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氮气等温吸附线转自小木虫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求助】请教关于氮气吸附等温线的问题?

作者:28

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五个图 一般来说滞后环是中孔材料的特征 氮气在孔内的模型一般选择是球形,圆柱形或者是狭缝型,具体的视材料特征而定。BJH是中孔材料的孔径分布计算公式,微孔的可以选择HK模型,目前比较先进的模型是NLDFT和MC法(比较精确,而且不局限于中孔材料的孔径分布)

作者:aust_jhe

一般的,回滞环在低相对压力一侧的闭合点对应的 p/p0 只与吸附质性质和吸附温度有关,而与吸附剂性质无关。

氮吸附等温线回滞环的闭合点在 p/p0=0.42~0.50 之间,对应的孔半径在 1.7~2 nm。

在此尺寸之下,孔内毛细凝聚液膜所的受张力大于液膜的抗拉强度,毛细凝聚的液体将不再存在,液体脱附。

当孔半径接近分子大小,其中液体的表面张力失去物理意义,Kelvin 公式也不再适用。

回滞环在高相对压力一侧的闭合点对应吸附剂的全部孔被液态吸附质完全充满,它反映孔性吸附剂的孔分布特性,而往往与吸附质种类无关。

虽然氮吸附要在 p/p0 接近1 时方可将大孔充满,但是由于实验测量精度的限制,在p/p0>0.99(r>100 nm)高相对压力范围的测量误差导致计算的Kelvin 半径误差很大。

一般地,吸附测量应用Kelvin 方程可靠计算孔径的上限是50 nm,IUPAC 对大于50 nm 的孔规定为大孔,需要用压汞法来测量。

吸附等温线回滞环反映的信息基本上与 IUPAC 定义的中孔结构有关。

J. H. de Boer 将回滞环分为5 种主要类型,并与吸附剂的孔大概的结构相联系

IUPAC 将常见的回滞环分成了 H1- H4 四种类型 第一类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pores can have uniform size and shape

I 型等温线在较低的相对压力下吸附量迅速上升,达到一定相对压力后吸附出现饱和值,似于 Langmuir 型吸附等温线。

只有在非孔性或者大孔吸附剂上,该饱和值相当于在吸附剂表面上形成单分子层吸附,但这种情况很少见

大多数情况下,I 型等温线往往反映的是微孔吸附剂(分子筛、微孔活性炭)上的微孔填充现象,饱和吸附值等于微孔的填充体积。 可逆的化学吸附也应该是这种吸附等温线。

第二类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pores can have nonuniform size and shape

II 型等温线反映非孔性或者大孔吸附剂上典型的物理吸附过程,这是 BET 公式最常说明的对象。

等温线拐点通常出现于单层吸附附近。

随相对压力增加,多层吸附逐步形成,达到饱和蒸汽压时,吸附层无穷多,导致试验难以测定准确的极限平衡吸附值。 第三类

3页

氮气等温吸附线转自小木虫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求助】请教关于氮气吸附等温线的问题?作者:28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五个图一般来说滞后环是中孔材料的特征氮气在孔内的模型一般选择是球形,圆柱形或者是狭缝型,具体的视材料特征而定。BJH是中孔材料的孔径分布计算公式,微孔的可以选择HK模型,目前比较先进的模型是NLDFT和MC法(比较精确,而且不局限于中孔材料的孔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wv963nu9b3pebe0io3703gjy5zcvb00lqv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