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心血管病影像、功能检测、检验医学专题文章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8月 第28卷 增刊61

·心血管病影像、功能检测、检验医学·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

邓尧,谢明星,吕清,万琳媛,方凌云,项飞翔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环向应变。

方法:健康人群129例,根据年龄分为3组,组1(年龄20~39岁,40例),组2(年龄40~59岁,54例),组3(年龄≥60岁,35例)。在左侧颈动脉窦部下方1.5~2 cm处长轴切面应用超声射频信号动脉僵硬度分析技术(Quality arterial stiffness,QAS)测量颈动脉僵硬度参数β,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定量分析(Quality intima media thickness,QIMT)技术测量内中膜厚度(IMT),在该处短轴切面存储清晰高帧频图像并应用二维应变软件分析左侧颈总动脉短轴环向应变峰值( Gpcs )

结果:①三组间身高、体重、BMI、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组1低于组2及组3,脉压组1低于组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僵硬度参数β、 Gpcs 、IMT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舒张压、僵硬度β与 Gpcs 呈负相关(r=-0.613、-0.231、-0.268,均P<0.05)、脉压与Gpcs 呈正相关(r=0.233,

P<0.05)。

结论:健康人群颈动脉 Gpcs 随年龄增加而变化,二维应变技术可准确、客观评价颈动脉弹性;年龄、舒张压、脉压、弹性参数β是 Gpcs 的重要决定因素。

低频聚焦超声联合sonovue靶向开放小鼠

血脑屏障的实验研究

蒋文军,谢明星,杨亚利,丁尚伟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 :评价低频聚焦超声联合声诺维(sonovue)靶向开放小鼠血脑屏障(blood brain barrier,BBB)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利用脑立体定位仪固定小鼠及探头,经小鼠尾静脉连续推注sonovue,随即推注伊文斯兰,采用低频聚焦超声探头经颅骨辐照小鼠一侧大脑半球,规律间歇使用高机械指数靶向破坏微泡。荧光显微镜观察脑组织中的伊文斯兰,荧光定量分析血脑屏障的开放范围及程度。

结果:通过规律间歇使用高机械指数靶向破坏微泡的方法辐照小鼠一侧脑部基底节区,可在辐照区域见到大量红色荧光,定量检测示辐照侧EB浓度明显增高,HE染色示辐照侧细胞形态及组织结构未见明显破坏。

结论:低频聚焦超声联合连续静脉注射微泡可靶向、无创地开放小鼠血脑屏障。

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对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应变的初步研究

李兵,谢明星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显像技术(STI)评价房间隔缺损(ASD)患者封堵术术前、术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应变的差异,及其与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右室面积变化率的相关性。

方法:ASD患者26例均无肺动脉高压,对照组30例。应用STI技术测量房间隔缺损患者封堵术前术后室间隔左心室面、右室心面的收缩期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峰值。二维M型测量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位移(TAPSE),二维超声测量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 )。

结果:房间隔缺损患者室间隔左右心室面之间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均存在显著差异,ASD患者封堵术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纵向应变、及左右心室面圆周应变均较封堵术前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封堵术前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径向应变无明显差异。RVFAC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径向应变呈负相关,与室间隔右心室面纵向应变、右心室面圆周应变呈正相关,而TAPSE与室间隔左、右心室面纵向、径向及圆周应变均无明显相关。

结论:STI技术可发现房间隔缺损患者室间隔左右面形变差异。单纯ASD引起的右心容量负荷增加在行封堵术后其室间隔左右室面功能均较术前减低。

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评价风湿性心脏病

患者左室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

李贺,谢明星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轻至中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左心室整体和局部收缩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单纯性风湿性二尖瓣轻至中度狭窄患者50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对照组40例。采取心尖全容积图像。应用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测量并比较各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峰值应变及左室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心尖水平16节段的局部三维收缩期应变峰值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结果:风心病患者左室射血分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风心病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LVEF相关(r=0.601,P<0.001),对照组左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与LVEF相关(r=0.709,

62P<0.001)。左室局部三维收缩期应变峰值瓣环水平所有节段、乳头肌水平前间隔、后间隔、下壁等9个节段收缩期径向应变峰值较对照组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7个节段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亚临床期左室整体及局部三维形变能力降低,三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可发现射血分数正常的风心病患者亚临床期心功能的变化。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

左室节段收缩功能及同步性的研究

裴敏,吕清,谢明星,王新房,杨亚利,宋越,邓尧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左室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

方法:选取25例室间隔肥厚型非对称性HCM患者、20例正常人行三维容积成像,应用Tomtec 4D LV-Analysis 3.0软件描绘左室16节段容积—时间曲线,记录节段舒张末期容积(rEDV)及收缩末期容积(rESV)、达收缩末期最小容积时间(rESVT),计算节段每搏量(rSV)、节段射血分数(rEF)、左室节段—整体射血分数(rgEF)及左室收缩同步性参数。

结果:HCM组T msv16-Dif、T msv16-SD、T msv16-Dif%、T msv16-SD%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HCM组肥厚节段rEDV、rSV、rEF及rgEF均低于相应水平非肥厚及轻度肥厚节段(P<0.05);正常组各节段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应节段相比较,HCM组肥厚节段rEDV、rSV、rgEF减低(P<0.05),而rEF值在基底水平减低,心尖水平增高,乳头肌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肥厚及轻度肥厚节段rEF、rgEF较正常组增高(P<0.05)。

结论:RT-3DE可以敏感检测出HCM患者左室收缩不同步,准确反映左室节段容积及收缩功能的异常改变,为临床早期评估HCM左室收缩功能提供了一种量化方法。

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对测量心肌致密化不全患者左室容积和功能的价值

邱林立,谢明星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评价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结合声学造影(CE-3DE)对测量心肌致密化不全(LVNC)患者左室容积和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21名LVNC患者(29.95±15.53岁,12名男性),应用RT3DE分别测量患者在无造影和造影状态下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射血分数(LVEF)。将心脏分为16节段,分别在无造影和造影状态下对左室每个节段边界的清晰度按以下标准评分:0=边界显示不清,1=边界显示不完全,2=边界可以完全显示;并根据评分将三维图像的质量定义为好、一般、差三个等级。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8月 第28卷 增刊

结果:与单纯RT3DE相比,CE-3DE测得的LVEDV(137.31±59.47 vs 126.25±59.67 ml,P<0.01)

及LVESV

(77.44±56.57 vs 68.79±52.74 ml,P<0.01)均较大。两种方法测量的LVEF之间的差异虽没有统计学意义,但与单纯RT3DE相比CE-3DE测值偏低(48.19%±14.02% vs 50.17%±13.47%,P=0.07)。与单纯的RT3DE相比,CE-3DE情况下左室心内膜边界完全可显示的节段从55%增加到82%(P<0.01),三维图像质量好的患者比例从33%增加到81%(P<0.01)。另外,CE-3DE模式下测量左室容积和功能的观察者内及观察者间一致性均较单纯RT3DE增高。

结论 :CE-3DE在评价LVNC患者左室容积和功能有重要价值。CE-3DE不仅为确定该患者左室真正的心内膜边界提供了客观依据,增加左室心内膜边界清晰显示,而且其测量左室容积和功能的重复性亦较单纯RT3DE增高。

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性与

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研究

武彧,程新耀,谢明星,谢满英,章子铭,刘曼薇,吕清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4300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性与颈动脉弹性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39例及正常对照组31例,应用内中膜测量软件系统,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非均匀度(IMI)、颈动脉内中膜平均厚度(IMTmean),应用Echo-Tracking技术测量双侧颈动脉内中膜僵硬度(β)、弹性系数(Eρ)、顺应性(AC)及脉搏波传导速度(PWVβ),并分析IMI与年龄、性别、血压、血脂及动脉弹性的关系。

结果:①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IMTmean、IMTmax、IMI测值均较对照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2型糖尿病组颈动脉βmean值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双侧颈动脉平均IMI与βmean、Eρ、PWVβmean、年龄、TG、HDL、FPG、IMTmean呈不同程度正相关(P<0.05-0.01),与BMI、AC、AI、SBP、DBP、TC、LDL无显著相关性(P>0.05)。

结论:IMI可作为反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一个新指标。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超声诊断

谢明星,张潇潇,吕清,卢小芳,杨亚利,贺林,袁莉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430022)

目的:心肌致密化不全(non-compacted ventricular myocardium,NCVM)是一种由于心内膜发育异常而导致的心肌病,患者常出现进展性心衰、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及血栓栓塞等。孤立性心肌致密化不全(isolated NCVM,i-NCVM)在临床诊断中常常会出现漏诊,诊断合并其他心脏结构畸形的心肌致密化不全(non-isolated NCVM,ni-NCVM)更加困难,

中国循环杂志 2013年8月 第28卷 增刊并且合并先心的心肌致密化不全发病率更高。准确诊断及评估致密化不全的病情对先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都有重要意义。本试验的目的在于了解合并心肌致密化不全的先天性心脏畸形的发病情况及超声特点。

方法:对2010-01至2012-02武汉市协和医院确诊的50例NCVM合并先心病的超声心动图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病人使用相同的超声仪器(Philips,IE33)进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患者非致密心肌/致密心肌(R/C Ration)及其他的超声心动图参数。对于心内膜面显示不清的患者,即在心尖任意三个切面连续两个切面显示不清者,进行超声心腔造影检查(left ventricular opacification,LVO),观察先心异常多普勒信号及心内膜心肌情况,比较两种观察方法测量结果。

结果:1、50例病例中25例为合并单独一种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其余25例为合并多种先天性心脏病,其中室间隔缺损15例(30%),房间隔缺损16例(32%),卵圆孔未闭14例(28%),动脉导管未闭11例(22%),心内膜垫缺损3例(6%),法洛四联症2例(4%),Ebstein畸形3例(6%)。2、LVO显示造影剂除了能进一步证实先心病的异常血流通道外,更能较好地显示致密心肌与非致密心肌地分层,两种方法测量N/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1、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的先天性心脏畸形中以室缺、房缺最为多见。2、心内膜面显示不佳患者,LVO能得到更高清晰度心内膜面图像,确定肌小梁分布范围及R/C比。3、本试验表明心肌致密化不全合并先心病的流行病发病率可能高于我们之前的预期。应该进行更大样本的研究来完善我们对这种疾病的认识。

运用2D-STI技术评价乳腺癌患者右丙亚胺对

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姚梦云,吕清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430022)

目的:探讨2D-STI技术在评价运用右丙亚胺防治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价值。

方法:112例乳腺癌患者分为3组,A组32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30-540mg/m2;B组40例,给予表阿霉素总剂量330-540mg/m2与右丙亚胺;C组40例未进行化疗的乳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分别选取左室基底部和心尖部短轴切面,应用二维应变分析软件分别获得2个平面的旋转角度—时间曲线和旋转速度—时间曲线,根据其平均值绘制左室整体的扭转角度—时间和扭转速度—时间曲线,测量扭转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扭转速度峰值及达峰时间,计算解旋率。

结果:A、B、C三组常规超声心动图各参数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的扭转角度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明显大于C组,解旋率明显低于C组,扭转速度负向达峰时间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扭转角度峰值、等容舒张末期扭转角度明显大于B组,解旋率

63

明显低于B组,扭转速度负向达峰时间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丙亚胺能够显著减轻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损伤,提高化疗剂量。STI技术可评价右丙亚胺对蒽环类化疗药物相关性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

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

患者血管结构与弹性改变

章子铭,谢明星,李玲,方凌云,武彧,孙振兴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430022)

目的:应用超声血管回声跟踪技术(ET)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CKD)非透析患者动脉结构与弹性改变。

方法:CKD非透析患者39例,分为CKD2-3期组19例,CKD4-5期组20例。对照组为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二维超声结合ET技术评价其血管结构及弹性参数:内中膜厚度(IMT)、僵硬指数(β)、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动脉顺应性(AC)、增大指数(AI)、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颈-股脉搏波传播速度(PWVcf)、血管内径(D),分析影响血管结构及弹性的因素。

结果:①与正常组相比,CKD2-3期组D、PWVcf增高(P<0.05,P<0.05) ,PWVβ无明显增高,CKD4-5期组PWVβ显著增高(P<0.05);②与CKD2-3期组比较,CKD4-5期组D、PWVcf增高(P<0.05,P<0.001);③年龄、脉压差与PWVcf、D呈正相关,eGFR与PWVcf、D呈负相关,年龄及eGFR是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PWVcf、D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超声ET技术可评价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管结构与弹性的早期改变,为临床该病治疗及心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大块肺栓塞并发右房

一过性血栓

周桦,谢明星,杨亚利

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超声科 (430022)

目的:分析急性大块肺栓塞(massive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MAPE)并发右房一过性血栓(right atrium mobile thrombus,RAMT)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估超声心动图的诊断及随访价值。

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4例急性大块肺栓塞并发右房一过性血栓患者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超声图像特征,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4例患者均经手术证实,其中RAMT附着于欧氏瓣上3例,致下腔静脉阻塞1例;RAMT附着于三尖瓣前叶瓣体右房侧1例。4例RAMT患者中行血栓摘除术1例,经溶栓治疗后血栓消失1例,血栓范围逐渐缩小2例。急性大块肺栓塞并发右房一过性血栓的超声心动图主要特征表现为:①右心增大;②右房内水草样中强或中低回声团块,活动度大,

(PWVβ)

心血管病影像、功能检测、检验医学专题文章

中国循环杂志2013年8月第28卷增刊61·心血管病影像、功能检测、检验医学·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正常人颈动脉弹性邓尧,谢明星,吕清,万琳媛,方凌云,项飞翔湖北省武汉市,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超声科(430022)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群颈动脉环向应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x8580dmj2570pk9t8239nplx1m54t00alm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