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我相信我比别人强”之隐忧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我相信我比别人强”之隐忧

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

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人要有自信”,而青少年的自信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5年5月公布的日、美、中三国高中生《未来意识比较调查报告书》显示:多达73%的日本高中生认为“自己是没有用之人”,远远超过了美国的48%及中国的37%;而认为“自己比别人强”的日本高中生只有37%,中国高中生则高达96%,美国高中生也有89%,即中、美高中生都比日本高中生“自信”。据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千石保先生介绍,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在1980年曾进行过一次日、美高中生的“未来意识比较调查”,这次是第2次调查,而且是在日本、中国同时进行,然后将得出的结果与美国进行比较。在日本与中国的调查都是在2014年的10~12月实施的,调查对象为高一到高三的学生,其中日本的受调查人数为15所学校的1250人,中国的受调查人数为16所学校的1226人,中国的受调查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哈尔滨、青岛、武汉、西安、沈阳、济南这8个

城市。美国的调查是在2015年1~2月实施的,共有10所高中的942名高一至高三的学生参加。千石保先生认为,这次的调查透露出这样一个信息:国家的现状与未来直接影响高中生的意识。日本高中生明显“自卑”,与日本的现状及未来相吻合;而美、中高中生则是充满“自信”或“自负”,这反映了美国、中国的现状及未来是充满希望的。这一点是非常令人欣喜的,然而作为一名中学教师,笔者平日和学生的接触机会比较多,看到这样的调查数据后,却对中国学生的这一“高自信”现象并不是很乐观,反而有一种隐隐的担忧。

在笔者教过的学生中,不乏高自信的学生。学生需要自信,笔者也经常鼓励他们要有自信。然而自信不是嘴巴上说出来的,它是需要用行动来证明、用结果来验证的。否则,这种“高自信”很危险。笔者有一个学生,他的英语成绩比较差,英语老师分析他的情况,认为主要是由于学习比较被动、不认真导致的,所以让他到办公室背书、默写单词,不料,他竟然甩下一句话:“我对自己的英语有信心,老师您不用管我了。”此后,笔者与其父母联系,其父母说他在家里也总是说“你们对我放心好了,我对自己有很强的信心”。说实话,笔者赞赏他的高自信,可是,如果只是一味地言语自信,没有实际行动,那么最后的结果就是不可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细细想来,他的这种自信的背后是什么呢?是一

意孤行,是缺少对自己的正确认识,是没有实际行动,是盲目的自信。这样的“高自信”,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担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当大家在极力呼吁青少年要有自信的时候,笔者以为,我们必须要明确什么是正确的自信观。 一、自信必须先正视自己

自信是一种正确、积极的自我观念和自我评价。积极意味着一种对自己的认可、肯定和支持态度。正确的自信必须正视自己,即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首先,不要小看自己,要多给自己打气。自信的本质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性和长处,值得看重和发挥。提高自信除了要相信自己以外,还要寻找增强自信的契机,让自己尝到成功的喜悦。自信是一种感觉,我们没有办法用背书的方法“学习”自信,而唯一靠“学习”提升自信的方法就是以实例“训练”自己的大脑。要得到自信,人就必须成为自己最好的拉拉队。 其次,不要高估自己,不要掩饰自己的缺点,要坦诚待人,好好管理自己的缺点。坦诚地面对失败会得到别人的信赖与尊敬。美国盖洛普公司出过一本畅销书《现在,发掘你的优势》。盖洛普的研究人员发现:大部分人在成长过程中都试着“改变自己的缺点,希望把缺点变为优点”,但他们却碰到了更多的困难和痛苦;而少数最快乐、最成功的人的秘诀是“加强自己的优点,并管理自己的缺点”。“管理自己

的缺点”就是在不足的地方做得足够好,“加强自己的优点”就是把大部分精力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上,从而获得无比的自信。正如前面的例子,假如那个学生能正确地审视自己,完全可以通过接受老师的帮助、父母的监督来改变基础差、学习不自觉的情况,从而获得进步,并使得自己在成功中进一步提高自信。这样的自信才是健康的,才是青少年所需要的。

二、自信必须要有毅力、勇气的陪伴

当我们获得成功时,我们增强了自信;当我们遭遇失败时,我们也不能放弃我们的自信。相反,这时我们的自信要更强,我们必须要有毅力和勇气。

有勇气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也必须有勇气面对失败。自信要有毅力和勇气来支持,没有毅力,没有勇气,遇到一点挫折就会使自己的自信动摇。笔者有个学生,刚开始担任班级文娱委员的时候,一直没有自信,确切地说是没有勇气在全班同学面前主持节目。对此,笔者让她仔细想一想:“我怕的是什么?最坏的下场是什么?我不能接受吗?”最后她说:“其实也没什么好害怕的,最坏的结果也就是同学们认为我组织得不好,我完全可以接受啊。但是如果我拒绝去主持的话,反而是自己承认自己失败了。何况,真正自信的人会从失败中学习、认识到自己不适合做什么事情、适合做什么事情,然后再来提升自己。”一个自信的人,如果能勇敢

地尝试新的事物,并有毅力把它做好,就会从成功中增强自信。

三、自信绝不是自负和自傲

自信虽说是一种好的心理状态,但它绝不能走向自负。自负表面上近似于自信,但与自信有着本质的区别。自负的人缺乏对自己客观、正确的认识,表现的多是夸张的自己,或是幻想中的自我角色,其夸张和炫耀,本质上正是不自信的表现。有些学生的自信,其实已经变成“自以为是”“孤芳自赏”了。有些学生自己基础差,却死死地抱着“我比别人强”“我比别人要自信”的想法,不愿意去请教老师,更不愿意去请教同学。这种脱离了正视自己、脱离了谦逊的自信是万万要不得的。

自信绝非自我偏执,不容许自己犯错,或过度的自我为中心,失去客观的立场。有的人表现得无比自信,一旦证明他某句话是对的,他就会提醒所有人几个月前他就说过了,可一旦证明他某句话是错的,他就会顾左右而言他,或根本否认此事。虽然他的正确率高达95%,但5%的错误让他失去了自己的信誉和他人的尊敬。

我们强调,青少年一定要有自信,而这种自信的背后应该是有谦逊、认真、有恒心等美好品格共同做伴的,一旦滋长了脱离美好品格的自信,人就很容易走向“自负”“自以为是”“自傲”。

语文教科书中有一篇文章――《自信心与谦逊精神》,讲的是科学的自信心与谦逊精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谦逊精神,自信是狂妄的,就是顽固。自信心从根本上说是科学创造的原动力,谦逊精神则是调控这种动力不致脱轨的制动器。所以,只有把自信心和谦逊精神巧妙地结合起来,才算是树立了正确的自信观。

“我相信我比别人强”之隐忧

“我相信我比别人强”之隐忧自信是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自信对青少年产生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当今社会非常注重“人要有自信”,而青少年的自信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5年5月公布的日、美、中三国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vz6a35tle6bod04q39t7z7sh75m1a00ofe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