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表面检测工艺规程
1 总则
1.1 为保证公路桥涵、铁路钢桥、钢结构工程、城市桥涵等表面检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 数据准确、安全可靠,制订本规程。
1.2 本标准适用于钢结构中有关表面无损检测方面质量的现场检测及相应检测结果的评价。 1.3 钢结构现场无损检测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1.1 缺陷检测方法
1 无损检测 Nondestructive testing
在检测过程中,对结构的既有性能没有影响。钢结构中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指目视检测、磁 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等。 2 目视检测 visual testing
用目视或 2~5 倍放大镜检查材料表面质量的方法。 3 磁粉检测 magnetic particle testing
根据磁粉在试件表面所形成的磁痕检测钢材表面和近表面裂纹等缺陷的方法。 4 渗透检测 penetrant testing 用渗透剂检测材料表面裂纹的方法。 5 超声波检测 ultrasonic testing
采用超声波检测仪检测金属材料或焊缝缺陷的方法。
6 射线检测 radiographic testing
用 x 射线或 γ 射线透照钢工件,从荧光屏或所得底片上检测钢材或焊缝缺陷的方法。 2.1.2 缺陷与损伤
1 线型缺陷 linear defects
其缺陷长度与宽度之比大于或等于 3。 2 圆型缺陷 circular defects 其缺陷长度与宽度之比小于 3。 3 裂缝缺陷 crack
从建筑结构构件表面伸入构件内的缝隙。 4 焊缝夹渣 weld slag inclusion 焊接后残留在焊缝中的熔渣。 5 焊缝缺陷 weld defects 焊缝中的裂纹、夹渣、气孔等。 6 平面型缺陷
planar discontinuity
1
用某方法检测一个缺陷,若只能测出它的两维尺寸,则称为平面型缺陷。属于此类缺陷的有 裂纹、未熔合等危险性缺陷。 7 体积型缺陷
volume discontinuity
用某方法检测一个缺陷,若能测出它的三维尺寸,则称为体积型缺陷。属于此类缺陷的有气 孔、夹渣、夹杂等。 2.2.1 引用标准名录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5
3 基本规定
3.1 钢结构检测的分类
3.1.1 钢结构的检测可分为在建和既有钢结构质量的检测。 当遇3.1.2 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在建钢结构的要求进行检测:
1 在钢结构施工质量的验收过程中需了解施工质量时;
2 对施工质量有怀疑或争议,需要通过检测进一步分析结构的可靠性; 3 发生工程事故,需要通过检测分析事故的原因及对结构可靠性的影响。 3.1.3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按既有钢结构的要求进行检测: 1 钢结构安全鉴定; 2 钢结构抗震鉴定;
3 建筑大修前的可靠性鉴定;
4 建筑改变用途、改造、加层或扩建前的鉴定; 5 受到灾害、环境侵蚀等影响建筑的鉴定; 6 对既有钢结构的工程质量有怀疑或争议。
3.1.4 钢结构的现场检测应为钢结构质量的评定或钢结构性能的鉴定提供真实、可靠、有效 的检测数据和检测结论。 3.2 检测工作程序与基本要求
3.2.1 钢结构检测工作的程序,宜按图 3.2.1 的框图进行。
接受委托 调 查
制定检测方案 确认仪器、设备状况 2
现场检测 补充检测 结果评价
检测报告 图 3.2.1 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3.2.2 现场和有关资料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工作内容:
1 收集被检测结构的设计图纸、设计变更、施工记录、施工验收和工程地质勘察等资料; 2 调查被检测钢结构现状,环境条件,使用期间的加固与维修情况和用途与荷载等变更情况;
3 向有关人员进行调查;
4 进一步明确委托方的检测目的和具体要求,并了解是否已进行过检测。
3.2.3 现场检测应根据检测项目情况,制定相应的检测方案。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概况,主要包括结构型式、建筑面积、总层数、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等; 2 检测目的或委托方的检测要求;
3 检测依据,主要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4 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以及检测的数量; 5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 6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7 所需要的配合工作; 8 检测中的安全措施; 9 检测中的环保措施。
3.2.4 检测的原始记录,应记录在专用记录纸上,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得追 记、涂改,如有笔误,应进行杠改。当采用自动记录时,应符合有关要求。原始记录必须由 检测及校核人员签字。
3.2.5 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
3.3 无损检测方法及选用原则
3.3.1 钢结构中的无损检测方法主要指目视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 检测。
3.3.2 钢结构的检测,应根据检测项目、检测目的、建筑结构状况和现场条件选择适宜的检 测方法。可按照表 3.3.2 选择无损检测方法。
表 3.3.2
3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用
序号 1 2 3 4 5
检测方法 目视检测 磁粉检测 渗透检测 表面可见性缺陷的检测 适 用 范 围 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 表面开口性缺陷的检测 超声波检测 内部缺陷的检测,主要用于面积型缺陷的检测 射线检测 内部缺陷的检测,主要用于体积型缺陷的检测 3.3.3 钢结构中的磁粉检测、渗透检测、超声波检测和射线检测,应经目视检测,外观检查 合格后进行。
3.3.4 在对钢结构焊缝进行无损检测时,钢结构一级、二级焊缝质量等级与缺陷分级应符合 表 3.3.4 的规定。 表
3.3.4
钢结构一级、二 级焊缝质量等级与缺陷分级 一级 Ⅱ级、Ⅱ级以上 Ⅱ级、Ⅱ级以上 B 级 Ⅱ级、Ⅱ级以上 A 级、B 级 Ⅱ级、Ⅱ级以上 二级 Ⅲ级、Ⅲ级以上 Ⅲ级、Ⅲ级以上 B 级 Ⅲ级、Ⅲ级以上 A 级、B 级 Ⅲ级、Ⅲ级以上 焊缝质量等级 磁粉检测评定等级 渗透检测评定等级 检验等级 超声波检测 评定等级 检验等级 射线检测 评定等级 3.4 抽样比例
3.4.1 当为下列情况时,检测对象可以是单个构件或部分构件;但检测结论不得扩大到未 检测的构件或范围。
1 委托方指定检测对象或范围;
2 因环境侵蚀或火灾、爆炸、高温以及人为因素等造成部分构件损伤时。
3.4.2 在建钢结构检验批的质量检测应按照《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 规 定的抽样比例进行。
3.4.3 既有钢结构按检测批检测时,其最小样本容量不应小于表 3.4.3 的限定值。
表 3.4.3 建筑结构抽样检测的最小样本容量 检测批 检测类别 检测批的容量 检测类别
4
的容量 2-8 9-15 16-25 26-50 51-90 91-150 151-280 281-500 A 2 2 3 5 5 8 13 20 B 2 3 5 8 13 20 32 50 C 3 501-1200 5 1201-3200 8 3201-10000 13 10001-35000 20 35001-150000 32 150001-500000 >500000 50 80 -------- A 32 50 80 125 200 315 500 --- B 80 125 200 315 500 800 1250 --- C 125 200 315 500 800 1250 2000 --- 注:检测类别 A 适用于一般施工质量的检测,检测类别 B 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检 测,检测类别 C 适用于结构质量或性能的严格检测或复检。 3.5 检测报告
3.5.1 检测报告应做出所检测的项目是否符合设计文件要求或相应验收规范的规定。既有钢 结构性能的检测报告应给出所检项目的检测结论,并能为钢结构的鉴定提供可靠的依据。 3.5.2 检测报告应结论准确、用词规范、文字简练,对于当事方容易混淆的术语和概念可书 面予以解释。
3.5.3 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委托单位名称;
建筑工程概况,包括工程名称、结构类型、规模、施工日期及现状等;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及监理单位名称; 检测原因、检测目的,以往检测情况概述;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及依据的标准; 抽样方案及数量;
检测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检测项目的主要分类检测数据和汇总结果;检测结论; 主检、审核和批准人员的签名。
3.6 检测设备和检测人员
3.6.1 钢结构检测所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有产品合格证、计量检定机构的有效检定(校准) 证书或自校证书并处于正常状态。仪器设备的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
3.6.2 检测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从事钢结构除目视检测外的无损检测人员应有 相应的检测资格证书。
3.6.3 钢结构无损检测人员按技术等级分为高级(Ⅲ级)、中级(Ⅱ级)、初级(Ⅰ级)。取得 不同无损检测方法的各技术等级人员,只能从事与该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并负相应 的技术责任。
3.6.4 从事钢结构无损检测的人员,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1 每年应检查一次视力,其近距离视力(裸视力或校正视力)不得低于 1.0。 2 从事磁粉、渗透检测的人员,不得有色盲、色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