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 含答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

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

生命就像一缸米

郭文斌

(1)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是物质的,具体的,就像手上的粉笔,只要你写,它就会短下去;又像阳光下的雪,即使你不动它,它也会薄下去。总之,现在在我心里的时间它是量化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有一个总量。就像一缸米,只要你用,它总会完。

(2)那么拿这有限的时间来做什么,就成了关键。假如今天我盯了一天股市能够赚十万元,自己是赚了还是赔了?通常看来,肯定是赚了。但在我看来,肯定是赔了,因为你时间之缸内的一碗米没了。也许有人说,那你不去股市,这一碗米也没了啊。对,但对还有更高超越性追求的人,他就会把这一碗米用在终极目标上,哪怕进项不多。

(3)因此看来,目标成为关键中的关键。精神富翁也许不反对财富,但财富应该是朝着精神高地行走时产生的副产品,比如你讲完一堂课,临行对方给你一个红包,那就是你精神劳动的副产品,它也许没有你守在股市上挣得多,但它的价值非常大,因为你点亮的是无数心灯。

(4)同样,文字是能够看得见的时间。比如现在,我在电脑上写下一行字,看上去是写下一行字,其实是写下一行时间。再打个比方,比如今天你写了一万字,为一个你并不看重的征文,你可以挣十万元奖金;对于真正懂得财富的人来说,他也不会为那十万元去写那一万字,他宁可拿用来挣这十万的时间写一千跟终极目标有关的文字,这虽是一千字,虽然可能只挣一百元,但它是朝着目标前进的,是正值;而那十万元奖金则是负值,因为你向终极相反的方面消耗了时间,你退步了。

(5)时间从嘴巴里也溜走了不少,一句话就是一粒米,两句话就是两粒米,有谁算过,或者有谁留心过,每天从我们嘴巴里溜走了多少米?大半碗吧?那么,我们时间之缸内的米就少了大半碗。如果我们把时间看成是缸里的米,把每天从我们嘴里说出去的话看成是缸里的米,我们就会被吓一跳。 (6)人们之所以挥霍时间,正是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时间之于生命,是一个量,是一个限量。 (7)时间从我们眼睛里溜走得更多。当我们打开报纸,打开网络,时间的闸门就已经打开了,时间的水就哗哗流淌了,如果我们继续借用米来说事,那么小偷已经大碗大碗地从缸里往出舀米了,但是因为我们的眼睛被花花绿绿占着,我们浑然不知。蓦然回首,大半天已经漏了。因此,释家追求无漏境界,首先应该是对时间的无漏。而一切打我们眼睛主意的人,都十分清楚眼睛的天真,在他们的老谋深算面前,没有几双眼睛能够幸免。且别说是现代传媒,就是古典小说,所有的功夫,都是朝着如何占有你的眼睛来的,它们的目的就是让你粘在上面,永远不要下来。因而,要想逃脱被缚,就首先要明白前方是一个骗局,这

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8)通常来说,钱是好东西。但在智者看来,也许没钱更好,因为钱在手里,你总要想着花掉,而计划花钱是需要时间的。对于一个乞丐来说,一块钱买一个烧红薯,不需要动脑筋,但是对于一个富翁来说,他就要为了把手里的钱花出去而用心学习财会、学习金融、学习名牌、学习别墅、学习豪车,还包括增值术。你得掌握怎么样把钱投出去才能一本万利,怎么样把钱花在一些特别的人身上又不染上官司。这都需要时间。而名牌层出不穷,豪宅层出不穷,豪车层出不穷,增值术层出不穷,如果把这些弄通,那一缸米也就完了,一辈子人也就完了。何况有钱人最大的烦恼还不是这些,而是怕钱的失去,因此还得学习防盗,甚至学习防身。显然,乞丐是没有这些烦恼的。因此,禅宗说好事不如无事。

(9)当然,如果我们把这些钱用在配备朝向终极目标前进的工具方面,它又变成正值。如果花在最需要它的那些人身上,并且随走随花,它又变成轻松,变成幸福。

(10)但是很难,钱的习性是声色犬马,是欲望附庸,是囤积居奇。挣钱难,花钱难,花好钱更难。 (11)到此,我才真正理解了古人为什么要发出“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感叹。说这话的人,如果不是时间本身,就是金子本身。

(选自2012第1期《散文选刊》有删节)

11.在第(1)自然段中,说时间“像阳光下的雪”、“像一缸米”,根据全文,简析这两个比喻各想说明什么?总的又想说明什么?第(1)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多次提到“终极目标”,根据全文,请解释“终极目标”的意思,并举出两个你认为可以算作“终极目标”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结合文意,选择一个角度对文章第(8)段进行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本文题为“生命就像一缸米”,但从全文看,作者阐述得更多的是有关“时间”而非“生命”的话题,

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5~8题。

倾听那涛声 蔡永祥

①听涛山,是湘西凤凰古城内的一座小山,依江而立,佳木葱茏,兰蕙芬芳,山泉淙淙。1992年5月10日,这座山显得格外庄严肃穆。享誉中外的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在北京病逝四周年后,由夫人张兆和将骨灰捧回家乡,来此安葬。这颗生于斯爱于斯的灵魂,终于枕着涛声在这里永远安息。

②沱江的水,进入凤凰城时,绕了个圈子,拐了个弯,江水由此变得缓慢。它原来就清清凌凌、清亮可人,流动起来也是一副大家闺女的样子,温温柔柔、不紧不慢。几乎听不到涛声。流着流着,就到了跳岩处。一流到跳岩这里,就拥挤了起来,一起吼叫起来,显得异常热闹。白色的浪花高高飞舞,隆隆的涛声响彻云天。仿佛这涛声,就是专门让沈老听的,自从沈老长眠于此,这涛声仿佛就带着感情了。是啊,沱江甘甜的江水,哺育了沈老,沱江不息的涛声,一直在沈老的梦里啊!沈老在《心与物游》的开头这样说:“我的生活与思想皆从孤独得来,而这点孤独与水不能分开。”

③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1902年12月28日,出生在凤凰古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在沱江边,他度过了充满传奇色彩的童年。他在沱江连绵不息的涛声里,兴味盎然地习读着凤凰城内外,那本由自然和人事写成的社会大书,那无数平凡而新鲜的事物,总是牵动着他好奇的目光。沈从文先生默默观察着小城镇的众生百态,也在静默中明白了很多事情。这为他以后的文学道路奠定了基础。

④1924年沈从文先生开始文学创作,作品主要以湘西生活为题材,通过描写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赞美人性美。语言格调朴纳传神,句式简峭,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凸现出乡村人性特有的风韵与神采,充满了对人生的隐忧和对生命的哲学思考,给人教益和启示。

⑤沈从文先生魂归凤凰,他的骨灰一半撒入沱江之中,一半安葬在听涛山上 。沈老墓地前临清澈亮丽的沱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听涛山,四季鸟语花香、风光如画。这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坟茔,没有凸起的坟土,没有华丽的装饰,没有人工雕刻的痕迹,一块自墓穴后凿取来的不规则的天然五色巨石肃然矗立,成为沈

老先生坟墓的独特标志。正面刻有沈老富有哲学内涵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是真性情的沈从文先生晚年对人生的彻悟。用他儿子沈龙朱的话说:“我觉得父亲在晚年的时候有一种对世事的洞彻,他已经能超越他的际遇看人看事了。”背面刻有沈从文姨妹、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张充和先生撰书,沈从文侄女婿、中央美术学院著 名雕塑家刘焕素教授镌刻的挽联:“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蕴涵“从文让人”之意。又是沈老一生的真实写照。读其文、听其言、观其行,沈老之所以能长久地受到人们的敬仰,得到众多文人骚客的祭拜,不能不引人深思。一位中国文坛上的大师,生前没有显赫的地位,死后在自己喜爱的听涛山上 也仅仅占了这么小小的一个地方,真是与众不同、“亦谦亦让”的沈从文!

⑥山是归根山,水是忘情水,石是三生石,倦游归来的沈先生,在这儿画上了他人生的句号。“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就回到故乡”,出生在凤凰的著名国画大师黄永玉这样写道。

⑦2007年5月20日,沈老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骨灰也被亲人捧着从北京移居听涛山。

⑧暮色中,沱江的水面上飘起了高高的一层白雾,如若仙境一般。这时的涛声也显得格外清晰、委婉,宛若不加修饰的苗家山歌,动人心魄。旁边的听涛山更加寂静,仿佛它也知道,有一对思乡的人儿,正在静静地倾听,倾听……

(选自2008年《散文百家》,有改动)

[注]三生石,传说中立在奈何桥边的一块大石头,能照出人前世的模样。 5.文章为什么称听涛山为“归根山”,沱江水为“忘情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章构思巧妙,以明暗两条线索穿插其中,试作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开头和结尾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结合文章内容,探究“倾听那涛声”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9~12题。

有一种柳树长在黄河入海口

陆天明

那是个暮春时节,黄河入海口的风却依然料峭,四下里弥漫着一份几近于永恒的静谧。我向那一片片一个个圆土包似的树丛奔去,当地人告诉我,那也是柳树。我愕然。我这一生见过各种各样的“柳树”。而我眼前这些被人们所指的“柳树”既没有“软于丝”的枝条,也没有被春风剪出的“细叶”,更没有那般淡红和鹅黄去悦人眼球。面对奔腾了几千百里后明显露出疲态的黄河,它们虽然也倚得了半匹寒风,却不见半点狂势。它们既不像垂柳那般的柔媚婀娜轻盈,更无旱柳常有的高大伟岸刚毅。它们只是一丛自沙地上向上萌生的灰色枝条,那由一根根手指头粗细的枝条组成的灰褐色树丛却又不动声色地渗透着一种沉稳和倔强。而让我最为惊愕的是,当地人说,这样的“柳树”全都是眼前这条黄河从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上带下来的。

怎么可能?它们怎么可能穿越千里而到此地扎根?我诧异。

“黄河带下来的自然不是整棵的树,而是它们的种子。”他们如此解释。

“那也不可能啊。从黄土高原到这入海口,少说也得两三千里。这滚滚黄河水,穿峡谷,趟平原,扫荡九曲十八弯,不知在几多滩头喘息过,不知在几多崖壁上碰碎过,又不知漫灌过几多千古河床,几多板桥土墙,经几多日头暴晒、风雪肆虐。据查,这柳树种子的千粒重只有零点四克。这么微弱的个体,如何能毅然决然地在这滩头的沙地上存留住,生根发芽? ”我驳问。 “这,你就要问它们自己了。”他们莞尔一笑。

放眼望去,宽阔的滩头上,这样的“柳树”无法计数,像一支“大军”……并保持着必要的沉默……它们不会是人工栽培的,更不像是当地常有的。因为除了在这入海口的滩头沙地上,我再没有在其他的地方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似乎确证了它们是由这条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从上游某个地域带到这儿,并在进入大海前得以在这儿落土扎根。

我当然不能因此就说,它们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是故意要在这儿扎根才做出这惊绝人世的举动的。

最新2020版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试题:文学类文本阅读 - 含答案

二轮复习专题测试题一、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4题。生命就像一缸米郭文斌(1)越来越深切地感到时间是物质的,具体的,就像手上的粉笔,只要你写,它就会短下去;又像阳光下的雪,即使你不动它,它也会薄下去。总之,现在在我心里的时间它是量化的。而对于一个人来说,它有一个总量。就像一缸米,只要你用,它总会完。(2)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w8lt6sfeq0a6ri16ozy38gut0xsx2013u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