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四 地壳运动规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二轮专题强化练

一、选择题

(2019·天津市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完成1~2题。

1.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 ) A.背斜 C.地垒

B.向斜 D.地堑

2.甲山地森林植被恢复后,能够推断出的结论是( ) A.乙河平均水位下降 C.海陆间水循环加快 答案 1.C 2.D

解析 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地层与两侧地层没有连续,岩层发生了移动,说明地质构造为断层;甲地岩层相对抬升形成地垒构造,故C项正确,D项错误;背斜是岩层向上弯曲,向斜是岩层向下弯曲,故A、B项错误。第2题,植被可以涵养水源,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因此两河径流总量下降,D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甲山透水岩层(岩层3)的海拔在丙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丙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丙河径流量减少,乙河径流量增加,平均水位上升,故A、B错误。植被恢复后,植物蒸腾作用加强,但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

B.丙河流量明显增加 D.两河径流总量减少

的植被变化,对降水等影响较小,因此对海陆间水循环影响不大,故C错误。

(2019·山东济宁期末)苏特西岛位于冰岛以南32千米处,该岛是由于1963年的火山喷发所形成,最高155米。岛屿形成时四周是由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中部是坚硬的熔岩,总面积为2.7平方千米,当前岛屿面积仅剩1.4平方千米。下面左图为岛屿位置,右图为岛屿照片。据此完成3~5题。

3.该岛中部熔岩最可能是( ) A.花岗岩 C.玄武岩

B.石灰岩 D.大理岩

4.推测苏特西岛及其附近海域火山活动频繁的原因( ) A.位于大洋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B.位于大洋中脊,属于生长边界 C.位于大洋中脊,属于消亡边界 D.位于大洋海沟,属于生长边界

5.推测该岛形成后面积不断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持续喷发,炽热岩浆融化陆地 B.地质构造运动频繁,海岛不断沉降 C.海平面迅速上升,淹没大片岛屿 D.大风海浪不断侵蚀,海岸线不断后移 答案 3.C 4.B 5.D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岛屿为火山喷发而形成的,所以岛屿中部熔岩应为喷出岩

(玄武岩),C正确;花岗岩为侵入岩,故A错误;石灰岩为沉积岩,故B错误;大理岩为变质岩,故D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该岛屿位于冰岛南部,属于大西洋,因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冷却形成该岛,所以该岛应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即大洋中脊,故B正确,C错误;海沟为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为消亡边界,且海沟较为深邃,故A、D错误。第5题,若火山持续喷发,岩浆冷却,陆地面积会增加,则岛屿面积增加,故A错误;根据材料,该岛屿为火山喷发形成,若地质构造运动频繁,会造成岩浆喷出增多,海岛面积加大,故B错误;海平面上升速度较慢,所以大片岛屿消失应和海平面上升无关,故C错误;根据材料,该岛屿周围为相对松散的火山灰组成的陆地,且该地区位于西风带,风浪较大,四周火山灰易被侵蚀,导致海岸线快速后退,故D正确。

(2019·河南信阳高级中学期末)抛物线状沙丘是在常年单向风或几个近似方向风的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风积地貌,形态特征与新月形沙丘相反,它的两个翼角(丘臂)指向上风向,迎风坡凹进,背风坡呈弧形凸出,轮廓呈抛物线状。读“库布齐沙漠南缘某抛物线形沙丘示意图”,完成6~8题。

6.抛物线沙丘与新月形沙丘( ) A.两翼均有植被 C.迎风坡都较陡

7.图示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 A.东风 C.南风

B.西风 D.北风

B.分布区的风向固定 D.不会存在同一地区

8.该抛物线形沙丘中以堆积作用为主的部位是( )

2020届 高考地理 大二轮复习专题训练:专题四 地壳运动规律

二轮专题强化练一、选择题(2019·天津市七校联考)下图为“某地区剖面图”,两河分水岭甲山森林破坏严重,近年来甲山实行了全面封山育林,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图中岩层1和岩层3为透水岩层,岩层2和岩层4为不透水岩层。若区域降水量不变,降水最终都转化为径流。据此完成1~2题。1.从地质构造看,甲处为()A.背斜C.地垒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uwns0z1gd7l7tx29ybm0wacw0f2i000g7o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