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地形图测绘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张 绪 论
随着电子全站仪、RTK技术的发展逐步成熟,以及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地形图的成图方法正在逐步地由传统的白纸法成图向数字测图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数字测图几乎已占据了大部分的地形图测绘市场,数字化测图以其成图精度高、成图周期短、即用即测,快速建立城市大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等特点,已经被一些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领导所青睐和引用,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图测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
数字测图(Digital Surveying and Mapping,DSM)系统是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在外接输入输出设备的支持下,对地形空间数据进行采集、输入、成图、绘图、输出、管理的测绘系统。利用全站仪、GPS等设备进行数据采集,为GIS提供数据源,广泛用于测量工程、水文、工民建、道路桥梁、水利水电工程等建设领域。数字地图(Digital Map)以数字形式存贮在磁盘、磁带、光盘等介质上的地图。数字测图主要作业过程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软盘等)。
随着测绘科学技术的发展,全数字地形测图在现代机助制图技术支持下已经发展成为了高新的制图技术。而全站仪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测绘仪器,是电子技术与光学技术结合发展的光电测量仪器,集测距仪、电子经纬仪的优点于一体。因此全站仪也是目前实用的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工具。
任务概况:针对我们即将走出校门的大三学生,为了夯实我们的基本技能,使我们在工作单位工作的更加顺利和自如,更好的展现我们*****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技术专业的专业素养,系里组织了这次毕业实习---校园地形测量工程1:500地形图测绘任务。
1
第二章 已有资料利用分析
1 测区概况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位于河南省开封市西北角,东邻黄河大街,北邻北环路,西邻夷山大街,南邻东京大道,与河南大学新校区毗邻。新校址东西长782米,南北长965米,南侧有宽约80米贯通南北的地下古城墙遗址,南侧有100米贯通东西的城市绿化带。学校内部地势较为平坦,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各种运动场、湖泊、河流和假山等主要地物分布其中。新校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老校区(东院教学区)约4.2km,离市中心8km,距火车站约10km,离连霍高速公路开封市出口约3km。数字测图技术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省级精品课程,在开封市省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学院测绘工程系应生产单位要求,着力发展工程测量学以及数字测图学,培养出更加优秀的毕业生,为国家的基础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2作业依据和已有测绘资料
1、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新校区鸟瞰图。
2、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新校区控制点成果表。 3、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新校区控制点基本位置图
4、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新校区1:500 地形图(如图1),可作为测区范围划定与控制测量网形设计及实地选点之用。
图1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新校区1:500 地形图
2
5、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开封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3
第三章 平面及高程控制设计
1 平面坐标及高程系统的选择
1、 平面坐标系及基准
测区平均高程73m,中央子午线精度为114°,本次作业的平面坐标系为开封市城建坐标系,属于地方坐标系,其基准与国家参考椭球的基准保持一致。 2、 高程基准
本次作业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上交成果的高和必须为正常高。
2 主要精度指标
本测区主要精度指标如下:
1、各等级平面控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5cm; 2、各等级水准网中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大于±2cm;
3、地物点相对于邻近控制点点位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5mm,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不大于图上±0.4mm;
4、图上高程注记中误差,在铺装地面不大于图上±0.07m,在一般地面不大于±0.15m。
3 平面控制测量
为了给地形测图提供基本控制,必须要选择一个比较完善的平面控制测量方案。
布设平面控制网要符合其布设原则: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具有足够的精度;保证必要
4
的密度;应有统一的布网方案、精度指标和作业规格。
本次平面控制测量分二级布设,先布设一级 GPS 网作为本测区首级平面网,再用
RTK加密图根点;或者使用导线网做首级控制网,再直接全站仪加密图根点 。对两种方案进行对比论证,选择其中一个合理的方案,以满足测图需要。 3.1 方案一:GPS作首级平面网,RTK加密图根点 1、一级GPS网测量: 主要技术要求见表2
表2 一级GPS网测量的基本技术要求
等级 一级 平均边长(KM) ≤1.0 卫星高度角 ≥15° 有效观测平均重复各时段有效观测数据采样卫星数 ≥4 设站数 ≥1.6 时间长度(min) 间隔(s) ≥15 10 PDOP值 <6 注:本技术要求出自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布网方案:
利用“GPS-1160”、“GPS-1151”、“GPS-1152”三个D级 GPS控制点为起算点,在测区内沿主要道路布设一级 GPS点,要求点位分布均匀,相邻点间平均边长约 500m,网形结构为边连式的多边形网。 选点、埋石、编号及点之记 : GPS控制网的布设
1.GPS网应根据测区实际需要和交通状况,作业时的卫星状况,预期达到大精度,成果的可靠性及工作效率,按照优化设计原则进行。
2.GPS网一般应通过独立观测边构成闭合图形,例如一个或若干个独立观测环,或者符合路线形式,以增加检核条件,提高网的可靠性。
3.GPS网的点与点之间不要求通视,但应考虑常规测量方法加密时的应用,没点应有一个以上通视方向。
4.在可能条件下,新布设的GPS网应与附近已有的GPS点进行联测;新布设的GPS网点应尽量与地面原有控制网点相联接,联接处的重合点数不应少于三个,且分布均匀,以便可靠地确定GPS网与原有网之间的转换参数。 1.选点
(1)点位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微波站),其距离不得小于 200米,并应远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