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标准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 . . .

应均匀分布于测区四周及中间,间距一般不宜超过5km,地形起伏较大时,应按测区地形特征适当增加拟合的起算点数。当测区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分区拟合的方法。

5.5.3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参考站的技术要求,参照5.3.3执行。

5.5.4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的技术要求,参照5.3.4中(1)至(7)款执行。

5.5.5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高程异常拟合残差应≤±3cm。

5.5.6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设置高程收敛精度应≤±3cm。

5.5.7 RTK高程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20个,各次测量的高程较差应满足≤±4cm要求后取中数作为最终结果。

5.5.8 当采用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内插测定高程时,似大地水准面模型内符合精度应小于±2cm。如果当地某些区域高程异常变化不均匀,拟合精度和似大地水准面模型精度无法满足高程精度要求时,可对RTK测量大地高数据进行后处理或用几何水准测量方法进行补充。

5.6 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5.6.1 RTK控制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进行备份和内外业检查。

5.6.2 RTK控制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或测量手簿,记录项目及成果输出包括下列内容:

(1) 参考点的点名(号)、残差、转换参数;

专注 专业

. . . .

(2) 参考站点名(号)、流动站点名(号);

(3) 参考站、流动站的天线高、观测时间;

(4) 参考站发送给流动站的参考站地心坐标、地心坐标的增量;

(5) 流动站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

(6) 流动站的地心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

(7) 测区转换参考点、观测点网图。

5.6.3 用RTK技术施测的平面控制点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卫星定位静态(快速静态)技术测定坐标,全站仪测量边长和角度等方法,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4的要求。

表4 RTK平面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边长校核 角度校核 坐标校核 测角中误差 角度较差限差 坐标较差中误差

等级 测距中误差(mm) 边长较差的相对误差 ( ″) 一级 ≤±15 二级 ≤±15 三级 ≤±15 ≤1/14000 ≤1/7000 ≤1/4500 ≤±5 ≤±8 ≤±12 14 22 34 ( ″) ≤±5 ≤±5 ≤±5 (cm) 专注 专业

. . . .

5.6.4 用RTK技术施测的高程控制点成果应进行100%的内业检查和不少于总点数10%的外业检测。外业检测可采用相应等级的三角高程、几何水准测量等方法,检测点应均匀分布测区。 检测结果应满足表5的要求。

表5 RTK高程控制点检测精度要求

等级 检核高差(mm) 五等 ≤ 注: D为检测线路长度,以km为单位。

6 RTK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RTK地形测量内容分为图根点测量和碎部点测量。

6.1.2 RTK地形测量其他一般规定参见5.1.1、5.1.4、5.1.5、5.1.6、5.1.7。

6.2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6规定。

表6 RTK地形测量主要技术要求

等 级 图根点 碎部点 点位中误差(图上mm) ≤±0.1 ≤±0.3 高程中误差 1/10等高距 相应比例尺成图要求 与基准站的距离(km) ≤7 ≤10 观测次数 2 1 起算点等级 平面三级、高程五等以上 平面图根、高程五等以上 注:1.点位中误差指控制点相对于起算点的误差。

专注 专业

. . . .

2.采用网络RTK测量可不受流动站到参考站间距离的限制,但宜在网络覆盖的有效服务范围

内。

6.3 RTK图根点测量

6.3.1图根点标志宜采用木桩、铁桩或其他临时标志,必要时可埋设一定数量的标石。

6.3.2 RTK图根点测量时,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的获取方法参照5.3.2,也可以在测区现场通过点校正的方法获取。

6.3.3 RTK图根点测量方法参照5.3、5.5执行。

6.3.4 RTK平面控制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应采用三角架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10个。

6.3.5 RTK图根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图上±0.07mm。RTK图根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应不大于1/12等高距。

6.3.6 RTK图根点测量平面测量两次测量点位较差应≤图上±0.1mm,高程测量两次测量高程较差应≤1/10等高距,两次结果取中数作为最后成果。

6.4 RTK碎部点测量

6.4.1 RTK碎部点测量时,地心坐标系与地方坐标系的转换关系的获取方法参照5.3.2,也可以在测区现场通过点校正的方法获取。

专注 专业

. . . .

当测区面积较大,采用分区求解转换参数时,相邻分区应不少于2个重合点。

6.4.2 RTK碎部点测量平面坐标转换残差应≤图上±0.1mm。RTK碎部点测量高程拟合残差应≤1/10等高距。

6.4.3 RTK碎部点测量流动站观测时可采用固定高度对中杆对中、整平,每次观测历元数应大于5个。

6.4.4 连续采集一组地形碎部点数据超过50点,应重新进行初始化,并检核一个重合点。当检核点位坐标较差≤图上0.30mm时,方可继续测量。

6.5 成果数据处理与检查

6.5.1 RTK地形测量外业采集的数据应及时从数据记录器中导出,并进行数据备份,同时对数据记录器内存进行整理。

6.5.2 RTK地形测量外业观测记录采用仪器自带内存卡和测量手簿,记录项目及成果输出包括下列内容:

(1) 转换参考点的点名(号)、残差、转换参数;

(2) 参考站、流动站的天线高、观测时间;

(3) 流动站的平面、高程收敛精度; 流动站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平面和高程成果数据;

6.5.3导出的成果数据在计算机中用相应的成图软件编辑成图。

专注 专业

GPSRTK图根控制测量规范标准

....应均匀分布于测区四周及中间,间距一般不宜超过5km,地形起伏较大时,应按测区地形特征适当增加拟合的起算点数。当测区面积较大时,宜采用分区拟合的方法。5.5.3RTK高程控制点测量参考站的技术要求,参照5.3.3执行。5.5.4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byb82cwq6gjog0oh073pit886azp004uk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