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本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离场
作者:黄雪莹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3期
黄雪莹
一、日本文学与《喂——出来》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一)日本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分析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民族文化和思想内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初中教材选文中有不少的外国文学作品,如茨威格《伟大的悲剧》等。新课标中对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也包含了不少外国文学作品,如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夏洛蒂·勃朗特《简·爱》、高尔基《童年》等。
笔者发现,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外国文学作品主要聚焦在欧美(含俄罗斯)文学,而日本文学虽与中国文学同属东方文学、东亚文学,但相对于中国文学同样属于外国文学,却一直受到冷遇,仅有短篇小说家星新一的科幻小说《喂——出来》选入人教版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喂——出来》作为科幻小说出现于八年级的学生眼前当然能够俘获学生的芳心,不过,当代中国的日本文学已进入了相对成熟的时期,初中语文教材所选的科幻小说似乎并不完全具备日本文学的代表性,而以推理小说为代表的流行文学,以夏目漱石、川端康成等代表创作的纯文学,以及以《源氏物语》为代表的古典作品,这三大类日本文学在当代中国应该比科幻小说更具有发言权。因此,真正具有日本文学特征的日本文学一直以来并未真正走进初中语文教材和初中生的课堂。
2017年9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简称“部编本”)在全国中小学全面启用。部编本语文教材中已不见《喂——出来》这篇课文的踪影,由同是科幻小说的《带上她的眼睛》(刘慈欣)取而代之。因此,日本文学在初中语文教材中彻底离场了。
(二)《喂——出来》教材分析与存在问题
《喂——出来》是日本著名短篇小说家星新一于1958年创作的科幻小说,选自《不速之客——星新一短篇小说选》。文章描述台风卷走了村庄里的庙宇,地上突然出现了一个无底洞,它可以容纳人类制造的一切垃圾,使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没有了后顾之忧,于是城市的天空越来越美好,人们也可以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无底洞带来的福利。然而,好景不长,随着先前抛进的小石头掉了下来,原来扔下的东西将重新倾泻回地球。
此文章被选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5课,所在的第三单元所选的五篇课文都是围绕人类与自然和科技之间关系的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该单元要求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人教版《教学参考用书》针对该单元课文是这样阐述的:“本单元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与思考……小说警示世人,不从根本上处理环境问题,环境的污染终将危及人类的生存。”这样的诠释在当下的教学是否合适尚值得商议,但《喂——出来》是该单元的一篇讲读(精读)课文,
根据该单元目标要求“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而科学文艺是用文艺形式宣传科学知识的各种文体的总称。《喂——出来》作为科幻小说是科学文艺中最受欢迎的式样之一,教学过程应要符合小说阅读教学的特征,在教学中如果止步于环保主题,单纯让学生理解内容,文本丰富的资源就可能浪费了。更重要的是,这样的主题对当今的中学生来说,很可能是“一望即知”的,因此,对该篇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处理手段尤为重要。
然而,过去针对这篇课文的教学,大多数语文教师还是参照《教学参考用书》进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重难点都是放在对“环保”主题的领悟,而忽视对文章标题“喂——出来”理解,忽视对“庙”“洞”的象征意味的思考,忽视对想象奇特而合乎情理的结构形式的学习,忽视对简练又生动的描写意图的探究,缺乏对作品写法方面的学习。而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只有了解作家作品的呈现方式、写法特点,才有可能了解作者真正的意图和思维方式,才有可能对外国文化有所感受。
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作家作品都体现着不同的文化思维和文化特征,不完全具备日本文学代表性的《喂——出来》尚不能真正被挖掘其丰富的文本资源,只是简单地读故事情节,所谓的明确作品主题,教师和学生也许是真的未能读懂编者选文的良苦用心,更谈不上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了。
二、日本文学难以进入初中语文教材的原因分析
(一)作品文化背景因素
虽然,日本在传统文化上有不少方面都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例如汉字、佛教和儒家思想等,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学也受到西方主义工业文明的冲击。然而,在外来文化的不断影响之下,日本却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形成了独有的文学价值体系。因此,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在创作动机、叙事方式、作品意蕴和审美风格等多方面都有不同。例如,中国文学大多带有强烈的政治性,而日本文学在总体上是非政治的;中国文学是文以载道、劝善惩恶,具有“泛道德主义”倾向,日本文学的审美理想则是“物哀”和“知物哀”,以人情为本,以超道德的“纯爱”与情感修养为指向;中国文学追求结构的逻辑性、叙事的明晰性以及人物的类型性或典型性,而日本传统文学却一直奉行按照生活原样加以描写,提出了“物纷”的创作方法,对生活本身尽量不加整理、不作解释,不加浓缩、也不加稀释,作品结构是“没有结构的结
构”,许多古今名作大都终结于“未写完”似的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把生活的纷杂性、复杂性,如实原样地呈现出来,用现代术语来说,就是“原生态”的写作。中国文学重故事、重情节、重结构技法,读者也习惯于看故事、读情节,而日本作品不重情节而重情调,读者也不是“读情节”而是“读情调”。正因为文学价值体系的不同,导致了读者阅读的隔阂,因而又进一步导致了文化与文化之间的隔阂。另外,日本文学作为外国文学的一种,由于表达习惯的不同,个别语序的不同、陌生的人名和地名、表达方式的改变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读者的接受。所以,真正的日本文学作品一直难以进入我国的语文教材系统。
(二)政策因素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2017版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抓住语文课程对继承和弘扬文化、培养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创新发展的优势,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新课改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在初中初中阶段的语文教材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编选体现了这样的变化:2009年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课文总篇数为169篇,其中
外国文学作品所占篇数为39篇,所占比重为23%,其中17篇为讲读(精读)课文,22篇为自读(略读)课文,所选篇数最多的是欧洲,共26篇,日本仅有1篇;而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共144篇课文,选文(诗歌、节选)共195篇,外国文学作品共31篇,所占比重为15.9%,其中30篇是欧洲文学作品,日本篇目为0。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的外国文学作品编选比重的下降,目的是突出强调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就题材方面而言,日本的选文《喂——出来》是一篇科幻小说。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将其删除,取而代之是我国著名的科幻小说作家刘慈欣创作的《带上她的眼睛》。从主题角度看,两篇文章都与人类、科学、自然的主题有关,但却又有所不同:星新一的《喂——出来》中代表道德信仰、传统文明的“庙”被象征商品经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台风”所卷走,出现了象征人性贪婪、自私、虚伪的“黑洞”,充满了作者对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道德观念转变、环境污染等问题的悲愤,而文章的结尾用“他听到头顶上传来了奇怪的叫声”来表达了作者深刻的绝望。而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则是通过科学来传达人文关怀,闪现着人性的光辉。文章讲述:在去旅行时“我”带上了“她”的眼睛(中微子眼镜),把旅行中的感受传给“她”,后来得知“她”是失事的“落日六号”地层飞船上的领航员,被永远困在地心里,于是“我”慢慢恢复了对美的感受,学会了以新的目光欣赏大自然,重新打量自己的生活。文章包含了两个层次的主题:首先,“她”积极投身于风险度极大的地心探险事业,而支撑“她”的正是对科学的热爱,这体现了作者对科学的推崇以及对美好人性的赞美;其次,对“我”的塑造,体现的正是现代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孤独寂寞,感官迟钝,但作者却不止步于此,而是通过“她”对科学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重新唤起“我”的感知,唤起“我”对大自然、对生命细腻的感与悟。
如果说星新一的《喂——出来》的“洞”所体现的色调是冷得令人打颤的,那么,刘慈欣的《带上她的眼睛》的色调则是暖得让人潸然落泪的,而这种既充满正能量又呼唤世界和个人生活新意义的暖色调文章,则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中华优秀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达到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目标。
(三)教师和学生因素
现在大部分的中小学教师出生于六十到八十年代,受中国革命传统文化影响较深,而且受西方中心主义影响,教师主要接受的是欧美(含俄罗斯)文学作品的教育。八九十年代,日本文学艺术借助电影电视媒介有机会传入中国,如《阿信》,中国受众的思想受到极大的冲击,但依然对外国(包括日本)文学作品了解不深,教师自身对外国文学作品理解不到位,也不能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外国文学作品的设计和教学,于是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渐渐被忽视。从学生角度来看,相对于外国文学作品,他们更倾向于阅读通俗易懂的网络小说,如玄幻、言情、武侠多种风格的小说,以消遣为目的进行“快餐式”的阅读,很少进入深入思考,欠缺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学生面对外国文学作品,往往因无法适应非中文表达习惯的语言表达而丧失阅读兴趣。而说起日本,学生除了对日本动漫、日本游戏有较大的兴趣之外,受如今网络、影视的影响,不少学生也能从日本的推理小说中获得阅读的满足,而对具有典型日本审美倾向的纯文学和古典文学却是一无所知。
三、学习日本文学作品的意义
(一)有利于了解中国现代文学
虽然日本文学退出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但是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积极运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通过阅读教材上所没有的日本文学作品来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现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