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 第2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通过实验进行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3、用实验来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知识的兴趣及其探究能力
二、自主学习:
三、合作探究: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1、检查实验探究材料用具是否备齐:馒头块、馒头碎屑、试管3个、碘液、试管架1个、玻璃棒1个、大烧杯1个、小刀1把、温度计1支、小木板1块、小烧杯2个、棉絮1块、清水适量、吸管1支、唾液(自己收集)等。 2、提出问题: 3、作出假设: 4、制定计划
①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3小块。
②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细细地切碎,C块不做任何处理作为一种对照。
③取唾液分泌物:用凉开水将口漱净,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
④取3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1、2、3号,然后做如下处理: 1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唾液,并充分搅拌; 2号试管:加入馒头碎屑和2mL清水,并充分搅拌; 3号试管:加入馒头块和2mL唾液,不搅拌. ⑤将这3支试管—起放入37℃的温水中。
⑥5—10分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2滴碘液、摇匀,然后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
5、 三只试管中会出现什么现象?
1
6、1号试管中唾液与馒头碎屑充分搅拌的目的是什么?
7、实验中3只试管都要放在37℃的温水中,原因是什么?
8、分析讨论,得出结论。
四、达标测试:
1、口腔唾液里含有的消化酶是( )
A、淀粉酶 B、麦芽糖酶 C、蛋白酶 D、多种消化酶
2、淀粉由遇碘变蓝的特性,为观察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了一下实验,请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1)2号试管和6号试管中淀粉糊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号试管和5号试管中淀粉糊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号试管中淀粉糊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号试管中淀粉糊不变蓝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述实验表明,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受_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3、有的人吃饭“细嚼慢咽”,有的人吃饭“狼吞虎咽”。这两种进食方式中,你认为哪一种好?并说明理由。
2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二课时)
3
江苏省泰州市永安初级中学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4单元 第2章 第2节 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导学案 新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
![](/skin/haowen/images/icon_star.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