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 - 专业文书写作范文服务资料分享网站

小学科学活动案例

天下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小学科学活动案例:班级认领校园植物 活动指导:黄陂小学 德育处、校外办 策划和组织: 邓允祥

一、活动背景: 在3-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中,有许多关于植物的教学内容,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新的生命》、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等,而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校园的树木”,更是特意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校园的花草树木。遗憾的是,学生对校园植物缺乏了解,很少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去问老师吧,校园里花草树木的品种太多了,老师也常被问得措手不及。学校的花草树木的维护浇水等, 怎么办呢?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认领小树》,于是学校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建议可以开展一些调查实践活动。受到启发后,决定举行校园植物认领活动,从认识校园的花草树木入手,了解它们的形状、分布、习性、用途,让学生用自己的双手与大脑,经过倡议、讲座、调查、收集、制牌、展示认领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校园环保意识,逐渐形成校园绿色文化。

5 活第一阶段:查阅资料,制定方案(2011年9月) 德育处和科学教师,首先

要制订好活动方案,根据科学教学工作计划的安排,我们在9月下旬商议如何举办校园植物认领活动,大家畅所欲言,特别是对参与对象、参与方式以及如何开展等事项进行了长时间的讨论,形成以下几点共识: 1、活动对象:1-5年级学生。可个人独立完成,也可以研究小组的形式来参与,每个研究小组成员不能超过3人。 2、参与方式:以班级为基本组织单位,任选校园内的树木或有一定种植面积的花草进行调查、研究,了解花草的名称、特性、用途、如何培育。 3、认领活动:本次活动分设计名片和班级认领两个大环节。 在此基础上,我们制订了《校园植物调查活动方案》,方案中还强调在活动中一定要注意保护校园的花草树木,严禁攀折或践踏。 第二阶段:初步调查,讲座倡议(2011年10月) 学校到底有哪些植物呢?作为活动组织者,首先要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做到心中有数。那几天,我一有空余时间就在校园里到处转悠,拿着相机对着各种植物进行全景和局部拍摄,还邀请燕山公园熟悉苗木、花卉专家到实地指导辨别,终于把校园的大部分花草树木的名称给确定下来了。 向阳小学校园植物汇总表(2011年12月) 序号 名称 归属 种植地 序号 名称 归属 种植地 1 紫玉兰 木兰科 轮滑场西边 20 含笑 木兰科 中学 2 荷花玉兰 木兰科 操场 21 红叶李 蔷薇科 中学 3 紫薇 千屈菜科 花坛、 22 水杉 杉科 小学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2 4 紫荆花 苏木科 花坛、中学 23 桂花 木犀科 花坛、中学 5 樱花 蔷薇科 花坛 24 海桐 海桐科 花坛、小学、中学 6 樱桃 蔷薇科 花坛 25 大叶黄杨 卫矛科 花坛、小学、中学 7 腊梅 腊梅科 花坛 26 金边黄杨 卫矛科 中学 8 杨梅 杨梅科 中学 27 雀舌黄杨 黄杨科 花坛 9 桃树 蔷薇科 花坛 28 杜鹃花 杜鹃花科 花坛 10 夹竹桃 夹竹桃科 花坛、中学 29 红花继木 金缕梅科 花坛、小学 11 龙爪槐 豆科 花坛、中学 30 龟甲冬青 冬青科 花坛、小学 12 雪松 松科 中学 31 水腊 木犀科 花坛、操场 13 罗汉松 罗汉松科 中学 32 铁树 苏铁科 花坛、小学 14 竹柏 罗汉松科 中学 33 海芋 天南星科 花坛 15 龙柏 柏科 中学 34 芭蕉 芭蕉科 中学 16 扁柏 柏科 中学 35 棕榈 棕榈科 中学 17 山茶 山茶科 花坛 36 沿阶草 百合科 中学 18 苦楝 楝科 中学 37 马尼拉草 禾本科 花坛 19 樟树 樟

1 2 3 4

科 中学、操场 38 迎春花 木犀科 小学 全体教师会议上发起倡议,并专门作了题为《“校园植物名片大赛”攻略》的讲座。在讲座中,我们利用幻灯片向广大老师介绍了校园的各类植物和主要分布情况,并详细说明了本次活动的要求和意义,特别是为什么强调要让学生亲手做名片,因为只有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才是最有价值的,而且学生的作品往往富有童趣更吸引人,同时这样的活动可以成为学生校园生活的美好记忆!另外,我们还例举了一些植物名片范例,并对植物名片的制作提出十分具体的要求:(1)外形自由设计,大小合适,样子美观;(2)内容自由选择,简洁和儿童化很重要;(3)文字最好用电脑打印,有照片就更好;(4)外面必须塑封,以便能经受风吹雨打;(5)悬挂展示由作者完成,考虑植物特点;(6)上交一式两份,一份悬挂,一份存档。 第三阶段:收集资料,设计评比(2008年12月—2009年1月) 接下来是本次活动最重要的环节——收集资料,设计评比。因为前期的宣传工作全面到位,各班主任纷纷利用班队活动时间进行动员和指导,给学生布置了调查校园植物搜集相关资料的任务。 学生接受任务后,连续几天穿梭于校园的每个地方,挑选自己喜欢的植物进行调查和资料收集。有的奔进了图书室,有的敲击键盘,到网络世界寻找答案,有的当起了小记者,采访了学校植物知识丰富的老师,还有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到花木市场进行咨询。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研究,学生基本完成了任务,然后我们科学老师拿出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进行研究结果汇报。课堂上,孩子兴高采烈地介绍自己的搜集与观察的结果,有的拿来了文字资料,有的拿来了自己家中的百科全书,有的拿来各种植物的图片,还有的同学用自己的画笔画出柏树、桃树,还配上了文字介绍??大家畅所欲言,好不热闹,都想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然后,老师和同学一起进行严格审查,发现有错误的知识介绍就要重新查实,确保植物资料准确无误。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们这次植物名片的设计活动除了一些必要说明外,名片的样式、选取的内容以及文字的组织都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尽了自己全部的力量把名片设计得生动有趣,耐人寻味。以下就是部分学生设计的植物名片: 之后,我们在班级推荐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校植物名片评比。我们先按照类别把植物名片进行分类,再根据参赛作品的数量和植物的分布情况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若干名,还结合各班

3 级参赛作品的质量和数量评选了班级组织奖。 第四阶段:悬挂展示,总结评议(2009年2月) 考虑到本学期工作马上结束,我们决定把悬挂展示阶段放在2009年2月份,也就是下个学期初,等开学报到之后,我们把所有获一等奖的植物名片在对应植物上进行悬挂展示,相信焕然一新的绿色校园一定会在全校师生中产生强烈的反响。而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认识了全校的花草树木,学生更是兴奋、激动和富有成就感。 届时我们还将邀请新闻媒体一起来宣传本次活动,我们还把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总结,撰写活动经验总结,争取发布在科普杂志上并在我区其他学校进行推广。 三、活动反思: 课外实践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继续,又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如何利用现有课程资源,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走出了封闭的书斋,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大自然的奥秘,获得活动的激情、创新的喜悦,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人才,是我们课程改革的重要理念之一。 “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就是符合这一理念的校园实践活动。为校园植物设计名片的活动,不仅仅是一次对学校植物的大检阅。参与的班级、学生为了设计一张满意的名片,在植物分类知识、植物形态特点、名片构图技巧、反复推敲的“动人物语”都下了许多功夫。学生通过这次调查,不但认识了全校的树木和花卉,而且了解了很多关于花草树木的知识。一张张在风中飘曳的校园植物名片,外表不一定精致却意味深长,这些童趣的作品已经远远超越了广告公司制作的专业标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名片制作过程中,学生既学会了资料的整理与汇总,还能亲自设计制作,使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学生的收获不只是这些。在研究过程中,学生遇到了不少困难,也正是这些困难,促使他们努力去寻求答案,使他们的社会活动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实践能

力都得到了充分锻炼。他们在“遇到问题”和“解决问题”之中不断成熟,这种经历应该是他们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2、深化了教师的认识体会 这次活动,融教育、教学、科研、科普为一体,精心策划、严密组织、辅导实施、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创建科技实践活动特色,形成绿色实践活动亮点,使我们看到指导教师的特长和组织能力在活动中得到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发展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作为教师,只要做了有心人,利用生活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留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我给校园植物做名片”这一活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亮点和新意自不必多说。如果我们继续深化拓展,进行绿色主题的系列研究,使活动趋向规范性、完整性、持续性,让保护地球、绿色家园、改善环境的生态意识,深深地扎根在人们的思想中,让更多的人从内心深处来关注环境问题,其收效不可估量。

4 小学科学综合实践活动案例 作者: 李蓓璇 (小学科学 荣昌县、壁山县、潼南县、大足县、双桥区小学科学联合班 ) 评论数/浏览数: 0 / 88 发表日期: 2011-12-18 16:34:07 谁“拿走”了小蝌蚪的尾巴 活动目标 (一)科学知识目标 1.通过饲养小蝌蚪,让学生亲眼发现小蝌蚪生长发育变成青蛙的过程。 2.了解青蛙卵生、两栖的特点。 3.了解小蝌蚪饲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情感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科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和持久研究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提出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养成善于思考、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的过程和结果。 3.能持之以恒地坚持长期观察,并做好记录。 三、实施方案 (一)活动准备 1.组织学生讨论,开展这次活动的目的与意义;梳理学生心中疑惑,让学生了解自己对小蝌蚪变成青蛙过程的已知和未知的知识。 2.确定活动的内容及活动重点。 3.准备《致家长一封信》,介绍本活动的内容、方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家长应该协助事宜。 4.通过家校联系,学生根据自家的具体情况和与同学家之间的远近,自由组成饲养观察小组,讨论具体分工,确定组名、组长、组员等。 (二)活动方案: 1.活动方式: (1)以小 组为单位或个人为单位,采取集中采卵或个人采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观察活动。 (2)开展访问、实地考察、饲养、观察、记录、分析、发倡议书、社区宣传、放生等科学实践活动。 2.活动过程:收集资料→记者访问→实地考察→饲养观察→交流总结→社会调查→成果展示→放生。 3..活动计划: 活动 时间 活动地点 活动步骤与内容 活动方式 第一 阶段 (三个周) 1.网络教室 2. 图书馆 3.访问本村农民 1.成立小组,制定活动计划。 2.提出要研究问题。 3.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归纳出所要研究的问题的顺序。 4.设计观察记录表。 5.准备养蝌蚪的器材。 6.有条件的同学建造生态小池塘。 1.访问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2.上网、查阅书籍等方法搜集资料。 3.采取小组讨论、交流的方法解决相关问题。 4.和父母沟通,争取父母的支持。 第二 阶段 (两个周) 1.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的水流比较缓的地方。 2.在家里、班级或实验室等地方分青蛙卵。 1.准备好小蝌蚪吃的东西。 2.到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的水流比较缓的地方捞青蛙卵。 3.分给没有捞到青蛙卵的同学一些青蛙卵。 4.分享捕捞乐趣,查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1.采取小组合作或个人行动的方式实地采卵。 2. 小组交流采卵的经历、照片或趣事。 3.小组交流查找成功或失败的原因。 第三 阶段 (六个周) 1.在教室、家里饲养。 2.在小河边、小溪边、池塘边实地观察饲养。 3.网络教室。 1.观察、记录蝌蚪卵的变化。 2.观察水质的变化,每三到五天换一次水。 3.用照相机或摄像机记录卵和蝌蚪的变化 4.实地观察和家庭观察相结合发现不同。 5.相互鼓励,坚持观察并写出观察日记。 6.对饲养过程中突发现象进行原因分析。 1.定点定时观察。 2.亲手喂养观察。 3.小组交流发 现和感受。 4..师生交流解答疑惑。 5.

家校交流沟通支持。 第四 阶段 (两个周) 1.在班级、教室或网络教室交流。 2.通过QQ群进行家校沟通。 1.

5 交流资料。 2.整理资料。 3.完善资料。 4.拟定成果展示方式。 5.阶段小结,调整研究思路。 培养整理资料的能力,反思能力。 第五 阶段 (两个周) 1.在班级或学校交流。 2.走进社区体验发现。 3.走向大自然。 1.成果展示。 3 评价与反思。 3发出倡议(保护青蛙)。 4.放生(保护生态环境)。 1.手抄报。 2.记录表或观察日记。 3.照片或录像片。 4.突发事件研究资料。 5.关于小蝌蚪与青蛙的歌曲或童话故事。 4.注意事项: (1)分组时应注意,做好协调工作。在活动分组时往往会出现,有的学生成为抢手货而无所适从,有的学生无人问津而面带沮丧,这 时 老师要发挥好自己的权威作用,做好协调工作,并抓住时机,对一些平时不大受欢迎的同学要进行原因分析,引导其反思。其次,根据一定的家庭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在取得家长支持的前提下自由组合成研究小组,并说明小组组成 的优势在哪里。教师根据学生组成小组的理由,提出指导意见反馈给学生和家长参考。 (2)指导组内分工合作,制定活动计划,选择研究方法。(表格式) (3)准备《致家长一封信》。在《致家长一封信》中,告知本活动的内容、方法、注意的事项以及家长应该协助事宜,引起家长的关注,取得家长的支持。尤其带孩子到河边或溪边活动时要进行安全教育。 (4)进行捕捞青蛙卵、饲养、换水、观察、记录和摄影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培训。 (5)与家长建立饲养协助联系卡。通过建立家校联系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观察、饲养的进程,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鼓励学生遇到困难不退缩,相互合作想办法解决。 (6)引导学生做好资料收集工作。检查学生搜集的资料和所作的记录,指导学生进行资料进行有效的整理,并开展活动总结,推广好的经验。 (7)重视评价的有效性。注意有针对性的对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学生探究的态度与品质等进行重点评价,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四、实施过程 (一)、搜集资料,交流整理要研究的问题。 根据五年制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多样的动物》一课的学习,设计资料搜集表格,采取小组分工合作的方式完成资料的搜集整理。要求搜集蝌蚪的生长过程?如何饲养蝌蚪?养蝌蚪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在哪找青蛙卵?蝌蚪吃什么? 小青蛙喜欢在哪里生活等问题,并最终归纳出研究的问题顺序。

小学科学活动案例

小学科学活动案例:班级认领校园植物活动指导:黄陂小学德育处、校外办策划和组织:邓允祥一、活动背景:在3-6年级小学科学课程中,有许多关于植物的教学内容,比如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等,而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植物》中的“校园的树木”,更是特意引导学生认识和关注校园的花草树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5tnkd79c823h0qq02ukg7f1wl0k4bu0152j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