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垃圾收集、清运能力低下。垃圾处理问题是摆在XX区XX镇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
本项目采用垃圾压缩转运站作业后送入垃圾填埋场统一处理。一是扩大了垃圾清运的服务半径,减少了维护管理成本;二是极大提高了垃圾的收集、清运能力,清运量提高到原来的3倍左右,有效解决了垃圾清运亏载问题;三是新型垃圾转运站是完全密闭式作业,具有降尘、除臭系统和污水排放处理系统,同时完全密闭化清运有效地防止了垃圾二次污染;四是直接压缩转运站与传统转运站相比耗电量大大降低,节约了能源。五是新建垃圾转运站附建了管理间、环卫工人休息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解决了附近环卫清扫保洁工的休息场所。
综上所述,本项目建设具有极大的环境和社会效益。市政府和有关部门对XX区XX镇环卫事业非常关注,给予XX区XX镇垃圾中转站的建设制定政策上的支持;当地政府也决心下大力气改变垃圾处理现状,制定了一些具体措施并齐心协力抓落实,财政部门也积极参与;同时垃圾转运在我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以上因素给本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组织上、资金上和技术上的可靠保证,为本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可能。项目建成后对服务区域内的环境卫生、居民的生活质量将有较大的改善。
12
第四章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
本项目的主要目的是改善XX区的城市环境和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减少垃圾清运费用,根据目前XX区的城市建设和人口情况,拟在XX镇建垃圾中转站1座。
本项目占地约1.5亩,总建筑面积400m2,日转运垃圾能力为22.5吨,主要建设内容包括生产管理用房、物资储藏间、配电房、压缩站房、机坑、控制室及值班室等,并配套垃圾压缩机、水电设施、进场道路等。
转运站的设计日运转能力,可按其规模划分为大、中、小型三大类,或Ⅰ、Ⅱ、Ⅲ、Ⅳ、Ⅴ五小类。
新建的不同规模转运站的用地指标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转运站主要用地指标
类型 设计转运量 (t/d) 1000~3000 450~1000 用地面积 (㎡) ≥20000 15000~20000 与邻居建筑间隔 (m) ≥50 ≥30 绿化隔离带宽度 (m) ≥20 ≥15 I类 大型 II类 类 型 中型 III IV 小型 V 设计转运量 (t/d) 150~450 50~150 ≥50 用地面积 (㎡) 4000~15000 1000~4000 ≤1000 与邻居建筑间隔 (m) ≥15 ≥10 ≥8 绿化隔离带宽度 (m) ≥8 ≥5 ≥3 注:1、表内用地不含垃圾分类、资源回收等其他功能用地。
13
2、用地面积含转运站周围专门设置的绿化隔离带,但不含兼起绿化隔离作用的市政绿地和园林用地。
3、与相邻建筑间隔自转运站边界起计算。
4、对于邻近江河、湖泊、海洋和大型水面的城市生活垃圾转运码头,其陆地转运站用地指标可适当上浮。
5、以上规模类型II、III、IV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I类含上下期值。
转运站的设计规模按下式计算: QD=KS·QC
式中 QD——转运站设计规模(日转运量),(t/d) QC——服务区垃圾收集量(平均值),(t/d)
KS——垃圾排放季节性波动系数,应按当地实测值选用,
无实测值时,可取1.3~1.5。
14
第五章 转运站转运方案比选
5.1垃圾转运站的类型
(1)预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预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其工作原理是把垃圾在固定的箱体内压缩成块,然后一次性推入对接车的大型集装箱内。其特点如下:
垃圾在固定箱体内压缩成块,压缩比高,箱密封,可收集垃圾挤出液,防止二次污染;重量和压力检测精确,垃圾压缩过程不须集装箱半挂车配合,工作效率高。该模式投资较高。 (2)直接压缩式垃圾转运站
直接压缩式垃圾转运站,其工作原理为垃圾倒入料槽,车辆对接后,压装机直接将垃圾压入大型集装箱内,压装过程需反复多次。其特点如下:
设备体积较小,配套的土建设施规模较小,压装过程完全自动控制,全封闭,无二次污染,与预压缩式中转站相比,车辆等候时间较长。该模式投资相对较小。配套车辆可选用车厢一体,也可采用车厢分离的拉臂车。 (3)分选式垃圾转运站
分选式垃圾转运站,其工作原理是压装前对垃圾进行预处理,将垃圾按不同的粒度进行分选,只对大粒度的垃圾进行压缩,为后续处理提供条件。其特点如下:
采用国际先进的分选工艺方案,压缩与分选组合,可实现垃圾减量化。一次性投资较高。
15
(4)压缩打包式垃圾中转站
压缩打包式垃圾中转站,其工作原理是对垃圾分选后,将大粒度垃圾压缩,然后用铁丝捆成2m3的垃圾包,用平板车运往垃圾填埋场。其特点如下:
工艺先进,实行分选与打包相结合,垃圾的压缩比较大,可减少填埋空间,节省宝贵的土地资源。与其它几种模式相比,投资最高。
5.2垃圾转运站类型的选择
本项目在满足垃圾中转处理工序的条件下,本着节约投资的原则,选择用直接压缩式转运站结构型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