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

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农业生产是乡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剪纸也经常有表现这种劳动主题的。剪一个童子牵着老黄牛拉犁,后面剪出挥鞭扶犁的老父亲,无须任何修饰,一幅生动写实的剪纸作品浓缩了劳动的场景(图3-49)。男耕女织是自然经济主要的生产方式,丈夫在田下耕地播种,妻子在家中纺线织衣,小家庭和和美美地体验着劳动的乐趣(图3-50)。

【课标点击】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导入】活动1 展示年画《五谷丰登》等。

年画,是中国汉族独有的民间艺术,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年画一般在过年时张贴,其主题一般是迎福纳祥、祈求人寿年丰、多子多福等等,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年有余”、“五子夺莲”。 问:这些年画的寓意,有什么共同点?

答:都跟农业生产有关。古代的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民俗中有很多跟农业相关,年画文化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在民间艺术中的一种体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讲授】活动2

中国古代农业是怎么从起源并发展完善的呢?这中间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成就?课前已经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下面是第一小组的学习成果,请其他小组对照本组的学习成果,看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展示第一小组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进行修正和补充) 【讲授】活动3 课中合作探究

第一目:早期农业的产生。

作为世界三大农业起源地之一,我国农业起源早,可追溯至距今一万年 左右。距今七八千年时们我国原始农业已经相当发达。

问题探究一:我国农业起源于何处?请大家在教材中找出我国原始农业起源的证据。 考古发掘证明,我国很早就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两大农业经济区。在长江中下游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稻谷和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发现的碳化的粟,证明我国

是世界上最早培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传说神农尝百草,教民众播种五谷,制造耒耜,教民生产,神农是传说中我国农业的始祖。 (同时课件出示资料) 问题探究二:早期农业有哪些特点呢? 材料一: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材料二:生产工具简陋,大多是木石器和骨器。后来出现青铜农具,但数量很少。 材料三: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到石器锄耕。

总之原始农业比较落后,但却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使人类从经常迁移走向定居生活,而且,中国的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础。

【讲授】活动4

第二目: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首先, 文明来看一组数据,这组数据说明了说明?(课件展示) 材料说明我国古代农作物的播种量和收获量之比远远高于欧洲。 为什么呢?大家能从表格中找到答案吗?(展示传统农业发展的表格)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我们的先民在不断的培育更优良的品种、不断发明和使用生产工具,不断改进耕作技术,不断兴修水利和发明灌溉工具,在土地上进行精细的耕作,从而形成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概念解析:精耕细作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或劳动,采用新的技术措施,进行精细的耕作,从而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农业生产技术体系。

精耕细作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讲授】活动5

下面我们来看看我国古代精耕细作的农业的具体表现。 1、耕作方式的演变——铁犁牛耕技术

(1)出现:春秋战国时,铁农具与牛耕出现并逐渐推广 (2)发展:西汉时赵过的耦犁(二牛三人);犁壁出现; 后期二牛一人;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完善:隋唐时江东地区曲辕犁(又名“江东犁”)

(展示战国时的铁器、铁犁头、牛尊、汉代耦犁、二牛抬杠、唐朝曲辕犁图片)

西汉时的耦犁是这样的,当时要用两头牛来拉,同时还要配三个人(一人牵牛、一人控制犁辕、一人扶犁),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改进了耕犁的结构,发明了活动式的犁箭,取消了掌辕人,后来又取消了牵牛人,于是,二牛一人就可以耕地了,生产力得到了提高。 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牛一人的耕作方式正式形成并得到发展。

唐初,曲辕犁在江东出现,所以也称江东犁,可调深浅、简便、轻巧、适应能力好。至此,我国犁耕技术趋于成熟,一直为后世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垄作法 (2)西汉时: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 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展示图片,学生根据教材叙述判断相关耕作技术及其作用。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宋朝以后,随着南方农业技术的进步,社会经济日益发达,我国的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江浙地区。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都江堰、郑国渠 汉朝——漕渠、白渠、龙首渠 重点介绍都江堰 (2)灌溉工具:

曹魏——翻车 唐朝——筒车 宋朝——高转筒车 明清——风力水车 【练习】活动6

结:我国古代在农业上的精耕细作,出了以上几个方面之外,还表现在,重视农时(如二十四节气,很多农业谚语的出现),注重农业技术和经验的总结和推广(如《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 农书。)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的基本特点,下面我们来做几个题。

例1、2011·山东文综·10)图4描绘了汉代农民使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B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例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 B ) A.小农经济 B.精耕细作 C.铁犁牛耕 D.自给自足

趋势:

⑴从材质方面看,从最初的石、骨、木器等到后来的青铜、铁等金属农具; ⑵从功能看,种类越来越多 ,功能越分越细;

⑶从牵引动力方面看,从人力操作到畜力、自然力和人力结合。 影响:

对农业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对耕作方式:

A、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B、实现了由集体耕作向家庭耕作的转变。 【讲授】活动7

过渡:春秋战国以前,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落后,人们必须集体耕作,随着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进步,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第三目: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部分主要采用对话法和材料教学法。 1、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及条件。

材料一: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土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生产形态过渡。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子纺绩”,这种男耕女织,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逐渐成为中国农耕经济的主体。 (1)依据材料一回答小农经济产生的时间及条件。 产生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产生条件: 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普及(生产力的发展);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2、小农经济的特点。

材料二: :《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依材料二、三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以一家一户为单位; 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 3、小农经济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材料三: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材料四: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结合以上材料分析,董永和七仙女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吗?据此分析小农经济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进步性:

A、农民拥有一定生产资料,有利于调动生产者的生产积极性。 B、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局限性 :

家庭为单位,是一种分散的小规模生产。 (分散性) ②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封闭性)

③负担沉重,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非常有限。 (脆弱性)

④不利于技术革新,催生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落后性) 4、小农经济的地位和影响

“文治武功”是古代中国评价帝王成就的主要标准,“文治”功在重农、“武功”重在拓(或守)土。可见,中国古代封建王朝是十分重视小农经济的发展的,为什么呢?这反映了小农经济在我国古代有着怎样的地位? 地位:

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经济基础 古代中国一切文明成就的基础

小农经济虽然脆弱,但其再生性很强,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并始终居于主导地位。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提示:一要辩证的分析,二要用发展的眼光分析。 影响:

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 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到明清时期,阻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概念形成:小农经济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提示学生从生产单位、生产目的、生产领域等几个方面理解。其特点用五个小来概括: 生产单位小,一家一户

生产形式小,男耕女织,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

2019-2020年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教案1)剪纸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农业生产是乡土生活的主要组成部分,剪纸也经常有表现这种劳动主题的。剪一个童子牵着老黄牛拉犁,后面剪出挥鞭扶犁的老父亲,无须任何修饰,一幅生动写实的剪纸作品浓缩了劳动的场景(图3-49)。男耕女织是自然经济主要的生产方式,丈夫在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vuep5dbsw6i8ss1c8w102tjb2iy3i014in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