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word精品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中的营养和水分。

② 成层结构减缓了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阳光、空间、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等; ③ 植物群落的成层结构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增加了物种多样性。

4 群落形成的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

[答]:①先锋群落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

② 郁闭未稳定的阶段:随着群落的发展,种群数量的增加,当有一定数量的物种后,生活小 区逐渐得到改善。

③ 郁闭稳定的阶段:物种通过竞争平衡地进入协调进化,使资源的利用更为充分有效。群落 结构也较为复杂。

5 比较机体论学派与个体论学派的观点

[答]:机体论学派。 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 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 其理论依据是: 任何一个

植物群落都要经历一个从先锋阶段到相对稳定的顶极阶段的演替过程, 程类似于一个有机体的生活史。

个体论学派。 认为群落的存在依赖于特定的生境与物种的选择性, 但环境条件在空间与时间 上都是不断变化的, 因此群落之间不具有明显的边界, 而且在自然界没有任何两个群落是相 同或相互密切关联的。由于环境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的差异性是连续的。

这个演替过

6 简述群落波动与演替之间的区别。 [答]:群落的波动是指在不同年度之间,生物群落存在的变动。这种

波动限于群落内部的变 化,不产生群落的更替现象。 群落的波动多数是由群落所在地区气候条件的不规则变动引起 的,其特点是群落区系成分的相对稳定性,群落数量特征变化的不定性以及变化的可逆性。

而演替则是指某一地段上一种生物群落被另一种生物群落所取代的过程。 这种过程是群落内 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导致群落的组成种类和外观的明显改 变。

7 论述顶极群落的特征。

与演替过程中的群落比较,顶极生物群落具有一下特征:

( 1)生物量最高;( 2)总生产量/群落呼吸小, 约为 1;(3)总生产量/生物量小; ( 4) 群落净生产量低;

( 5)食物链(网)复杂多样; (6)群落结构复杂; ( 7)物种多样性最高; ( 8)生化多 样性最高;

( 9)生物与环境物质交换速度慢; (10)矿质养分循环封闭; (11)生物的生活周期长 而复杂,生物体积大;

(12)群落稳定性高、熵低、信息多。

8 论述陆地生物群落的地带性分布规律并举例。

陆地生物群落地带性分布规律有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 水平地带性又包括纬度地带 性和经度地带性:

(1)纬度地带性是由于热量带沿纬度变化而变化,导致群落类型也随纬度变化依次更 替,如亚洲大陆东岸从赤道向北极依次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北方针叶林 -苔原。

(2)经度地带性是由于降水自沿海向内陆依次减少导致群落类型沿经度方向依次更替, 如亚洲温带大陆东岸,由沿海向内陆依次是森林-草原-荒漠。

(3)垂直地带性是由于山地随海拔升高,温度和降水依次变化从而导致群落类型自下 而上依次更替, 如马来西亚的基那巴卢山, 从下向上依次是山地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 地落叶阔叶林-山地针叶林-高山灌丛。

9 举例说明山地的垂直地带性。

(1)山地随海拔高度升高,群落类型依次更替。 (2)山地带谱的基带就是当地的水平地带性群落。

( 3)湿润地区山地带谱类似于当地向高纬的纬度地带性群落系列,如(略) ( 4)干旱地区山地带谱由基带干旱类型向上逐渐过渡为湿润类型, 又向寒冷类型变化,如(略) 。

但超过一定高度后,

10、论述生物群落的结构特征。

( 1)水平结构:水平结构是群落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主要表现在镶嵌性、复合体 和群落交错区。① 镶嵌性是指群落内部水平方向上的不均匀配置现象。②

复合体是指不同群 落的

小地段相互间隔的现象。③ 群落交错区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群落的过渡地带,其生境复杂 多样,物种多样性高,某些种群密度大。

( 2)垂直结构:

① 分层现象:A ?地上成层现象;B.地下成层现象;C.动物种群的分层现象; D ?水生群落的分层现象。

② 层片,也是群落的结构部分,它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的生态生物学 特征,具有一定的环境。 (3) 年龄结构。

11、论述生物群落的外貌。

生物群落的外貌特征包括生活型,叶性质和季相三项内容:

(1) 生活型:植物的生活型是指植物长期受一定环境综合影响所表现的适应特征。

( 2)叶性质:包括叶级,叶质,叶型等,群落不同,叶性质不一样。 (3)季相:是外貌的动态变化随季节更替而变,季节越明显地区,群落季相救明显。

12 论述生物群落的发育过程。

(1) 发育初期特点:①建群种明显;②种类组成不稳定;③每个物种个体数量不稳定;④ 群 落结构尚未定型,层次不明显;⑤ 群落内部特有小环境正在形成中。

(2)

发育盛期特点:① 种类组成稳定;② 群落结构已定型,层次分化良好;③ 群落内特 有小环境

有较典型的特点;④通常建群种生长和更新正常。

(3) 发育末期特点:①群落不断改造,群落内小环境导致原物种生存不利,尤其建群 种生长渐弱,更

新能力下降;② 新物种不断迁入、定居并与原来生物竞争并处于竞争优势; ③种类组成开始混杂;④ 原来的群落结构和内部环境特点逐渐发生变化。

13 论述以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系列。

( 1 )裸岩:生境恶劣,无水无土壤,光照强烈,温差大。

( 2)地衣群落阶段:地衣可忍耐裸岩生境,并以代谢酸和腐殖酸及有机质加速岩石风化为 土壤。

(3) 苔藓群落阶段: 地衣所创造的生境迎来了苔藓植物, 同时苔藓通过竞争又排挤了地衣, 苔藓进一步风化岩石,并产生有机质,使土壤更加深厚,肥沃。

(4) 草本群落阶段:由于苔藓对环境的进一步改造作用,使得草本植物开始进入,并逐渐 占据优势,草本植物对土壤及其他环境因子仍进行着改造作用。

( 5)灌木群落阶段:当草本群落把环境改造的更好时,需要更优越生境的灌木进入, 与草本竞争并逐

渐占据优势。

(6) 森林群落阶段:灌木群落继续改造环境,使土壤更加深厚,群落内湿度、温度、光照,

变得越来越有利于乔木生长, 导致森林群落出现, 由于森林群落于当地大气候最为适应、 协 调,所以演替停止。 以上每个阶段都有相关的动物参与群落形成, 美国群落在为下一群落创 造适宜环境的同时,越为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14、论述水生演替系列。

(1)浮游生物群落阶段:由于湖水较深,湖底光照弱,故以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为主。浮 游生物不断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底,流水携带泥沙沉积,使湖底上升,为下一群落创造条件。

(2)沉水群落阶段:沉水群落的生物死亡形成有机物沉入水底,水中泥沙不断沉积使湖底 继续上升,湖水变浅,为浅水环境的生物创造了条件。

(3)浮叶根生群落阶段:湖水浅时,浮叶根生植物竞争处于优势并排挤了沉水植物, 随着浮叶根生植物不断死亡形成的有机物和泥沙的沉积, 湖水进一步变浅, 导致浮叶根生植 物生长越来越不利。

(4)挺水植物群落阶段:挺水植物适应更浅的水环境,它们不断死亡,不断形成有机质, 逐渐使湖底露出水面。

(5)湿生草本群落阶段: 此阶段由于土壤蒸发和地下水位下降, 导致土壤向中生环境转化, 并伴随着中生草本的不断进入。

(6)森林群落阶段:由于地下水位较深及土壤趋向于中生,木本植物不断进入,开始灌木 为主,以后以乔木代替灌木,最终形成森林。

以上每个阶段都伴随相关的动物与植物共同形成群落。 每个阶段的生物群落为下一群落创造了适宜环境的同时,却越来越不利本身的生存和发展。

15、论述次生演替系列。

(1)采伐基地阶段(草本群落阶段) :乔木层消失,形成强光环境,阴生植物消失,阳生草 本植物为主。 (2)先锋树种阶段(阔叶树种阶段) :云杉幼苗怕强光、霜冻,故喜光阔叶树首先进入草本 群落, 并很快成林。 阔叶林的密闭造成林下弱光环境,不利本身幼苗生长, 却为云杉幼苗生 长创造了条件。

(3)阴性树种定居阶段(云杉定居阶段,或针阔叶混交林阶段)云杉幼苗在阔叶林的荫蔽 下逐渐长大于原阔叶树种形成混交状态。

(4)阴性树种恢复阶段(云杉恢复阶段) :当云杉高度超过阔叶树种后, 由于阔叶树种不适 应弱光环境,便逐渐退出,最终云杉林恢复。 填空题

1、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一般分为( 随机 )、(均匀)、(群团)3 种类型。

2、生物多样性通常分为三个层次, 即(遗传多样性 )、( 物种多样性 )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3、我国植被采用的主要分类单位为三级,即(

植被型 )、(群系)和( 群丛 )。

4、(温度)和( 降水 )是影响生物在地球表面分布的两个最重要的生态因子。

第五章生态系统生态学

一名词解释

1 生态系统 :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生物的成分和非生物的成分通过物质的循环和能量的流动互 相作用,互相依

存而构成的一个生态学功能单位。

2 分解者 :分解者也是异养生物。分解者把动植物残体的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利用的 简单化合物,并

释放能量,作用与生产者相反。分解者有细菌、真菌、蚯蚓、螨等无脊椎动 物。

3 食物链 :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过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关系在生态系统中传递,我们把生 物之间存在的这

种传递关系称为食物链 (food chains) 。

4 食物网 :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 形成一个网状结构, 这就是食物网 (food web) 。

5 负反馈 :在生态系统中,当某一成分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其它成分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 些变化又反过来

抑制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这种反馈作用就是负反馈。

6 初级生产力 :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是生态系统中的第一次能量固定,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或 制造的有机物

质就称为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产量。 初级生产力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上有机物 质的生产量。即植物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生产量。

7 净初级生产量: 在初级生产量 (植物固定的太阳能) 中,有一部分是被植物自己的呼吸 ( R) 消耗掉

了, 剩下的部分才以有机物质的形式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 所以我们把这部分生产 量称为 净初级生产量

(net primary production , NP)

8 总初级生产 量:把包括植物呼吸消耗在内的全部生产量称为 总初级生产量 (gross primary production, GP)。总初级生产量(GP)、呼吸所消耗的能量(R)和净初级生产量(NP),这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GP=NP+R

9 营养级 :一个营养级是指外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种的总和。

10 生态金字塔 :能量通过各营养级时会急剧地减少,所以如果把通过各营养级有能流量由

生态学基本知识点word精品

中的营养和水分。②成层结构减缓了生物之间对资源的竞争。阳光、空间、水分和矿物质营养等;③植物群落的成层结构为动物提供了多样的栖息环境,增加了物种多样性。4群落形成的过程分为哪三个阶段?[答]:①先锋群落阶段: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些生态幅度较大的物种侵入定居并获得成功。②郁闭未稳定的阶段:随着群落的发展,种群数量的增加,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tnku9hwxu05ej21u0rq9kfa25180i00k8h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