也明显提高了,其他各方面也有一定的进步。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凡正常的人都有这一心理。所以,当我们教育者了解到“后进生”后进原因后,要以十分的善意、诚恳找他们谈话,谈话时要“抑怒”、“心平气和”,让他首先感受到老师是真心实意地关怀他,爱护他。让其内心世界产生自责、内疚、悔改的意念,从而产生“我应当对得起老师”,这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起那些“气势汹汹”的责骂、简单粗暴的处罚效果好多了。

(二)宽容性鼓励,宽容地对待学生的逆反心理

对后进生在克服缺点或错误的过程中出现的反复,只要不是重大的问题,教师要给予理解、同情、宽容和再教育。

后进生由于特别敏感自尊,对周围有种不自觉的对立情绪,对待教育常常沉默回避或干脆粗鲁无礼的“顶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先不发火,而是设身处地想想,如果我们自己犯了某一错误,他人就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压制、否定,那么我们会心悦诚服地接受这样的教育吗?更何况我们面对的是敏感而又自尊的后进生。反之,老师若能针对实际情况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个错误,并真正以爱和关心为出发点,采用宽容的态度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加以分析教育,使教师在教育时不仅有合乎情理的严厉,更有充满人情味的宽容,那么完全可以肯定,学生不论有多么坚固的思想围墙,在内心深处受到感动时,不知不觉中放弃了抵触心理和对立情绪。所以作为教师,对后进生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头脑冷静,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孩子,有针对性的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当然,宽容不是不分是非、美丑、善恶,绝不是一种溺爱,放纵,宽容是有特定内涵的。柔中有刚、宽中有度,没有把握宽容的尺度,同样是难以做好后进生思想工作的。

宽容在于避开对抗。调皮的后进生屡犯同样的错误是常见的事,最容易导致师生不耐其烦而动怒。宽容之道用以促进转化及等候转化。小学生犯错误未必都是不知错而犯之为,或明知错因诱惑太大或因积习难改,或因一时心理需求太强烈,宽容施以转化寓“贬”于“褒”,寄“责备”于“期望 ”。

宽容的基础是爱,用爱和宽容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其前提是对后进生的严格要求,对于错误行为、思想决不姑息。其目的是给学生认识错误的机会,使其更

好地接受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宽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时间上的宽容。如当时情况并非教育的最佳时期,就不一定要当场处理,有些事推后处理更好;(2)态度上的宽容。后进生态度不正确,或出言不逊,甚至伤了你的自尊,也要克制自己,冷静处理;(3)条件上的宽容。如允许犯错误的学生讲条件,留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只要他们有真正改正错误的愿望;(4)处理上的宽容。按他们犯错误的性质和影响本应严肃处理的,但念其事后认识深刻或当时情况特殊,并非有意识存心破坏等,都不妨从轻处理等。

(三)表现性鼓励,给后进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创造成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不要让任何一颗心灵里的火药未被点燃,而要使一切天赋和才能都充分表现发挥出来。”每个学生都有发现自己的愿望,作为教师,要寻找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创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给后进生表现的机会。

对于那些表现不好或学习差的后进生,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往往被掩盖和忽视。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和发挥他们的一技之长或多技之长。要知道,自卑并非麻木的产物,自卑感强的学生往往有比平常人更强的自尊心,他们或许某些方面不如人,但都希望自己能有令人注目的不凡之举。比如,有些学生理科成绩差,总觉得自己智力低下,显得低人一等,丧失信心。可是他们中间有的文科基础好,有的在文娱、体育、美术、书法方面有特长,有的在制作方面颇有独创性。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根据后进生的兴趣特长,组织开展各种竞赛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展示才能,获得被别人尊重的情感体验,获得心理上的自我满足,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产生了上进心,增强了自信心。比如我任教班级曾有一位学生王某某,基础差,学习成绩差,平时沉默寡言,一问三不答,并有自暴自弃的思想。经过几次接触,发现他空间想像力很强,特别喜欢画画。针对这种情况,我尽量发挥他的长处,使他的绘画天赋得以表现。我还向美术老师推荐,让他参加各种绘画大赛。他果然不负所望,拿回了好几个大奖。以后班级安排他担任宣传委员,负责班刊,使他美术特长得以更多机会的发挥。这样,他觉得得到了尊重,得到了师长的喜爱,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从此,他变得开朗了,工作学习都积极了,也喜欢与老师、同学交谈,学习成绩也提高得很快。从这个例子看出,自卑感强的学生,一旦让他在某一方面获得了成功之后,成功的喜悦不仅使他们摆脱自卑的阴影,而且还能增强自信心。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增加满足的感觉,也没有什么比成功更能鼓起进一步求成功的动力。

(四)表扬鼓励,优先表扬,鼓励他们进步

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的根本是培养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一般地讲,后进生缺点比较突出,常常掩盖了自尊心,但他们的自尊有不被忽视的愿望。这就要求班主任要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去发现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于他们的闪光点,甚至微小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充分肯定,倍加珍惜,因为这正是做好后进生工作,转变他们的良机。班主任要通过谈心,使那些微弱的火点燃起来,一丝一缕的积极因素连缀起来,增强他们的进取心,尤其对学习的信心。

浅谈如何教育好后进

浅谈如何教育好后进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构成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经常听许多老师说:“这孩子真没办法”,“这孩子脑瓜特别笨”,“要把他教育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等等。作为教师,我也常常被后进生的问题围绕着,但每一个学生将来都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后进生也不例外。因此,我们仍然要在转化后进生方面努力。经验所知,即使学习成绩不好,思想行为差的学生也是暂时的,只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g468s25481m9s40mcz3j4le87mw200j75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