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六 统计

【 新知识点】 众数 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 教学要求】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 教学建议】

1、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

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

2、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 3、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 课时安排】

1、众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2、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1课时

1. 众数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众数

教材第122 、123 页的内容及第124 、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学生回忆)指出: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 (二)教学实施

1、出示教材第122 页的例1 。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 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 l )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较合适。

( 2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 3 )身高是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

2、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

3、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

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23 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 5、完成教材第12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 、2 、3 题。 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思维训练

小军对居民楼中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表。

住户 数量/个 1 号 2 号 3 号 4 号 5 号 6 号 7 号 8 号 l5 29 l6 2O 22 16 18 16 ( 1 )计算出8 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数量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可以使用计算器)

(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共72 户)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众数

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6 题。 教学目标

1、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2、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趣。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 练习过程

(一)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 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指出:五(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 和8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8 分和87 分的人同样多。而五(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 (二)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一说用哪个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

完成教材第12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 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小明对本班15 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有2 本的有1 人,拥有3 本的有2 人,拥有4 本的有4 人,拥有5 本的有3 人,拥有6 本的有5 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 2006 年9 月人数 人数 平均每人拥有本数 ( 1 )估算一下,这15 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 2 )估算出这15 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2、小力对本单元10 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 户,订1 份的有3 户,订2 份的有4 户,订3 份的有1 户。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

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06 年5 月

户数 每户订报刊份数 (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 之间吗?为什么? ( 2 )计算出这10 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统计教案

六统计【新知识点】众数统计复式折线统计图综合应用【教学要求】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vvx474wfu3fmdy9ul8q7b8vd538ce00y3w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