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关于食物供给: 列昂惕夫等人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发展农业增产粮食和通过部分进口来解决食物供给问题。发展中国家在耕地资源和提高土地生产率方面依然有很大潜力。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主要粮食作物从技术上和组织上提高“土地生产率”两倍或三倍都是可能的。在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后,满足世界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关于不可再生资源: 反对该限论的学者认为,已探明的矿产资源并不是地球上拥有资源的全部,仅仅是陆地地表资源储藏而已,在地壳的更深处还拥有目前开采技术尚不能开发的大量资源,在广阔的海洋里和海床中还蕴藏更多的矿产资源。而且,随开采和加工技术的进步,过去不能开采和加工的低品位矿藏资源也会逐步得到利用;科技发展还会不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索洛等还指出,麦多斯在论证其理论时忽视了价格机制对资源利用的作用。瓦利兹还指出,当一种资源由于短缺其价格上涨时,低品位矿产的开发和利用在经济上就变得有利可图,废品的回收就会受到重视,寻找替代品的科学研究必然兴起,这在经济发展史上已有许多先例。
(4)关于环境污染 :
“增长极限论”把经济增长与污染对立起来,看作不可调和的矛盾。批评者承认污染与增长之间的密切联系,但他们试图协调二者的关系,寻求既不影响经济增长又可以把污染控制在最低限度的途径。
大多数西方经济学者主张利用经济手段解决这个问题。他们主张由政府干预,通过财政、货币、收入等一系列政策和环境保护立法,通过经济手段,使污染者的私人成本等于社会成本,一方面以此限制企业的排污量,另一方面也为治理污染筹措了资金。也有学者主张通过行政和法律手段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当然,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把发展经济和环境保护有机地结合起来,综合治理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2. 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基本原则? 可持续发展有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1)公平性原则。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包括三层意思:一是当代人的公平即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性。二是代际间的公平,即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资源的纵向公平分配。三是公平分配有限资源。(2)可持续性原则。可持续性是指生态系统受到某种干扰时能保持其生产率的能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系统持续性的保持是人类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根据生物圈的承载能力,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在生态可能的范围内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资源和环境能持久地被人类享用。可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指的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3)共同性原则。鉴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从广义上说,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是要促进人类之间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3. 结合实际谈谈中国为什么必须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
我国的经济发展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发展时期,经济增长速度之快令世人震惊。但是,发展中的代价也是很大的,同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发展和环境面临的问题更多、更复杂,可以说,当代人类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中国都有所表现。
(1)人口问题:中国人口数量庞大。中国现有的人口已经达到13亿,而且每年大约还要净增1000万左右。除了数量以外,人口结构不合理和人口素质低下,也是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目前,人口问题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影响,已经成为我国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问题。(2)资源问题:从总量上看,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但是按13亿人口平均
16
计算,我们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除了资源相对短缺,我国自然资源和人口的地区分布还很不平衡,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存在着资源开采和利用不合理的问题,资源的开发过度与开发不足并存。(3)生态环境问题:人口膨胀,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造成生态失衡,环境污染。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国当前环境问题已经不是能否造福子孙后代的问题,而已经是当代人是否能安然度过的现实问题。因此,只有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第八章
一、名词解释
技术进步: 技术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技术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运用科学知识所形成的物质改造能力劳动经验、知识和操作的技巧; 广义的技术是指科学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物化形态以及知识形态的总称。同样,技术进步也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狭义的进步一般是指在生产、流通、信息交流等方面所使用工具和程序水平的提高,也就是在“硬技术”应用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如采用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劳动者技能。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产出增长中扣除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增加的作用之后, 所有其它因素作用的总和,除了“硬技术”上的进步以外,它还包括了包括管理水平的提高、改善新的组织与管理方法、采用新的决策方法、改善资源配置方式等“软技术”方面的进步。
希克斯中性:希克斯的中性型技术进步,是指在资本-劳动比率K/L一定时,使资本边际生产力对劳动边际生产力比率保持不变的技术进步,或者说技术进步并没有改变资本的边际产量对劳动的边际产量之间的比率。
哈罗德中性:哈罗德所谓的中性技术进步,是指发生技术进步后,使利润率保持不变的增大的资本—劳动比率K/L,其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保持不变。换言之,新旧两种生产函数中利润率相等的点,各与之相应的资本—产出比率K/Y也相同,这种技术进步是中性型的。 二、问答
1. 说明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经济增长可以由劳动力投入的增加、资本投入的增加而实现,也可以由这些投人要素产出效率的提高而实现。前者是外延的扩大再生产,后者是内涵的扩大再生产。为了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投入要素是很重要的,但由于资源总是稀缺的,因而通过提高投入要素的产出效率来支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依靠技术进步提高生产要素的产出效率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要途径。
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总要按一定比例,以某种具体形式结合在一起才能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而各种生产要素结合的比例及具体形式,从根本上讲是由技术决定的。技术进步能节约一种或者几种要素或者改变要素结合的方式,从而节约资源,提高生产效率。 2. 技术进步分为几种类型?这种区分有什么意义?
技术进步主要分为资本使用性、劳动使用性和中性型技术进步。哈罗德关于中性技术进步的定义与希克斯是有区别的,但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他们都认为中性技术进步不会引起工资与利润在国民收入中份额的变化。哈罗德的中性技术进步实际上意味着,技术进步能够抵消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从而,即使资本-产出比率不断提高,资本不断深化,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的份额仍然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并不影响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只是使每单位劳动由于配备更多的资本而增加了它的效率。
3. 简述技术引进的必要性及其途径。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表明,通过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落后国家能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跳跃式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就是依靠技术引进促进了本国的经济发展(美国、日本)。和工业化国家的早期发展阶段相比,今天发展中国家有一个非常有利的条件,就是可以借鉴
17
和利用发达国家的先进科学技术,加快经济发展的进程。为了早日实现经济现代化,发展中国家都非常重视技术引进工作
任何一个国家由于经济、资源、人才等种种原因,通过本国的研发不可能在任何一方面都领先与其他国家,即使是技术最发达的美国,也要引进其他国家的技术。因此各个国家之间应该相互学习,相互补充,这样才能共同发展。与发达国家相比,技术引进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它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技术引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向国外购买新设备、新产品并加以复制。新设备就是新技术的体现,进口新设备就相当于引进了新技术;新产品不只是作为消费品进口,而是对其进行仿制,把它引入国内生产,这也相当于引进了新技术;②从国外购买专利权或生产许可证,在国内进行生产;③接受外国政府和企业进行的技术援助。这主要是通过进行国际交流来实现的,如通过派遣本国人员去国外进行学习、培训、考察,邀请外国专家进行技术指导;④通过引进外国公司投资。外商在国内投资除了带来自己引外,还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在外资企业进行工作接受培训能够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4. 发展中国家引进技术要注意哪些问题?
长期依赖技术引进反而会使发展中国家在技术上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必须不断购买更新的技术,在技术上逐渐成为发达国家附庸,无法超越发达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引进技术的时候要加强鉴别,引进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引进缩小同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最终实现技术上的独立开发和创新。
第九章
一、名词
1.资本主义部门与非资本主义部分:资本主义部门是经济中使用可再生产的资本,并由于这种使用而向资本家支付报酬的那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资本的使用是由雇佣劳动力的资本家控制的,生产的目的是利润。非资本主义部门,即维持生计部门或称生存部门,是不使用可再生产资本的那一部分。这个部门的人均产量比资本主义部门低,因为它的产品不是用资本生产出来的。这个部门的很大一部分是自我雇佣的,如传统农业的小家庭耕作等等。
2.产品市场的二元性:在所有不发达国家,产品市场的组织也是不完备的,这种不完备性可用三类价格差别来衡量。首先,村落里的农民对这些商品支付的价格与这些产品在城市中的批发价有很大差别;其次,同一商品的价格在不同地区间有很大不同;第三,农产品是国民总产品中一个很大的组成部分,这些农产品的价格存在着季节性变动。 二、问答
1.“二元结构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首先,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并存是一个重要特征。现代部门是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而传统部门则是贫困落后的载体。
其次,经济发展的水平、方向和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现代部门与传统部门的相互作用。当现代部门自身力量尚不够强大时,它通常需要从传统部门输入资源——资本和劳动力。但传统部门要完成现代化的蓄水池这一功能,其自身也必须有所发展,传统部门的萎缩就长期而言并不是可取的选择。
第三,二元经济结构这一特征本身意味着经济发展可以有两条引线:现代部门的扩张和传统部门的改造。这两条引线的交织构成了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第四,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无论如何界定现代部门和传统部门,制度都是一个重要维度。如李特尔所言:如果在一个经济中,一个重要部分在家长制或准封建制下运行,另一个部分在工资就业制下运行,这个经济就是二元性的。经济发展本身也是一个制度变迁过程,制度选择和制度建设应构成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18
最后,不论何种形态的二元结构理论,都是对不发达经济的一种抽象概括,它只能揭示经济现实中最引人注目的轮廓,却不能全面反映经济现实的多样化特征。
2.中国二元结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结合实际谈谈中国怎样才能实现从二元经济到一元现代经济的转变?
现代中国社会具有典型的“多重二元性”。这主要表现在:一部分比较发达的现代工业与大量的传统农业并存;一部分现代化城市与广阔的传统农村并存;一部分现代工业与大量的落后手工劳动或半机械化的企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和贫困地区并存。在这种“多重二元结构”中,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的根本国情,与他国相比,更具有特色。
第一,中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城乡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典型的劳动无限供给经济;第二,城乡分割,城乡居民存在两种身份制;第三,城市以国有经济为主,农村以集体和个体所有制经济为主,形成互相独立的两大经济板块;第四,乡镇企业的发展改变了城市-工业、农村-农业的传统分工格局,形成城乡两大工业系统,城乡二元结构进一步裂变为城市工业(国有工业),农业和农村非农产业三元经济结构;第五,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别有扩大趋势。
按照刘易斯等人的设想,从二元经济向一元化的工业社会的过渡主要依赖于现代部门的扩张。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有很大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由于城乡差异,农村人口大量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膨胀,出现了城市就业、住房、交通和环境恶化的“城市病”,农村则出现人口减少、劳动力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这就是所谓城市“过密”和农村“过疏”问题。这种现象曾出现在发达国家的现代化历程中,目前正在不同程度上由发展中国家所经历着。其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资本对劳动的替代倾向日趋明显,现代部门增长的就业弹性越来越小,无法承担解决繁重就业问题的任务。
确立城乡协调发展战略是克服城乡矛盾、走出二元经济的基本对策。具体地说,这一对策包括以下三个要素。
第一,加速城市化进程是中国走出二元结构的根本出路。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的最终解决,需要通过城市化和现代化来实现。根据中国国情,中国城市化应采取城乡结合、上下结合、大中小结合的多途径综合模式。所谓“城乡结合”,是指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既不能仅仅是职业非农化的乡村就地转移,也不能是全部依赖城市的异地转移,应从城乡两方面共同努力,把“离土不离乡”和“离土又离乡”结合起来。所谓“上下结合”是城市建设必须把自上而下的国家投资与自下而上的地方投资、集体投资、个人投资和外资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大中小结合”是指在城市规模方面,大中小城市并举,注意发挥各级城市对产业和人口的集聚作用。
第二,城乡互助、促进农村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第三,深化城乡体制改革,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是中国走出二元,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制度前提。
第十章
一、名词解释
农民:农民是小生产者,他们在简单的工具和家庭劳动力的帮助下,为满足他们自身消费的需要和完成政治经济力量拥有者所规定的任务而生产。与其相互依存的主要方面为:其一,农民家庭农场是基本的、多功能的社会组织单位;其二,土地耕作是维持生计的主要手段;其三,文化形态与农村小社区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其四,农民从属于“外部”的社会力量。以上四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强化,一变俱变。但第一个方面是最重要的,其他三个方面都是由家庭农场这一典型特征派生出来的。 二、问答
1. 农业在经济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19
答:根据库兹涅茨的分析,发展中国家的农业部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有四个方面的贡献。
(1)产品贡献。非农业部门的扩大以农业发展为前提,农业不仅要为非农业部门的就业人员提供食物,而且还要为某些制造业,如纺织,提供原材料。前者可称之为农业部门的食品贡献,后者可称为原料贡献,合称为农业的产品贡献。
(2)市场贡献。农民购买服装、家具、日用品及建筑材料等消费品和化肥、农药、农机及其他农业投入品,扩大了对工业品的需求,刺激了工业生产的扩张。这样,农民作为工业品的需求者,对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做出了贡献。另一方面,农业的市场贡献还应包括出售给非农业部门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库兹涅茨称前者为“生产过程的市场化”,后者为“农业净产品的市场化”。
(3)要素贡献。农业的产品贡献来源于农业生产,农业的市场贡献来源于农业和其他部门的交换,农业的要素贡献则来源于农业资源向其他部门的转移。按资源的种类,农业的要素贡献又可细分为资本贡献和劳动贡献。
(4)外汇贡献。在工业化进程中,外汇短缺是一个长期问题。在这方面,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发展中国家获得十分宝贵的外汇。特别是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由于工业很不发达,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可以说是许多国家获得外汇的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来源。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业外汇贡献的重要性不可避免地要下降,但可以认为,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业的外汇贡献仍是不可忽视的。
2.改造传统农业有哪些基本途径?
答:传统农业的改造主要有两条途径:制度创新(土地占有方式的变革)和技术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1)土地占有方式包括:大规模现代耕作或养殖、种植园农业、大庄园、家庭农场独立农业者、租佃制、分成制、不在地主、公社制、集体化农业等。因此,土地占有制度的改革也可以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例如,租佃合同的改革保障了佃农的使用权,依法签订限制地主驱逐佃农的权利的长期合同,会使佃农更愿意投资于土地,而且也会给佃农的家庭生活带来一定的稳定性。再如减租,包括规定地主吸取的地租占农作物份额的上限,佃农家庭可因此拥有更多剩余进行消费和投资。以无偿方式实现耕者有其田,是激进程度仅次于集体化的改革措施,除耕者拥有的土地外一律没收。
(2)农业生产技术的变革 。对农业来说,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最好的技术,所有农业技术都必须针对当地土壤、气候条件和当地要素禀赋状况进行调整。一般来说,在地多人少的国家,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用有限的劳动力生产出最大的产量。在地少人多的国家,虽然也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但土地生产率的提高是更重要的因素。不同的发展战略要求采用不同的技术。这些不同的技术可分成两大系列,即机械(技术)系列和生物系列。
3.概述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答:农村非农活动的水平决定于“推”和“拉”两方面的因素。在“推”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这样一个事实:仅有的可耕地不能完全吸收农村劳动力。因此,随着人口密度的提高,农场规模缩小,农户被迫在农场以外寻找出路,增加收入。“拉”的因素则是指有吸引力的非农业工作机会。在达两类因素中哪一类更为重要?这部分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阶段,部分取决于人口对土地压力的强度。
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经济主要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传统农业,生产仅能维持生计。农村部门基本上是自成体系的、封闭的“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大多数农户既生产农产品也生产所需要的非农业产品。在生存经济中,农村非农性就业是“供给决定”的,也就是说,是农业生产对劳动力需要得以满足后的“剩余”。如果农业停滞,农村非农性就业的增长也许是农村凋敝的表现,是“推”的因素作用的结果。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