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考备考·文言虚词专题二 因 其 与 乃 (也 乎)
【因】
(一)介词。
1.翻译为依照,根据。 ①罔不因.
势象形。 (《核舟记》) ②变法者因.时而化。 ③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④故事因.
于世,而备适于事 (《五蠹》) 2.翻译为依靠,凭借。 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过秦论》) ②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烛之武退秦师》) ③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贾谊《过秦论》) 3.翻译为趁着,趁此。 ①不如因.而厚遇之。 (《鸿门宴》) ②因.击沛公于坐。 (《鸿门宴》) ③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苏武牧羊》) 4.翻译为通过,经由。 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传》) 5.翻译为因为,由于。 ①因.造玉清宫,伐山取材,方有人见之。(《雁荡山》) ②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疏》) (二)副词。
1.翻译为于是,就;因而。 ①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②相如因.
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三)名词,翻译为原因,缘由,机缘。 于今无会因.。(《孔雀东南飞》) (四)动词,翻译为沿袭,继续。 ①加之以师旅,因.
之以饥馑。 【成语举例】 因.
地制宜: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因.
材施教: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因.
陋就简:原意是因循原来的简陋,不求改进。后指就着原来简陋的条件办事。 因.
噎废食:原意是说,因为有人吃饭噎死了,就想让天下人都不吃饭,这太荒谬了。比喻要做的事情由于出了点小毛病或怕出问题就索性不去干。
【其】 (一)用作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鸿门宴》) ②然视其.
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游褒禅山记》 ③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 2.第三人称代词。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其.
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②其文漫灭,独其.
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游褒禅山记》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游褒禅山记》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 (《赤壁之战》) ③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于乱石间择其.
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一定)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
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③意者,堂下其.有憎臣者乎?(译文:推测起来,大概是堂下诸人中有怀恨我的吧!)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
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
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③其.有能去之(害虫)者,有功于物也。(表假设)(柳宗元《柳河东集》)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②突如其.
来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
衰也!(《伶官传序》) 【乃】 (一)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
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
反不能及。(《师说》)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
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
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④胜败乃.
兵家常事 (二)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 ①夫我乃.
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固定用法】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
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②何其相似乃尔:二者多么相像,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像。
【与】
(一)介词
1.翻译为 和,跟,同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2.翻译为 给,替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陈涉世家》) 3.翻译为 比,和……比较。 ①吾孰与.
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六国论》 (二)连词。
1.翻译为和,跟,同 ①然谋臣与.爪牙之士,不可不养而择也 (《勾践灭吴》) ②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 (《勾践灭吴》) (三)动词。
1.翻译为给予,授予。 ①生三人,公与.之母;生二子,公与.之饩。 (《勾践灭吴》) ②则与.
一生彘肩 (《鸿门宴》) 2.翻译为结交,亲附。
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②与.
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3.翻译为对付。①庞煖易与.
耳。 4.翻译为参加,参与。①蹇叔之子与.
师。(《蹇叔哭师》) 5.翻译为赞许,同意。①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四)通假。 通“欤”。句末语气词,表示感叹或疑问。 ①唯求则非邦也与.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②然则废衅钟与. (《齐桓晋文之事》) 【固定用法】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①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沛公曰:“孰与..
君少长?” (《鸿门宴》) ③吾与.徐公孰.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孰若】【与其……孰若】表示选择(舍前取后),译为:“哪如”“与其……哪如……” ①与其坐而待亡,孰若..起而拯之(《冯婉贞》) ②与其杀是童,孰若..卖之(《童区寄传》) 【成语举例】①虚与.委蛇:与:结交、亲附;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意,敷衍应酬。
②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要想夺取些什么,得暂且先给些什么。指先付出代价以诱使对方放忪警惕,然后找机会夺取。
【附】 【也】 (一)句末语气词, 1.表示判断语气。
①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鸿门宴》) 2.句末语气词,表示陈述或解释语气。例:
①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阿房宫赋》) 3.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叹的语气。
①鸣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阿房宫赋》) ②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 4.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语气。 ①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5.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语气。 ①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崤之战》) 6.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的。 ①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句中语气词。用在句中,表示语气停顿,以舒缓语气。 ①闻道也.亦先乎吾。(《师说》) ②师道之不传也.
久矣。(《师说》) 【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欲安所归乎.
?(《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说》)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无以,则王乎.
?(《齐桓晋文之事》) 译:如果一定要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宜乎.
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译:应为“百姓之谓我爱也宜乎”,百姓认为我吝啬是应该的啊。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
山水之间也。(《醉翁亭记》)(乎:于) 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
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