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分析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于拥有13亿人口的我国来说,就业难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然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尚未消退的情况下,我国就业难问题又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农村劳动力作为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动力,其总量的增长、行业配置、整体素质的高低及利用是否合理,关系着农村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关系着党在新世纪头20年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本文根据当前出现的“用工荒”为引子,就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途径进行阐述。近几年来,在农产品价低、卖难、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对城市就业产生的矛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就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城市就业矛盾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状、原因、影响及城市就业的概况的研究,分析其内在的原因与联系。针对我国城乡就业矛盾的特殊性、紧迫性,提出一些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以及需要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企业、个人关于就业的积极合作,解决城乡就业矛盾。
1.2研究意义
劳动力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将为当今相当一段时间内我国政府的重要工作,研究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关键因素,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意义重大研究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就业矛盾问题,关系“三农”问题和我国民生问题的根本解决,关系工业化、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也关系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安置农民工,尤其是对未能初中、高中毕业的新一代农民工安置问题的解决,不但是促进农村劳动力稳定转移,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文化修养、科技水平、道德法律知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解决城市就业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之所必需,而且是继续为工业发展增强竞争力,为城市繁荣增加活力,为改革开放增添动力,为工业带动农业、城市带动农村、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的根本动力,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所在。
1.3 研究内容
第一章为文章的绪论,主要论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意义和内容。第二章为理论综述,分别分析了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推拉理论、托达罗模型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第三章分析了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第四章从扩大宣传引导,树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全新就业观念: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提升;实行平等就业制度;提升大众职业介绍机构的就业服务职能;合理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以及大力推进城市化进程,增强容纳农村劳动力的能量五方面对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进行了阐述。
1 / 1
第二章 理论综述
2.1理论基础
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和推拉理论,由于传统农业部门人口过剩,而耕地数量是有限的,加之生产技术简而很难有突破性进展,生产的产量在达到一定的数量之后,基本是无法再增加的,所以每增加一个人所增加的产量几乎为零,即农业生产中的边际生产效率趋于零,有时甚至是负增长,那部分过剩的劳动力被称为“零值劳动人口”。正是由于大量的“零值劳动人口”的存在,才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长期处于低水平,造成城乡差距。在城市现代工工业体系中,各工业部门具有可再生性的生产资资料,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速度的提高可以超过人口的增长,即劳动边际生生产率高于农业部门的生产边际生产率,工资水水平也略高于农业生产部门,所以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劳动力。由于工业部门所支付的劳动力价价格只要比农业部门的收入略高,农业剩余劳劳动力就会选择到工业部门去工作,所以农村劳动力是廉价的,这样工业部门可以支付较少的劳动报酬,而把多于资本再投入到扩大在生产的过程中,这样一来又可以吸收更多的农民到工业部门,形成一个良性运行过程,促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农转移,使二元经济结构逐步消减。这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走上富裕的唯一途径
2.1.1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刘易斯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城市现代工业和农村传统农业的“二元结构”,在农村存在着大量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工业部门只要提供略高于农业部门的工资便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直到剩余劳动力完全被城市吸收才停止,这时城市工资与农村工资相近,城乡差别消失,二元经济变为一元经济。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式的提出不仅对发展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中国家经济政策的制定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也是此后许多人口城市化、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础。
2.1.2推拉理论
在市场经济和人口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推拉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 世纪,最早对人口迁移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英国的雷文斯坦,1885 年和 1889 年,雷文斯坦先后在《地理杂志》和《皇家统计学会杂志》上发表文章《论迁移的规律》,也就是提出了著名的“迁移七大定律”,从而开创性的开始了对人口流动的研究。他通过对英国和其它 20个国家国内迁移的细致研究,就迁移模式和距离、迁移流、迁移动机和迁移者特征等问题,5个明了和 2 个隐含的阐述与论证。他的人口迁移规律如下,人口的迁移主要是短距离的,方向是朝工商业发达的城市;流动的人口首先迁居到城镇的周围地带,然后又迁居到城镇里面;全国各地的流动都是相似的,即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每一次大的人口迁移也带来了作为补偿的反向流动;长距离的流动基本上是向大城市的流动;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流动率要低得多;女性流动率要高于男性。
2.1.3托达罗模型
托达罗认为,农业不存在剩余劳动力,导致城市失业与农村劳动力不断进入城市两种现象并存的根本原因是城乡预期收入的差距,如果农业剩余劳动力认为到城市可以获得比在农村更高的收入并且能够在城市中求得工作机会大,便会作出从农村往城市转移的决策。托达罗把城市的就业部门分为城市传统部门(非正规部门)和城市现代部门(正规部门),并认为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找工作,要经过两个阶段,先进入非正规部门,然后才能进入正规部门。可以看出,托达罗的二元经济结构模型讨论了三个部门,即农业部门、城市正规部门和城市非正规部门。这种三部门模型和在城乡劳动力的流动中没有明确给出城市劳动力的工资保持不变的假定,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在二元经济结构转化中的实际情况。
2.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获取信息及逐步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才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可以扩展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机会,使其向更好的工作机会转移。对于投资主体,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农村居民家庭两个投资主体进行,因此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可以由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状况来考查
2.2.1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定义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对教育、健康以及职业培训和迁移等的支出,其中教育投资是形成人力资本的主要形式,并认为人力资本的增量导致了知识要素质量的提高,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远大于规模经济和物质资本的作用人力资本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生产技能和获取信息及逐步适应现代化过程的才能,进而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率;也可以扩展劳动者的就业选择机会,使其向更好的工作机会转移。对于投资主体,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主要由政府和农村居民家庭两个投资主体进行,因此改革以来我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状况,可以由政府对农村的教育投入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教育和医疗保健支出状况来考查。
1 / 1
2.2.2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形式
农民参加科技培训的愿望强烈,最希望参加生产技术培训。并且发现,农民不愿意为学习和培训支付太多费用,农民对培训的需求主要受自身文化素质和经济条件的影响。企业目前提供的培训大多是简单的岗前操作,对于提升农村女性的技能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作用非常有限;而政府提供的培训多注重“经济指标”而非“培训效果”,主要表现在培训形式单一、方法和手段落后,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的需要脱节,教学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造成培训质量不高,对提高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的作用非常有限。要让农民进城,把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从而实现现代化,在当前,主要是“促进农民充分就业”,搞好农民在城镇就业的“业前”、“业中”和“业后”服务与大众管理。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提高农民的职业技术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增加农民就业机会的推动器,而且职业技能培训是目前已经离开学校的农村劳动力成本最小、见效最快、农村劳动力乐于接受的一种人力资本投入积累方式
1 / 1
第三章 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3.1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
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据统计全国乡村人口(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乡村从业人员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农村就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非农就业比重上升。2004年从事农林牧渔的就业比重为61.57%,比2000年下降6.81%;工业就业10.94%,比2000年提高2.37%;商、饮、服务业就业比重为5.44%,比1999年提高1.79%。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约10260万人,比上年增长约440万人,1998~2004年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380万人,平均年增长率为4%。[1]预计今后几年农村转移新增劳动力将在400万~500万人,增长4%-5%。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趋势表现为,本乡内非农就业比例下降,流向城市就业的农村转移劳动力比例上升,县级城市和小城镇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的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村劳动力跨省就业的趋势明显。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继续减弱,以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模式逐渐被外出务工和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就业方式所取代,外出务工人员就业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稳定性增强,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明显提高。
总之,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就业经过了漫长而艰苦的体制变革、观念更新,家庭经济就业、自主创业、城市就业这三种基本的就业形式,构成了中国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多元结构。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在1979~1999年的20年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高达14%,即在GDP年均近9.6个百分点的增长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GDP增长的贡献达1.4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日益发展,但是 三农问题愈来愈凸显
3.1.1农村劳动力总量巨大
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据统计全国乡村人口(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乡村从业人员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劳动力从农业活动中转移出来,进入二三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劳动力转移的动因。正是因为劳动力过剩了,所以才要促使他们向二三产业转移,这样才能够使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利润最大化。由于二三产业在我国主要处于城镇,所以一般农村劳动力转移就是向城镇转移。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也是促使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的讨论主要分为两种,一个是指转移的地域概念,普遍观点认为在转移的地域上以省内和东部发达地区为主,呈现有中西部向东部转移,由内陆向东南沿海地区转移的趋势。另一个是行业概念,普遍观点认为主要呈现由农业向非农业转移的趋势,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除有少部分进入经济发达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外,绝大部分是转向第二、三产业。其中劳动力由农村转移到城市工业部门伴随着工业化的进行成为了主导趋势。《七个怎么看》一书中提到“截至2010年,我国农村还有一亿多富裕劳动力,每年需要转移的大约800万—900万人,两亿农民工当中还有很多工作岗位并不稳固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13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3.1.2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日益狭小
传统的就业空间指容纳劳动力的大小。近几年,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空间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挤压。首先,乡镇企业的压力。从 2 0 世纪 9 0年代起,中国的乡镇企业由劳动、资源密集型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转变,由注重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转变。这两个转变出现了乡镇企业的重组、转制,资本和技术对劳动力的替代加剧。其次,城市就业机会的压力。近年来,城市下岗职工增加,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分流等,使城市就业空间变得更加拥挤。再次,城市劳动力的压力。这些年,一批城市企业到农村落户,使城市劳动力向农村扩散。他们虽然在体力上弱于农村劳动力,但是在思想观念、文化素养方面优于农村劳动力,故有智力优势。因此,农村劳动力已在家门口面临来自城市劳动力的竞争压力。再次,产业更新的压力。2 0 世纪末,中国新兴产业迅速崛起,对劳动力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然而,农村劳动力无论在知识水平上还是在技能上都无法适应这种产业结构的调整,这便增加了就业的难度。这几方面的压力无疑会约束农村劳动力就业空间的扩展,甚至导致压缩。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差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使大量进入城市务工经商的农民并不能获得平等的社会身份,他们不能与城市人口进行平等的就业竞争,更不能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改革开放后,户籍制度已经开始松动,但是直到目前,户籍制度改革依然没有深入。此外,依附在户籍制度上的上学、居住、就业、社保等社会功能,使国家不能将就业资源向农民配置,使农民工子女不能享受城市中小学生的上学待遇,使农民在城市就业面临门槛高、工资低、受歧视等不公平待遇,不能享受同等的劳动保障权、医疗养老保障权、同工同酬权等合法权利
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相对较低。根据国家统计局农村司2014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在外出农民工中,文盲占1.1%,小学文化程度占
1 / 1
10.6%,初中文化程度占64.8%,高中文化程度占13.1%,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而且51.1%的外出农民工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技能培训。
农村劳动力转移产业层次较低。由于自身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限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层次较低,大多数都干着城里人不愿干的“粗、重、脏、累、差”的工作。在外出农民工中,从事制造业的农民工所占比重最大,占39.1%,其次是建筑业占17.3%,服务业占11.8%,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各占7.8%,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占5.9%。此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稳定性比较差,农村劳动力回流现象比较严重
3.1.3农村劳动力流动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一、农村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高低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程度是密切相关的。随着我省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虽有所提高,但总体偏低,农村文盲、半文盲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8. 2%,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1.4%,这样一方面难以接受先进科学知识,不利于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由于文化低,多数农民进城只能从事一些城里人不愿干的脏、累、差、险的体力工作。另外,农民也不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所以经常上当受骗、被人欺负,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农民向城市转移的积极性。
第二、农村非农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长期以来,我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发挥了重要作但由于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速度较慢,并伴随着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下降趋势,同时农村个体、私营工商业等其他非农产业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也在减弱。
第三、现行的户籍制度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我国现行的城乡户籍制度,使得农民与市民在地位、身份、就业、住房、补贴、福利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平等,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无法取得与当地市民平等的权力和待遇,他们在吃住、就业、子女上学等方面面临着困难,这一方面使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加大;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在城镇不能长期稳定就业,致使相当一部分的劳动者在城镇干几年后又回到农村。
第四、城市就业日益困难。我国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正在继续,减员增效等措施的实施,使城市大量下岗人员再就业十分困难,除此之外,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分流、高校毕业生也需要大量的就业岗位。随着城市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这些情况都说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将越来越困难。
第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环境比较差。由于农民不掌握市场信息,能够为农提供劳务信息服务的中介组织还不多,而各级政府也无法向农民提供准确的劳务息和就业岗位,因此我省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想外出打工,但苦于没有门路。农想提高素质,又受经济条件限制,致使很多农民掌握不了专业技能。在劳动力的需求,高校要大力提高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勇于探索,不断研究高档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创造性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方法。高等学校档案管的目标是要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全面、准确快速的信息资源利用服务,高校档案管人员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做到准确掌握高校档案管理的内容,熟悉掌握快速检的方法,分析和预测档案服务的重点,以充分发挥档案信息在教学、科研、党政建设中的作用。要培养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须发挥档案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实施目标化管理,建立健全利益的保障机制和绩效激励机制。高校档案管理创新是一项实理论性、践性很强的工作,高校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工作交流和理论实践,在别人的先进经验基础上结合学校的特点、发展的方向、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需求来确定自己学校档案管理的方式,并改革现有的职称评价体系,让高校档案管理人员的付出与回报成正比。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创新能力的提高是随着学校对档案工作的重视程度、档案管理人员的经济社会地位的、工作的满意度的提高而提高,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形成。
3.1.4农民的合法权益缺乏制度保障
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依然存在。当前,一些行业仍然存在比较严重的克扣和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特别是每到过年过节时,农民工讨薪都会成为焦点话题。据国家总工会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有23%的农民工被不同程度地拖欠过工资。
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每个劳动者最基本的劳动权利,但是目前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较低。2014年外出农民工中,近六成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从农民工从事的几个主要行业看,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例最高,占74%,制造业为49.3%,服务业为63.9%,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分别为65.2%和66%。
农民工依法维权困难重重。劳资纠纷要通过仲裁、法庭审理,周期很长,农民工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经济成本才能维权,很多农民工受条件限制,往往放弃合法维权而采取其他方式讨说法。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虽然规模较大、时间较长,但就业行为仍体现为个人行为,组织化程度低。2014年农村自发外出的占68.4%,亲友介绍外出的占29.5%,政府组织和召工单位组织的仅占2.1%。从总体上讲,务工市场仍处于培养发展的初级阶段,服务水平较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劳 动力的转移主要以自发为主。虽然目前劳动力就业市场上有大量五花八门的中介组织,但受利益驱动或跟踪服务不到位,对农民工的保护力弱或根本没有保护,甚至一些中介组织以谋利为目的,不惜采取欺诈的手段欺骗求职者,农民工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