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发展性教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邓树强
来源:《教育与职业·理论版》2009年第08期
[摘要]当下,作为大学中文系主干课程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境遇颇为尴尬。文章提出以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为指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切实进行相应的教学改革。 [关键词]发展性教学理论 中国现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赞可夫
[作者简介]邓树强(1974- ),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课题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文科教学加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9)12-0139-02 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境遇颇为尴尬。这其中有整个社会和教育环境的原因,有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原因,更有课程教学本身的问题,如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内容的陈旧、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单一等。所以,教学改革就成为改变现当代文学教学困境的有效途径。
一、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的现实困境
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一门基础课程。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价值观念的变化,现当代文学和其他不能产生即时效应的基础学科一样,日益受到冷落,陷入现实的困境。 首先,在教学观念上,缺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与强化技能训练的明确认识,在教学中过多地注重知识积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教学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都依然处于相对保守、陈旧的状态,不利于课程教学的发展;在教学理念上,仍然沿袭传统的如冯友兰所言“照着讲”,即照着“历史”讲“文学史”,政治历史定论的“文学史”,通过教者这个“传声筒”灌输到学生头脑中,造成“教者无心听者亦无意”。
其次,市场经济的冲击使得校园的人文精神受到冷落,人文素质发生了明显的裂变,大学生群体明显出现了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在不少学生看来,现当代文学与市场经济缺乏直接联系。因此,专业课的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和拿学分,读书往往选择那些可读性强的通俗文学作品,文学名著、艰深的理论书籍几乎很少问津。许多学生只是背笔记以应付考试,而不通过阅读来体味现当代文学的意蕴。这样下去,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造性,不能深刻理解文学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作品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缺少深厚的人文素养和较高的综合素质,也很难适应将来的市场竞争。
第三,从这门课的性质来看,它是一门新兴学科,历史沉淀时间不长,加上有关现当代文学的档案材料未能完全开放等原因,它的历史叙述的客观性和复杂性都存在一定不足;其内容上的稳定性和学术上的规范性也不如其他学科。另外,教材出版的无序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师在教学上的六神无主。
第四,课时不断被压缩。上世纪80年代各高校普遍有200多课时,近年来,由于各种公共课增加及课程设置理念等因素,基础课的课时不断削减。目前该课程大都只剩下100课时左右,约等于过去的一半。课时的普遍减少正是该课程地位的外在表征,同时也很难保证课程的教学质量。
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不能不令人担忧,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课程的教学改革必须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理论的基础之上,否则,改革就是空中楼阁。笔者认为,前苏联心理学家、教育家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在解决该课程目前的困境及推动其教学改革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赞可夫的发展性教学理论是在小学教学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但综合分析其内容,我们发现,这样的教学原则在现当代文学教学中同样适用。这是因为该课程教学的现状,使得在其教学中运用发展性教学原则成为可能。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教学”理论运用了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学说,认为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的时候,教学才有好的结果。我们把赞可夫提出的发展性教学理论“五原则”有选择地应用到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中。 1.高难度的原则。这是第一的、决定性的“基本原则”,其他原则都与此有内在联系。“难度”这一概念强调的是“障碍的克服”和“学生的努力”,这一原则的特点在于“展开学生的精神力量,使这种力量有活动余地,并给以指导”。“高难度”并不意味着越难越好,困难的程度要控制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教学的安排如果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就会使他们“不由自主地走上机械记忆的道路”,难以达到促进一般发展的目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我们在讲授“文学史”的时候,有意识地淡化“史”的线索,淡化所谓的“专业性”,这是试图“控制难度”;进而突出作家作品与文学现象的分析,从专业教育向素质教育、通识教育上靠,这是给学生制造“应当克服的障碍”。我们从这种教学思路和方法出发来选择合适的教材,如当代文学部分,选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和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教程》。洪著颇具学术个性,全书贯通着严谨的学理思路,但这本教材对作家作品的解读却存在明显的不足,而陈著恰好弥补了洪著的不足,他注重在对作家作品的分析阐释中梳理出“文学史”。两本教材的结合使用,把困难的程度控制在了学生“最近发展区”的范围内,达到了促进其在“高难度”中“一般发展”的目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高速度的原则。高难度原则的贯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高速前进的原则。这一原则对高难度原则而言是一个辅助原则,但有其独立性。它要求“不断地向前运动”,反对多余的重复和烦琐的讲解以及机械的练习,以节约时间,加快进度。这对于当下现当代文学课时不断被压缩造成的困境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如在文学思潮上我们重点介绍直接承载文学史的流派,作家作品中选择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代表像鲁、郭、茅、巴、老、曹等,重在分析作家作品时讲述“史”的内容。
3.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加强理论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这个原则绝不忽视学生获得知识和技巧的意义,而是要求学生在一般发展的基础上,尽可能深入领会有关概念和规律性的认识。在当代文学部分我们选择洪子城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为教材就是出于这个目的。洪著中从文学的现象中梳理出的理论知识对于指导阅读和阐释作品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如在讲述十七年文学中,我们注意把《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即毛泽东文艺思想贯穿到作家作品的讲解分析中,使学生认识到十七年文学“统一”的创作模式的根源所在,有利于学生获得规律性的认识。
4.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这一原则强调让学生学会学习,掌握学习过程和方法。赞可夫指出一般教学论中的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就是要求把知识、技能、技巧即学习活动过程作为掌握的对象。面对大学生群体的世俗化和功利化趋势,我们要因势利导,把他们追求“世俗和功利”与课程显现的作用融合到一起。也就是要改变现当代文学的培养目标,即课程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和学习方法,使学生认识到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的能力和方法对于将来的就业、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这样就能够主动地去理解学习过程,自觉汲取知识、技巧、技能。 5.所有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这一条原则要求教师充分关心和重视每个学生,使所有学生得到一般性发展。这一原则与一般教学论不同,大学的教学目的不是简单的因材施教,而是要求学生普遍的发展。对于现当代文学课程的学习,除了一般性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外,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以及文学素养还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是学生不读原著,只靠死记硬背教材和笔记来应付考试。随之而来的就是学生的文学感受能力与想象能力匮乏,他们对于文学文本往往表现为麻木,不能讨论与争鸣,不能形成观点的交锋、观念的碰撞,当然也就难以产生思想的火花。这时就需要教师“在他们的发展上系统地下工夫”。首先要解决“读书”问题,开列书目,先少后多,先短(篇)后长(篇),先俗后雅,并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如读书报告会等形式鼓励学生阅读。其次在教学中要打破单一的满堂灌的模式,注重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情绪,加强师生思想感情的交流。分析作品时,要改变先思想后艺术的传统模式,要启发学生用心灵感受作品所蕴涵的情感的冲击力和思想的震撼力。例如在分析鲁迅的《人力车夫》时,让学生列举不同时代的人力车夫形象,引导学生在对比中理解作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入作品的情感世界,领悟鲁迅作品所富有的艺术魅力。另外,课堂讨论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讨论中,各种不同观点的碰撞往往深化了认识,拓宽了思维空间。要选择有深度、有争议的课题,在老师的引导下形成众声喧哗的热烈场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兴趣与习惯,通过一个教学过程的有意识培养,使学生得到普遍的一般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