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砼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混凝土 质量缺陷 成因及防治 措施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多种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思想上和技术上的种种原因,使混凝土工程出现各种缺陷,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问题,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1. 蜂窝 1.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不密实,表面缺少水泥砂浆而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有许多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

1.2 产生原因

⑴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子、石子、水泥等材料计量不准或计量错误,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⑵ 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或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⑶ 未按操作规程进行混凝土灌注,下

料不当或下料过高,未设灌注串筒或溜槽,造成混凝土离析,使石子过于集中,振捣不出水泥浆;

⑷ 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未分段分层灌注,振捣不密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或振捣配合不好;

⑸ 模板缝隙未堵好堵严,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时模板移位,使水泥浆流失,造成严重漏浆;

⑹ 钢筋布设过密,混凝土中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⑺ 基础、柱、墙跟部等部位灌注混凝土时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 1.3 防治措施

⑴ 按照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到原材料计量准确,混凝土应搅拌均匀,并严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和坍落度;

(2) 控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在2 米以内,下料高度超过2 米应设串筒或溜槽; (3) 混凝土灌注应分层下料,分层振捣,做到振捣充分,防止漏振或振捣不足; (4) 模板缝隙应堵塞严密,灌注中应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跑浆; (5) 基础、柱、墙根部等部位,应在下部混凝土灌注完后间歇1--1.5 小时,待下部混凝土沉实后再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避免出现“烂脖子”;

(6) 支模应严格按技术交底执行,模板底部做好找平层,模板内铺50mm 厚减石混凝土。

1.4 处理方法

(1)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用1:2 或1:2.5 水泥砂浆修补,并抹平压实压光;

(2) 对于较大蜂窝,则先剔除蜂窝处松动的石子和凸出的颗粒,并凿去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尽量做成外口大些,内口小些的喇叭口状,用清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刷一层水泥浆或界面剂后,支模,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

(3) 对于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灌注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2. 麻面 2.1 现象

混凝土结构表面局部出现缺浆粗糙面,形成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2.2 产生原因

⑴ 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结构局部表面被粘坏;

⑵ 模板表面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收,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⑶ 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⑷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⑸ 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2.3 防治措施

⑴ 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浆渣等杂物; (2) 灌注混凝土前模板表面应浇水充分湿润; (3) 模板缝隙应用油毡纸、腻子等堵严;

(4) 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隔离剂,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5) 混凝土应分层振捣密实,直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方法

(1) 表面作粉刷的,麻面可不处理;

(2) 表面无粉刷的,应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的水泥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

3. 孔洞 3.1 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且混凝土中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3.2 产生原因

⑴ 在钢筋分布较密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预埋件处,混凝土灌注不畅通或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或架住,不能充满模板间隙,振捣不充分或未振捣就继续灌注上层混凝土;

⑵ 未按顺序振捣混凝土,产生漏振或振捣不足;

⑶ 混凝土产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漏浆或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⑷ 未按规定下料,吊斗直接将混凝土卸入模板内,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部因振捣器振动作用半径达不到,形成松散空洞;

(5) 混凝土中有硬块和杂物等掺入或混凝土内掉入模板工具、木块、石块、泥块等杂物,致使混凝土被卡住;

(6) 混凝土的施工组织不好或不佳,未按施工顺序和施工工艺认真操作。 3.3 防治措施

⑴ 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可采用细石混凝土灌注,使混凝土充满模板间隙,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机械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严防漏振;

(2) 预留孔洞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往往灌注不满,振捣不密实,采取在侧面加开灌注门进行开口灌注的措施,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严防漏振,然后往上灌注;

(3) 砂子必须过筛,石子应拣除杂物并冲洗干净,木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

(4) 控制好下料量及下料高度,保证混凝土灌注时不产生离析; (5)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检查工作。 处理方法

(1) 将孔洞周围的松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并充分湿润后,用比原混凝土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灌注、振捣密实;

(2) 对于较大孔洞的处理,要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实施。 4. 露筋 4.1 现象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因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 4.2 产生原因

⑴ 灌注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移位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钢筋外露;

⑵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截面较小,钢筋过密,较大石子卡在钢筋间,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⑶ 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灌注部位或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⑷ 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时振捣棒撞击钢筋或施工操作人员踩踏钢筋,使钢筋 移位,造成露筋;

⑸ 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混凝土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4.3 防治措施

⑴ 灌注混凝土前,应检查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是否正确;

(2) 为保证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要注意固定好垫块,一般每隔1 米左右在钢筋上绑一个水泥砂浆垫块;

(3) 钢筋密集时,应调整混凝土中石子的粒径,石子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应选用适当粒径的石子,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准确和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适当的坍落度;

(4) 混凝土灌注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等进行下料,防止混凝土离析;

砼质量缺陷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混凝土质量缺陷成因及防治措施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子和水等多种材料通过一定的比例拌制而成的。混凝土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应用十分广泛,尤其是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在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往往由于思想上和技术上的种种原因,使混凝土工程出现各种缺陷,造成混凝土工程质量缺陷问题,甚至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后果不堪设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vrhv8a12x036aw5tvxo0daes3y30z00x3t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