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使用)
前 言
《中西医妇产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和西医学两种理论与方法,并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取长补短、融汇贯通来认识妇女解剖、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妇女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诊治规律、预防方法,以及计划生育、优生保健等问题的一门新兴的临床医学学科。主要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妊娠生理、孕期监护及保健、正常分娩、正常产褥、妊娠病、妊娠合并病、产时病、产时并发症、产后病、外阴色素减退疾病、女性生殖系统炎症、月经病、常见女性生殖器官肿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女性生殖器官损伤性疾病、不孕症、盆腔瘀血综合征,以及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其目的是通过教学辅导,使学生能够运用中医学、西医学及中西医相结合的理论和方法掌握、熟悉、了解女性生理、病理特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发展规律、诊治方法,并对计划生育有关技术及妇女保健知识也能掌握或了解,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妇产科科学研究、临床治疗及计划生育工作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教学包括课堂讲授、见习和病案讨论三个环节,教学总时数为108学时,其中课堂讲授 90学时,见习12学时,病案讨论6学时,以课堂讲授为主,临床见习、病案讨论为辅。鉴 于妇产科自身的特点,在教授基本技能时也可有选择地配合放一些电视录像,以加深和巩固 课堂内容,弥补因条件限制造成的临床见习不足。见习及病案讨论应根据课堂讲授内容需要而适时安排。
教学要求与内容
总 论
第一章 绪 言
第一节 中西医妇产科学的定义与范围 [教学要求]
1.熟悉:中西医妇产科学的定义。 2.了解:中西医妇产科学研究范围。 [教学内容]
1.讲述中西医妇产科学的定义。 2.讲述中西医妇产科学的研究范围。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节 妇产科学发展概要 [教学要求]
1.熟悉:各历史时期牛医妇科代表性著作及其作者。 2.了解: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发展概况。 [教学内容]
1.简介夏商周时代、汉晋隋时代、唐宋时代、金元时代、明清时代及近代中医妇科趋势;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萌芽。
2.简介各历史时期中医妇科学的代表性著作及其贡献。
1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第二章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教学要求]
1.熟悉:女性外、内生殖器的解剖及与邻近器官的关系。
2.了解:女性骨盆的形态结构,与分娩有关的解剖特点,盆腔血管、淋巴、神经女性骨盆底的解剖,中医对女性生殖脏器的认识。 [教学内容]
1.讲述骨盆各平面及其重要径线、与分娩有关的标志点。
2.重点讲解阴道、子宫及其韧带、输卵管、卵巢的解剖及与临近器官的关系。 3.简介盆腔血管、淋巴的分布。 4.简介女性骨盆底的解剖。
5.重点讲解中医对女性生殖脏器的认识。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三章 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教学要求]
1.掌握:卵巢功能及其周期性变化。
2.熟悉: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月经及月经的临床表现,下丘脑—垂体轴的相互关系。中医对月经及其调机理节的认识。
3.了解:子宫内膜及生殖器其他部位的周期性变化。 [教学内容]
1.简介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2.重点讲解月经及月经的临床表现。 3.重点讲解月经的内分泌调节轴。 4.重点讲解产生卵巢激素的机制。 5.讲述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 6.讲述中医对月经产生机理的认识。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四章 妊娠生理 [教学要求]
1.熟悉:卵子从受精到受精卵的输送、发育、着床的过程,胎儿附属物的形态、功能。妊娠期母体的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教学内容]
1.简介受精和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过程
2.讲述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形成与胎盘功能。
3.讲述母体生殖系统、血液、心血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五章 孕期监护及保健 [教学要求]
1.熟悉:孕期监护及孕期保健的基本内容,掌握产前检查。 2.了解: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处理。
2
[教学内容]
1.讲述孕期监护(产前检查的具体方法)和保健的内容。 2.简介正确处理妊娠期出现的各种症状。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六章 正常分娩 [教学要求]
1.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2.熟悉: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教学内容]
1.简介影响分娩的四因素及四者间的相互关系。
2.重点讲解分娩的先兆征象、临产的诊断及产程的分期。 3.讲述三个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产程图。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七章 正常产褥 [教学要求]
1.熟悉:产褥期处理与保健。
2.了解:产褥期临床表现,产褥期母体的变化。 [教学内容]
1.重点讲解产乳期产妇生殖、泌尿等系统及乳腺的生理变化。 2.重点讲解正常产褥期的护理。 [教学方法]
通过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和布置作业,结合课堂讨论。 第八章 妇产科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 [教学要求]
1.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性质和致病特点,肾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科常见疾病的主要机理,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损伤胞宫都必须是在损伤冲任功能基础上才能导致妇科疾病发生的机理。
2.了解:西医对妇产科病因的认识,体质因素在妇科病因中的地位。 [教学内容]
1.简介淫邪因素:寒、热、湿。
2.简介情志因素、其他因素(房劳多产、饮食失节、劳逸过度、跌仆损伤)、体质因素。 3.讲述肾肝脾功能失调、气血失调、直接损伤胞宫影响冲任为病。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挂图、模型示教 第九章 诊断概要 [教学要求]
1.掌握:妊娠诊断方法。
2.熟悉:胎产式、胎先露和胎方位的定义及判定,妇科病史书写特点。 3.了解:妇科临床常见症状。 [教学内容]
1.简讲述中医四诊在妇科病史采集中的运用。 2.讲述早、中、晚期妊娠的诊断方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