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的使用与魏晋南北朝文学传播偏向的转移
?一、偏重时间的媒介――偏重空间的媒介
?加拿大传播学家英尼斯认为,媒介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利于空间上延伸的媒介和有利于时间上延续的媒介,“偏重时间的媒介,其性质耐久,羊皮纸、黏土和石头即为其例……偏重空间的媒介,耐久性比较逊色,质地比较轻。后者适合广袤地区的治理和贸易……倚重空间的材料,有利于集中化……” ?对照中国古代,纸广泛使用之前的传播体系主要由书写的简帛上的文字传播和口语传播组成。笨重和耐久的简策是偏向时间的媒介,从空间上看,其传播范围非常有限,西周以前,其使用范围仅限于王室和少数贵族。即使后来其使用范围逐渐扩大,也不得不在很大程度生依靠口语的一级一级的传播。帛书虽然轻便,但由于价格昂贵,也仅限于贵族阶层,多用于皇帝诏令等有限的场合。由此观之,纸广泛使用之前的整体的传播体系是偏向于时间的。
?纸一开始并没有作为书写工具来使用,而是多用作包装,从发明到成为普遍的书写工具经历了漫长的时间。直到魏晋,才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到魏晋,皇帝、太子、士大夫、贫寒之士皆用纸,既用纸于学习,又用于诏令;既用于传抄著作,又用于缮写收藏于秘阁的典籍;官方有纸,寒士也可以买纸,可见纸这种书写材料既跨越了阶层,又跨越了空间,在社会上广泛的到
使用。”[1]书写在纸上的文字有利于消除传播中地域之间方言的阻隔,又是一种比简帛快捷的传播手段,这导致口语传播的地位的相应的下降,因此就整体的传播形态来说,应当算作偏重于空间的。
?二、文学偏向的转移
?与纸没有得到广泛使用的前朝相比,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传播媒介的变化引起了文学本身偏向的转移,我认为文学偏向的转移体现在以下方面。
?1. 文学的思维――从空间上整合文学
?从纸的本身特性来说,它比简牍有较大的篇幅,质地柔软,能容纳更多的文字,有更大的表现空间。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在他看来,媒介内容只能触及人的意识层面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媒介形式则可塑造人的潜意识层面的思维习惯和感知模式。[2]书写在简帛上的文字,更多的是促进了贵族阶级的逻辑与空间思维的发展,口传文学的转瞬即逝培养的更多是感性的思维。文字只有书写在纸上,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得到传播,整个社会的逻辑和空间思维才能得到发展。魏晋南北朝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时代。这种更加逻辑性的思维体现在文学上,人们对文学的整体反思和空间整合:一方面表现在西晋以来经、子、史、集四部分类法逐步确立,这是对不同于过去按作家或时间分割的一种的空间分割。另一方面表现在而是把不同时间的作品编撰一册的文章总集的编撰。如萧统的《文选》,30卷,
共收录作家130家,上起子夏、屈原,下迄当时,唯不录生人。编排的标准是“凡次文之体,各以汇聚。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类分之中,各以时代相次”。这种文体分类的观点是空间思维的体现。
?2. 文学的传播――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
?魏晋南北朝之前的文学大多与音乐共同存在,其典型代表就是诗歌,诗借乐而流传是普遍存在的,《诗经》、乐府诗都是借助吟唱而广泛流传的。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文学是一种偏向于时间的艺术。纸发明之后,文学的传播不再依附于音乐,而是有了逐渐脱离音乐的趋势。这种变化的过程从乐府诗的发展中可见一斑。到东汉末建安时代,曹操的流传至今的全部诗作也都是乐府,而且“披之管弦,皆成乐章”。虽然文学的音乐性或者说时间艺术的一面减弱了,但文学也找到了自己另一个传播的依凭,那就是书法,文学借助书法演变成空间的艺术。当文字在简牍上书写时,窄小幅面限制了笔的自由发挥和技巧的深化,竹木材料的质地无论如何也很难表现出精妙的笔法美和墨法美;当它在金石镂刻之时,特殊的用途决定了书写制作的体例,以刀代笔,更无法显示笔法墨韵。[3]纸的使用使书法在魏晋时代迅速摆脱实用为主的桎桔,成为一门以汉字的题材、线条为情性的空间艺术。书法迅速与文学结合,于是有了《兰亭集序》这种既是伟大的书法作品又是伟大的文学作品。书法直观的形式也对文学存在空间的扩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魏晋文学和书法交相为用的
关系,金学智先生亦有类似的见解:“一方面,文需要书来发挥,有了优美的富于艺术性的文字书写,文学作品就能大为增色,就更能广为流行;另一方面,书又需要文来映托,有了文学的配合,书法作品就更增添审美品赏的层次和意味。”[4] ?3.文学的外貌――视觉性的增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