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扩充性阐述
25、材料二:一位教师在上课时,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从窗外飞进一只追逐蛾虫的家燕,教室沸腾,学生雀跃。教师见大家都在关注飞燕,立刻让学生观察燕子盘旋追逐飞蛾吃的情景,学生目随燕飞,一直盯到燕子飞出窗外飘然无影,兴奋中心仍在燕子身上。教师问学生:“燕子一年能吃多少害虫?”
有学生回答说:“上百万只,它们是我们的朋友,所以我们要保护人类的益鸟不受伤害”。另一位学生说:“对,我知道在日本还有鸟类医院呢?”还有一位学生说:“我们身边还有一些人吃青蛙,这是害友助敌的愚蠢行为。”大家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起来。教师在一旁听着,等学生谈尽兴了,教师才把他们的兴奋中心转移到学习书本知识上。 结合以上案例
1、请你评价一下这位教师应对课堂突发事件的方法。 2、 简要论述教师处理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名师答案】 1、这位教师在面对课堂突发事件时运用了因势利导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小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高强度的或新异的刺激所吸引而偏离我们的课堂。这类事件的发生不是学生故意为之。当这类事件发生时,教师不顾学生的心理活动规律,硬行禁止学生不看、不想是不可能的。倒不如顺其自然,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1)在本案例中,突然飞进的家燕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完全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要想让学生重新回到教学目标上来已经很困难,这位教师挖掘突发事件中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因势利导的教育和教学活动。
2、在应对班级突发事件时,我们应该充分应用教育机智,遵循以下原则: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四、教学设计题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6小题,任选1小题作答,多答只按第一小题计分,40分) (考生可按照所学专业方向选择作答。26为中文与社会,27为数学与科学,28为英语,29为音乐,30为体育,31为美术)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未涂或多涂均无分。
26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其效果(8分) (2)试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12分) (3)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20分) 【名师答案】
(1)本诗的诗眼是“绿”字,作者采用了使动用法,将形容词“绿”活用为动词,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江南春风和煦、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又在这盎然生机中展示出作者当时奉诏回京的喜悦。
(2)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够达到背诵,默写的水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诗句、理解诗意,提高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力,领悟作者的表达手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
(3)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自解诗意
1、课件出示《泊船瓜洲》,让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声音宏亮。 2、指名读诗,重点指导其中6个多音字的读法。
3、回顾过去学诗的方法,并指导学生运用那些方法自己理解诗句意思。 二、细读古诗,理解诗意
1、理解前两句诗的意思,教师通过画图演示,理清瓜洲、长江与京口、钟山等地的位置关系,明确钟山是诗人的第二故乡。
2、结合诗意思考:诗人离家乡近还是远呢?引导学生抓住“一水”“只隔”等词语,各抒己见。
3、从学生的辩论中,使他们逐步了解诗人的思乡心切。
4、教师结合资料介绍王安石在钟山的生活,启发学生认识到这里绝不仅仅是他的居住之地,而是见证诗人成长的地方以及他实现政治理想,挥洒青春和理想的地方…… 5、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前两句诗。 6、学生交流从后两句诗中读懂的内容。
7、引导学生抓住诗眼“绿”字,通过换词比较等方法,体会“绿”字一箭三雕的妙用, 8、透过最后两句诗,想象江南春天百草逐生、千里江岸一片新绿之景。文字本是有情物,引导学生想象诗人除了想到家乡美丽的春景,还想到了哪些人、哪些事。
9、教师渲染情境,读出思乡之情。 三、精读全诗,入诗境,悟诗情 1、连起来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2、结合学生的问题──诗人不舍得离家,为什么要离开家乡,为什么靠家乡那么近却不能回去等,教师补充王安石变法失败,辞官回到家乡,皇帝召唤重新任相,两次请求辞官但皇帝不准,只能二次上京赴任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到诗人的无奈、身不由己,进而更深入地体会王安石对家乡深深的依恋之情。
3、教师配乐创设意境,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27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方程的学习体现了什么数学规律(8分)
(2)如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点。(12分)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新授课部分的教学环节。(20分) 【名师答案】
(1)方程的学习体现了等式保持不变的规律: 1)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保持不变; 2)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不变。
(2)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高学段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识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之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目标:正确地应用方程的意义辨别方程,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分类思想。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学习品质及抽象概括能力,建立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加强师生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获取新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新授课部分的教学环节设计如下: 1)实物演示,引出方程。
在导入环节了解天平的基础上,操作天平(请同学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老师一边演示一边解释)。同学们,刚才我们了解了天平的原理,那我们现在试验下:
第一步,称出一只空杯子重100克,砝码放 50克,问现在平衡吗?(不平衡)怎样表示这种关系呢?引导学生写出100>50的式子。教师板书
第二步,提问:同学怎样恢复天平平衡呢?引导学生回答(增加50克砝码,或者换100克砝码)板书等式:100=50+50
(设计意图:设置没有未知数的式子,以便学生之后将与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进行分类,加深方程的理解)
第三步:往空杯子里倒入约150毫升水(可在水中滴几滴红墨水),然后提问:大家发现了什么?(天平出现了倾斜,因为杯子和水的质量加起来比100克重),继续提问:那应该怎么办呢?(增加砝码)对,现在还需要增加砝码的质量。
那么,再增加100克砝码,请问大家发现了什么?(杯子和水比200克重)。继续提问:那这杯水重量我们不知道,怎样表示呢?(字母或者x)
师:很好,如果将水设为x克,那么用一个式子该怎么表示杯子和水比200克重这个关系呢?
(100+x>200)式子板书。
第四步,再增加100克砝码,天平往砝码这边倾斜。再问:哪边重些?怎样用式子表示?引导学生得出:100+x<300。 老师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