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2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会本课生字;培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能背诵课文第5至第9自然段。
教学重点:
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时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我这样不负责任地离开中国,真是一个罪人。
教学准备:
学生:
1 / 8
1、查阅关于作者郑振铎的相关资料。
2、了解中国20年代的时代背景。
教师:提供《再别康桥》短文,课外阅读。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初步感受作者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自学生字。
3、给课文划分段落,并讲读第一段。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
1、自选方式读课文5分钟。
要求:在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想一想,读了这篇课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 / 8
2、请学生谈感受,并把带给自己这种感受的句段读给大家听。(也应该落实一下课文中的重点字词。)
3、读读课题:
你有什么话想说?
4、请学生谈谈对作者郑振铎和中国20年代时代背景的认识。
假如学生谈不出或不全,教师补充简介时代背景:这篇课文的作者是一位著名作家,他叫郑振铎。文章写于1927年,距离现在已经69年了。当时的中国,正遭受着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国民党反动派不但不与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反而互相勾结,大肆屠杀革命者,我们的祖国处于苦难之中,处于民族存亡的危难时刻。这时的郑振铎是一个热血的爱国青年,就在他离开祖国的时候,写下了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别了,我爱的中国》。
5、带着新的思想再读课文5分钟,看看有什么新的认识和感受?
6、请学生谈谈。
二、理清文脉
1.思考:谈到这里,根据你的理解,文章可以分几个部分?你的依据是什么?(请学生找出课文中出现最多次数的句子。)
3 / 8
2.分小组合作讨论。
3、反馈,鼓励多种意见。如按内容分、按船的位置分、按课后习题分等。(在这一过程中把重点放在讨论课文中的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三、作业巩固
作业本1、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课文内容,深入体会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一句三次出现,分别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
4 / 8
明确:在课文当中,有一句话反复出现了三次,是哪一句话?(我觉得应该把这个问题的讨论放到第一课时比较好。因为学生一接触这篇课文首先有感觉的也许是这个句子出现的最多。)
设问: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这句话共出现了三次,那么,每一次它表达着怎样的思想感情,让我们到书中去寻找答案。
细读
1、思考三个问题:
(1)船渐渐离岸了,看着送别的亲友,我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船慢慢驶出港口,我看到了哪些景物?这时感情有什么变化?
(3)我不忍离开中国,为什么又要离开?我的希望和誓言是什么?
2、分析二个句子:
(1)我不忍离了中国而去,更不忍在这个大时代中放弃自己应做的工作而去。
5 / 8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别了,我爱的中国》教学设计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