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摘要]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基石。本文从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理想出发,分析了近十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导致的教育不公的原因和现象,并对新时代教育市场化改革的出路和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教育市场化改革”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一、中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一)什么是教育市场化

究竟什么是教育市场化,通俗地说,教育服务是商品,教育服务的需求和供给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从需求方来说,就是谁要获得教育服务,谁出钱谁买单。教育市场化这一概念来源国外高等教育的改革。西方国家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的“高等教育市场化”改革,是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旨在改善政府治理方式,通过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调整结构,提高高等教育的活力、质量和效率。它在实践中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的比例,增加非政府(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二是强化高等教育与私有经济部门的联系,加强大学与工商界的联系。三是加强私立或民办高等教育的角色和作用。 (二)中国教育市场化改革的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发展处在外有亚洲金融危机,内有经济发展遇到计划体制的瓶颈,当时国家进行了所谓的三大改革即

“房地产市场化、教育市场化、医疗改革市场化”,开放的市场经济,找到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实现了中国经济的软着落,让中国发展迈入了黄金十年。在这过程中,教育市场化改革具有中国特色走上历史的舞台。

中国特色的教育市场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实行的被称为“单纯财政视角的教育改革”,即在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的背景下,为弥补经费短缺,围绕着学校创收、经营、转制、收费、产权等问题,以增长和效率为追求的教育改革。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教育政策,无论多种渠道筹集教育经费、“人民教育人民办”的农村“普九”,还是大学高收费,学校广办公司开展多种经营创收活动,公办学校转制、“名校办民校”和择校热,公办高校举办“二级学院”、“独立学院”,以及用房地产开发的模式兴建“大学城”等等,大致是循着这一思路。于是从上世纪末到今日,浩浩荡荡的教育市场化改革席卷中华大地。

三、中国教育市场化改革失败的原因

从根本上来说,教育的市场化严重违背的构建和谐社会发展目标,扭曲了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社会公平。和谐的社会是一个民主、公平、正义的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是一个大多数人能够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社会。和谐社会蕴含着三个有机的统一体,即民主和法治的统一、活力和秩序的统一、多元与公正的统一;和谐社会必须包含三个要素,即机会、责任、社会

组织,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为社会成员提供公正的、平等的参与和分享机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以人为本,实行机会均等,而机会的均等源自于先天的出生公平和后天的教育公平。教育市场化直接影响了教育公平,也就是面向每个人的机会的均等性。 我国的教育市场存在以下严重问题:

(一)教育市场化与教育的公益性和公平性原则相悖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是促进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教育能显著改善个人的生存状态和持续发展能力。个人受教育权利的实现,不仅关乎个人福祉,而且是对公共福祉的有力促进。在我国,接受教育是受宪法和教育法律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 对教育市场化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归纳起来,无外乎是主张依靠市场手段来筹措和配置教育资源,把教育“推向市场”,变成一种由市场法则支配的商业性活动,其实质是教育的营利化和学校的企业化。

主张教育市场化的一个有代表性的论点是,教育产业化是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打破政府垄断办学,可以加快中国教育的发展,甚至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持这种观点的同志主张,对教育产业化不仅不应当反对,反而应当大力提倡和推进。 这种把教育市场化描绘成几乎能解决中国教育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的理论,不仅没有现实依据,也经不起推敲。从经济学角度看,

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思考

关于教育公平与社会和谐的思考[摘要]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进程中,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民族振兴的基石。本文从追求教育公平的教育理想出发,分析了近十年来教育市场化改革导致的教育不公的原因和现象,并对新时代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tv1k0d0s60n19a8i5ig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