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再没有大的经济危机;二是未来两三年继续维持“十二五“计划制定的调结构、促发展的经济模式;三是在新兴产业有新的增长点出现或技术革命取得突破。至于中国经济在长期为什么只能保持中速的发展原因如下:
一、外需有一部分永久的消失。美国在次贷危机后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高消费、负债消费、超前消费的行为有所收敛,美国国内的消费需求降低必然会引起我国的部分出口减少。
二、内需的扩大受制于深层次的制度变革。内需的扩大受制于一些深层次体制的压制,政府近年来一直强调扩大内需,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内需不升反降,如内需扩张的两个重要支——汽车和住房消费明显下降,目前中国的经济还是重复以前的依靠投资拉动的老路,因为内需的扩大必须首先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这就涉及到一个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必然牵涉到政治体制改革,但目前改革阻力异常地强大,既有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也有人民群众反对,自从郎顾之争后,许多老百姓把目前贫富差距加大、贪污腐败都归罪于改革,造成老百姓对改革有一定的抵抗情绪,老百姓对改革存在着一定的误解,其实当前的分配不公、贪污横行的现状不是由于改革造成的,而是由于改革不完全、不彻底的后遗症。这种现状就象一个人生病了,不是积极地治疗,而是置之不理,采取消极的态度去应对,导致病情越来越重。自从
2002年以来,我国政府一直在强调科学发展、和谐社会,但恰恰在这段时间我们的贫富差距在拉大、社会矛盾在累积,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呢?就是因为我们不改革了,在一些重大问题改革上能拖就拖、能躲就躲。以前国家还设有体制改革委会,但现在已被撤掉,被并入到发改委的体改司,事实上国家发改委是最需要改革的一个对象,现在却让他去制定改革的政策,这不是现代版的与虎谋皮吗?他的改革就是一个目的,加强自己的权利。政府表面上现在对老百姓让出利益,如减免农业税等,但实际上还是时刻都在张开着那张血盆大口吞噬着民众的利益。高层也不是不懂改革的重要性,只是暂时没有理清其中的关系,科学发展、和谐社会、新农村建设等等一系列目标的实现,都只有通过改革才能达成。 三、基础设施建设五年之后在东、中部地区将会出现饱和。过去几十年尤其是金融危机以来政府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拉动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是无限期的,据国际经验,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到中级阶段会出现一个基础设施建设高速增长阶段,但基础设施的使用寿命相对来说是较长,在国外我们可以看到现在使用的很多设施都是几十年前建成的,因此我们期望一直以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高增长不太现实,目前我国公路、铁路、港口建设的情况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所以在不久的将来,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贡献度会越来越小。
四、土地财政当做拉动经济高增长的空间也越来越小。因为可供出让的土地越来越少了,房价上涨的空间也不大了,同时农民的土地权益将会得到越来越多的保障,所以说地方政府通过土地财政拉动地方经济空间缩小。 五、资源环境的约束。
六、三大红利的减少。一是人口红利的消失。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年代的来临,可提供的劳动力减少,人力成本面临上升的压力;二是市场化红利的减少。市场将面临从怎么样把蛋糕做大向蛋糕怎么样分的方向转变,更注重效率。三是国际化红利益减小。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增大,GDP排名世界第二的中国正在遭受世界各国尤其是欧美国家的围追堵截。
以上六个方面原因决定了我国经济在今后一段时间只会保持中速增长的态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将会渐渐放缓,2015左右将会降到7%左右,2020年将降到在5%的水平,这是一个经济发展的规律性现象,任何国家的经济发展都会经历这样一个阶段,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下滑,很多问题会暴露出来,很多企业一直享受着经济高增长的好处,一旦出现经济增长放缓,部分企业将面临倒闭风险。
最后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我国能够在未来20年内保持5-8%左右的增长速度呢?为什么不会出现拉美现象?为什么不会出现日本那样的泡沫经济破灭?原因有三:
一、结构生产力还将会大肆发展。所谓结构生产力就是指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所释放的生产力,因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处于中期阶段,而西方国家已基本完成,这就是我国的优势所在。
二、制度变革的生产力还将大肆发展。过去重点在经济制度方面的改革,将来还要推进政治、文化、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五位一体的改革。
三、要素升级的生产力还将大肆发展。技术进步、人力资本、信息化还有大的升级空间。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十二五期间中国将面临一个比较大的调整期。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对于投资者要关
注六个方面的问题:
一、把握未来经济的宏观走势。做到顺势而为,抓住大机会。
二、价格的变化。价格的变化包括物价、房价、利率、汇率等,因为价格意味着成本,成本影响收益。
三、投资板块的选择。板块包括行业板块和区域板块,选对板块至关重要。
四、项目的选择。同一板块内的公司也良莠不齐,我们就选择质地优良的公司做为投资标的。
五、投资策略的选择。即投资结构优化组合。 六、投资方式的选择。
前面我讲的都是困难和危机,下面我再讲几个我们所面临的新机遇:
一、国际产业转移和重组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新的态势,不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且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也呈产业链形势向中国转移,国内企业面临承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革命转移的新机遇,而且国际产业在这次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正在进行重组,现在我们可以借机进入国外的一些高端技术产业企业重组兼并,实现自身技术实力的跨越式发展。
二、新一轮全球性的技术革命正在取得突破也给我们带来了新机遇。每一次经济危机都会引起一轮新的技术革命,新能源、环保、信息技术等正在酝酿一场新的变革,我们可以借机实现后发赶超。
三、消费结构升级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住房、汽车未来还有较大的空间,教育、文化、旅游、生物医药、医疗保健等消费结构升级还在进行中,意味着我们的产业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市场机遇。
四、我国的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阶段,为我国涉足重化工业提供一定机遇。重化工业即工业化中期,重化工业在未来10年内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五、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所带来的机遇。我国目前城市化水平是47.5%,据国际经验,当城市化率处于30%—70%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