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要点)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DKD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是终末期肾病的重要病因。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微血管并发症学组组织相关专家对2014年《糖尿病肾病防治专家共识》进行了修订,形成《中国糖尿病肾脏疾病防治临床指南》,旨在规范我国DKD的诊治。
糖尿病肾脏疾病的定义与诊断1DKD定义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既往称“糖尿病肾病”,是指由糖尿病所致的慢性肾脏疾病。
我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DKD患病率为10%~40%。(C级)
2评估指标及筛查
白蛋白尿:随机UACR≥30 mg/g为尿白蛋白增加;且在3~6个月内重复检查UACR,3次中有2次增加;排除感染等其他干扰因素。
预估GFR(eGFR)下降:eGFR<60 ml?min-1?1.73 m-2。
2型糖尿病和病程5年以上的1型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UACR和eGFR检测,以便早期发现DKD。(B级)
3DKD的诊断
DKD通常是根据UACR升高和(或)eGFR下降、同时排除其他CKD而作出的临床诊断。
糖尿病合并肾脏损害不一定是DKD,病因难以鉴别时可行肾穿刺病理检查。(C级)
确诊后应根据eGFR进行CKD1~5期分期。(C级)
DKD的防治
DKD的防治应强调积极筛查、早期发现、合理干预。(C级)
重视对DKD危险因素的干预,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避免肾毒性食物及药物、急性肾损伤、蛋白摄入过多。(A级)
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的血糖和血压控制是防治DKD的关键。(A级)
1一般治疗
DKD患者应合理控制蛋白摄入量,蛋白质摄入应约为0.8 g?kg-1?d-1,尚缺乏证据证明更低的蛋白摄入可进一步获益,应限制盐的摄入(<6 g/d)。(B级)
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律运动(B级)。(B级)
患者应戒烟。(B级)
2控制血糖
严格降糖治疗可延缓DKD的发生和进展,推荐所有DKD患者合理降糖。(A级)
白蛋白尿并非使用二甲双胍的禁忌。(B级)
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具有降糖以外的肾脏保护作用。DKD患者使用二甲双胍后血糖不达标,可优选SGLT2抑制剂。(A级)
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可改善DKD肾脏结局。(B级)
3控制血压
DKD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一般目标值为130/80 mmHg。(B级)
DKD患者降压药物首选ACEI/ARB(A级);双倍剂量ACEI/ARB可能获益更多。(B级)
ACEI/ARB治疗期间应定期随访UACR、血清肌酐、血钾水平。(B级)
不推荐ACEI/ARB用于DKD的一级预防。(B级)
不推荐联合使用ACEI和ARB类药物。(A级)
4纠正脂质代谢紊
CVD是DKD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血脂是CVD的可控危险因素。(B级)
对于非透析DKD患者,推荐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作为调脂治疗首要目标,首选他汀类药物。(A级)
推荐DKD患者血脂治疗目标为:有ASCVD病史或eGFR<60 ml?min-1?1.73 m-2等极高危患者LDL-C水平小于1.8 mmol/L,其他患者应小于2.6 mmol/L。(B级)
不推荐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透析患者开始他汀治疗,但已开始他汀治疗的透析患者可继续使用,除非出现副作用。(A级)
5其他防治措施
应慎用或避免使用具有肾毒性的药物。(B级)
非甾体抗炎药(NSAID)、ACEI/ARB类药物,以及感染、尿路梗阻等是急性肾损伤的危险因素。(B级)
糖尿病是造影剂肾病的高危因素,应积极评估、合理预防造影剂肾病。(B级)
预防感染(如注射流感疫苗)对DKD患者有益。(C级)
DKD的监测及转诊
DKD诊断后需监测疾病进展,识别促进肾功能恶化的因素(C级);必要时转诊至肾脏专科。(B级)
CKD并发症包括血压升高、容量负荷过度、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贫血及代谢性骨病等,应依据肾功能情况,定期监测。(C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