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项目部根据该桥的特点,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经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实施。项目部在主墩的两侧安装支架并预压,施工 0 号、1 号段,在 1 号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在节段上拼装挂篮。施工单位针对悬臂段高程设置提出了控制措施。
采用满堂式碗扣支架,搭设完成后铺设模板,铺设时发现底模高程设置的预拱度有少量偏差,因此要求整改。
施工单位总部例行检查并记录了挂篮施工安全不合格项:施工作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自行拆除了部分护栏和防抛网;电缆直接绑在挂篮上;工机具材料在挂篮一侧集中堆放。 【问题】
1. 本案例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符合规定吗?说明理由 2. 补充挂篮进入下一节段施工前的必要工序。 3. 简述悬臂施工高程控制措施的主要考虑因素。 4. 针对挂篮施工检查不合格项,给出正确做法。 5. 项目部应补充哪些安全资料?
【参考答案】1.不符合规定。
(1)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经项目经理签批后,必须经企业(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并加盖公章
后方可实施;
(2) 有变更时,应有变更审批程序。
2. 应补充的挂篮进入下一节施工前的必要工序有:①挂篮预压;②绑扎钢筋、立模;③浇筑混凝土;
④施加预应力;⑤挂篮对称前移进入下一节段。
3. 悬臂浇筑段前端底板和桥面标高的确定是悬臂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确定悬臂浇筑段前端标高时应
考虑:
(1) 挂篮前端的垂直变形值; (2) 预拱度设置;
(3) 施工中已浇段的实际标高; (4) 温度影响。
4.(1)不应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应按经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拆除施工方案执行。应有供工人上下的安全梯。
(2) 电缆不应直接绑在挂篮上,依据临时安全技术规定敷设电缆线路,电缆应架空或绝缘防护措施,
并悬挂“当心触电”等警示标志。
(3) 工机具使用后及时收回,材料不得集中堆放,施工受限时,应进行验算并均衡堆放在两侧挂篮
处。
案例分析六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一座地铁车站工程,车站基础全长约 212m,宽度 21m,开挖深度为 16m,采用明挖法施工。围护结构为地下连续墙,采用锁口管接头;设三道φ609 钢管支撑。场地土层自上而下分别为填土、黏土和粉土地层。地下水位于地表下 1m 左右。基坑北侧有三条需要重点保护的地下管线,其中一条横穿基坑;东侧基坑一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邻近一座条形基础的老旧房屋,开挖时如果变形过大对其结构安全的影响很严重;基坑南侧邻近一条市政道路。项目部编制了施工组织设计,拟在基坑内
第 6 页/共 14 页
侧采用管井降水,降水井按每 250 平方米一口管井布置。方案中的地下连续墙施工工序为:开挖沟槽 →修筑导沟→开挖沟槽(注入泥浆)→清除槽底淤泥和残渣→吊放接头管。项目部编制了基坑监测方案,并且决定自行监测,监测方案由上一级主管部门签字认可后实施。
基坑开挖至粉土时,由于地下连续墙接头夹泥而发生渗漏,项目采取导管引流并且用聚氨酯封堵后没有效果;渗漏渐渐导致水土流失,基坑后土体出现明显沉陷。如果继续发展可能会导致基坑坍塌。 【问题】
1.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 120--2012,该基坑支护结构属于哪一级? 2. 对于横穿基坑的管线应该如何处理? 3. 本基坑至少需要布置几处降水井? 4. 方案中地下连续墙的工序不全,请补充。
5. 项目部监测方案编制及审批过程存在哪些不妥之处? 6.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渗漏情况,项目部应采取什么措施?
【参考答案】
1. 本基坑周边有较多需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尤其东侧基坑一倍开挖深度范围内邻近一座条形基础
的老旧房屋。如果支护结构失效、土体过大变形对基坑周边环境或主体结构施工安全的影响很严重, 所以,基坑支护结构属于一级。
2. 对于横穿基坑的管线,与建设单位、规划单位和管理单位协商后可采取管线拆迁、改移和悬吊加固措
施。
3. 本基坑需要布置的降水井数至少为:212×21/250=18 处。
4. 地下连续墙的施工工序还有:钢筋笼加工和吊放、下导管、灌注水下混凝土、拔出接头管。 5. 基坑监测方案应由建设方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第三方对基坑工程实施现场监测。应由监测单位编制
监测方案,监测方案需经建设方、设计方、监理方等认可,必要时还需与基坑周边环境涉及的有关单位协商一致后方可实施。
6. 由于渗漏已经比较严重,项目部应果断采取回填土、砂或灌水等措施,然后再进一步采取应对措施, 以
防止险情发展成事故。
案例分析七
背景资料
某热力管线暗挖隧道,长 1.4km,断面有效尺寸为 3.2m×2.8m,埋深 3.5m。隧道穿越地层为砂土层和砂砾层,除局部有浅层滞水外,无须降水。
承包方A 公司通过招标将穿越砂砾层段 468m 隧道开挖及初期支护分包给 B 专业公司。 B 公司依据A 公司的施工组织设计,进场后由工长向现场作业人员交代了施工做法后开始施工。
施工后,B 公司在距工作竖井 48m 时,发现开挖面砂砾层间有渗水且土质松散,有塌方隐患。 B 公司立即向A 公司汇报。经有关人员研究,决定采用小导管超前加固技术措施。 B 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根据以往经验确定注浆量和注浆压力,注浆过程中地面监测发现地表有隆起现象,随后A 公司派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协助B 公司研究解决。
质量监督部门在工程竣工前例行检查时,发现A 公司项目部工程资料中初期支护资料不全,部分资料保留在B 公司人员手中。 【问题】
1. 暗挖隧道开挖前的技术交底是否妥当?如有不妥,写出正确的做法。
第 7 页/共 14 页
2. B 公司采用劈裂注浆法是否正确?如不正确,应采取什么方法?哪些浆液可供选用? 3.
分析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的主要原因,给出防止地表隆起的正确做法。 4.说明A、B 公司在工程资料管理方面应改进之处。 【参考答案】
1. 不妥。因为技术交底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分包方全体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技术交底资料应办
理签字手续并归档。
2. 不正确。砂卵石地层中宜采用渗入注浆法。浆液可选用水泥浆或水泥砂浆。
3. 注浆过程中地表隆起,主要原因是注浆量和注浆压力不合适。正确做法:注浆的主要参数不应根据以
往经验确定,而应进行试验确定。
4.A 公司应负责汇集施工资料,整理所有的有关施工技术文件,并应随施工进度及时整理;B 公司应主动移交分包工程的施工资料。
案例分析八
背景资料
某公司承建一座城市互通工程,工程内容包括①主线跨线桥(Ⅰ、Ⅱ)、②左匝道跨线桥、③左匝道一、④右匝道一、⑤右匝道二等五个子单位工程,平面布置如图 18 所示。两座跨线桥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桥梁,其余匝道均为道路工程。主线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左匝道跨线桥跨越左匝道一及主线跨线桥;左匝道一为半挖半填路基工程。挖方除就地利用外,剩余土方用于右匝道一;右匝道一采用混凝土挡墙路堤工程,欠方需外购解决;右匝道二为利用原有道路路面局部改造工程。
主线跨线桥Ⅰ的第 2 联为(30m+48m+3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其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线束 横断面布置如图 19 所示。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公称直径Φ15.2mm 高强低松弛钢绞线,每根钢绞线由 7 根钢丝捻制而成。代号S22 的钢绞线束有 15 根钢绞线组成。其在箱梁内的管道长度为 108.2m。
第 8 页/共 14 页
图 19 主线跨线桥Ⅰ第 2 联箱梁预应力张拉端钢绞线束横断面布置示意图
由于工程位于交通主干道,交通繁忙,交通组织难度大,因此,建设单位对施工单位提出总体施工要求如下:
(1) 总体施工组织计划安排应本着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实现互通的各项交通通行任务; (2) 施工期间应尽量减少对交通的干扰,优先考虑主线交通通行。
根据工程特点,施工单位编制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中,除了按照建设单位的要求确定了五个子单位工程的开工和完工的时间顺序外,还制定了如下事宜:
事件一,为限制超高车辆通行,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在相应的道路上设置车辆通行限高门架,其设置的位置选择在图 18 中所示的A~K 的道路横断面处。
事件二,两座跨线桥施工均在跨越道路的位置采用钢管-型钢(贝雷桁架)组合门式支架方案, 并采取了安全防护措施。
事件三,编制了主线跨线桥Ⅰ的第 2 联箱梁预应力的施工方案如下:
(1) 该预应力管道的竖向布置为曲线形式,确定了排气孔和排水孔在管道中的位置; (2) 预应力钢绞线的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方式;
(3) 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和各钢绞线线束的张拉顺序; (4) 确定了预应力钢绞线张拉的工作长度为 100cm,并计算了钢绞线的用量。
【问题】
1. 写出五个子单位工程符合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用背景资料中各子单位工程的代号“①~
⑤”及“→”表示)
2. 事件一中,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分别在哪些位置设置限高门架?(用图 18 中所
示的道路横断面的代号“A~K”表示)
3. 事件二中,两座跨线桥施工时应设置多少座组合门式支架?指出组合门式支架应采取哪些安全防
护措施?
4. 事件三中,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和排水孔应分别设置在管道的哪些位置?
5. 事件三中,写出预应力钢绞线张拉顺序的原则,并给出图 19 中各钢绞线线束的张拉顺序。(用图
19 中所示的钢绞线束的代号“S11~S23”及“→”表示)
6. 事件三中,结合背景资料,列式计算图 19 中代号为S22 的所有钢绞线束需用多少米钢绞线制作而
成?
【参考答案】
1. 五个子单位工程满足交通通行条件的先后顺序为 ⑤→③→④→①→②。 2. 主线跨线桥和左匝道跨线桥施工期间应分别在D、G、K 设置限高门架。
第 9 页/共 14 页
3. 两座跨线桥施工时应设置 3 座组合门式架。
门式架的施工安全防护措施的主要有:设置安全标识牌及交通导行指示牌;设置门架防撞措施;临边防护措施;地面作业的防护措施;高处及立体交叉作业的防护措施;施工用电安全措施;现场消防措施。
4. 预应力管道的排气孔应留在曲线孔道的波峰部位;排水孔宜留在最低部位。
5. 预应力筋的张拉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可采取分批、分阶段对称张拉。宜先中间,
后上、下或两侧。
图 19 中钢绞线线束的张拉顺序为:S22→S21→S23→S11→S12。 6. 每根钢绞线的制作长度为:108.2+2×1=110.2m 每束S22 由 15 根钢绞线组成即:110.2×15=1653m
图 19 中S22 有 2 束,一共需要钢绞线数量为 1653×2=3306m。
案例分析九
背景资料
某公司中标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工程,处理规模为 70 万m3/d,其中包括中水处理系统。中水处理系统的配水井为矩形钢筋混凝土半地下室结构,平面尺寸 17.6m×14.4m,高 11.8m, 设计水深 9m; 底板、顶板厚度分别为 1.1m,0.25m。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 配水井基坑边坡坡度 1:0.7(基坑开挖不受地下水影响),采用厚度 6-10cm 的细石混凝土护面。配水井顶板现浇施工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支架剖面如图所示。方案报公司审批时,主管部门认为基坑缺少降、排水设施,顶板支架缺少重要杆件,要求修改补充。
事件二:在基坑开挖时,现场施工员认为土质较好,拟取消细石混凝土护面,被监理工程师发现后制止。
事件三:项目部识别了现场施工的主要危险源,其中配水井施工现场主要易燃易爆物体包括脱模剂、油漆稀释料……。项目部针对危险源编制了应急预案,给出了具体预防措施。
事件四:施工过程中,由于设备安装工期压力,中水管道未进行功能性试验就进行了道路施工(中水管在道路两侧)。试运行时中水管道出现问题,破开道路对中水管进行修复造成经济损失 180 万元, 施工单位为此向建设单位提出费用索赔。
第 10 页/共 1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