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初三化学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西外外国语学校初三化学上册期中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

1.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都正确的是( )

加热:使用后吹灭,并盖上灯帽 A 吸取液体:滴管口向上防止液体流出 B 测量液体体积:不能被加热 C 称量药品:药品直接放置在天平上 D

A.A

B.B

C.C

D.D

2.最近,我国科学家成功合成新型催化剂,将CO2高效转化为甲醇(CH3OH)。这不仅可以缓解碳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还将成为理想的能源补充形式。该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 C.参加反应的甲、乙分子个数比为1:3 3.下列滴管使用图示正确的是( )

B.反应前后H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D.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

A.取液时挤入空气 B.代替玻璃棒进行搅拌

C.向试管中滴加液体 D.将残留溶液的滴管倒持

4.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2S +O2=2X+2H2O。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 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X的化学式是Ag2S

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5.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 C.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1:4

6.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因为化学变化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所以质量不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过氧化氢溶液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7.实验室用装有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的试管a和b分别加热制取氧气过程中,某同学误把少量高锰酸钾当成二氧化锰加入b试管,下面是试管a、b中产生氧气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8.某有机物在9.6g氧气中恰好完全燃烧,生成8.8gCO2和5.4g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有机物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9.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其中“”和“是( )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反应物有4种分子 B.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C.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D.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10.如图表示治理汽车尾气所涉及反应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单质的化学式为N2

B.生成物不属于空气质量标准监控对象 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7:22 11.下列客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客观事实 品红在热水中扩散比在冷水中快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 搅拌能加快蔗糖在水中的溶解 一氧化碳能燃烧,二氧化碳能灭火 微观解释 水分子间存在间隙 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搅拌使扩散到水中的蔗糖分子更多 二者分子构成不同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

A. B.

C.

5x3f89mzi87f1wl0k4bu3bj0w6iihw013p6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