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道德经》第一章
天下①有始②,以为天下母。吾③未知④其名⑤,强⑥字⑦之曰⑧道⑨,强为之名曰大⑩。冀?知?其子?,附?知其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21,知常○22,终身不堇○23; 开○24其兑,济其事,妄作○25,终身不救○26。 见小曰明○27,守柔既得其子,复?守其母,是谓玄德。 塞?其兑?,闭?其户○
28。用其光○29,复归其明○30 ,毋遗○31身殃○32 ,是谓袭常○33。 曰强○译文
自然界存在产生宇宙万物的始基,作为派生宇宙万物的本元(本源、本原)。我未知其名,勉强为之取字“道”,勉强为之取名“大”。 冀求知物(实物或事物),依附于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已经知道(大、大宗、大本、本元、始基、无、夷希微、场),得以知物(实物或事物);已经知物(实物或事物),返本归元顺道复命,是为玄德(惟道惟理惟法理物,是道是理是法理物,以道以理以法理物,因道守法循理理物,依道依理依法理物,循道循理循法理物,顺道顺理顺法理物,从道从理从法理物,适道适理适法理物,合道合理合法理物)。禁止脱离了大道而违背自然法则的思想行为,禁绝门户之见、逾越感性认识、通过抽象而趋向惟(有;为,是;随从,听从,遵从,顺从)道,遵循法则居善地,终身消灾免祸避凶趋吉得福祉;启用脱离了大道的、违背了自然法则的思想行为,惹事生祸,妄作非为处凶境,终身得不到救正救助。见微知著是知常明事理,遵纪守法循律依理是因附大道的襁褓(纽带)。用其沾光得益,复命返本归元循道循理循法。身心健康消灾免祸不招殃咎,是因为循道循理遵循法则。 注释
① 天下:(1) 自然界,宇宙,天地间。 (2) 人世间,社会上。 (3) 全世界,所有的人。 (4) 国家或国家的统治权。
(5) 古时多指中国范围内的全部土地,全国。
② 始:元;宗;本;根本, 根源;始基,元炁,本元,本原,本源,本体。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头、首、大;始,开端;炁,元炁;根本,根源;善;为首的;天;君;民众,百姓。元,始也。——《说文》。元,君也。——《广雅》 元,古代道家学派用以指万物之本——道。《子华子?大道》:“元,无所不在也。”《春秋繁露?重政》:“元者,为万物之本。”根本,指基础或本质;比喻事物的本源、根基。本源,源头,借指事物的根源,起源;也指根本,指事物的最重要方面。本源,“本原”、“本元”:指宇宙万物的依归;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一切存在物都由本源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为它。始基:指万物的根源或基本,万物从它产生又可复归于它,元炁,本元,本体。本体相对于现象而言,是事物之所以为此事物的内在根据。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与现象对立的不可认识的“自在之物”,是本体。马哲否认现象和本体之间有不可逾越的界限,
认为只有尚未认识的东西,没有不可认识的东西。实体是客观的物质世界,指有形、有象之物。主体相对于客体而言,客体指“我”之外的一切事物,是认识与实践的对象;主体则是认识与实践者,即“我”。本体就是本源,事物的来源或根源。同“本体”、“道”、“有名”、“无名”这些中国哲学名词含义相同的希腊词语主要有三个:第一个是“onta(音译:安特)”,第二个是“logos(音译:逻各斯、逻辑)”第三个是“nuos(音译:奴斯)”。希腊语词“onta(意译:本体、道、存在、有、是)”、 “logos(意译:言说、思想活动、道、本体)”、“nuos(意译:心智、思维、认识、本体、道)” 相当于英语的“being(音译:被)”一词。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用logos(逻各斯、逻辑)这个词表述和界定能够形成或产生现象的根本实体。赫拉克利特指出:logos(言说、道、思想活动)是onta(万物生灭的尺度和根据、本体、存在),一切存在者均在onta(存在、万物生灭的尺度或根据、本体)之中”。巴门尼德提出了“onta(存在)之外并无非存在”、“onta(存在、本体、思想)是一”、“onta(存在、本体、道、有、是)与思维同一”的思想观点。从柏拉图开始,希腊哲学对“onta(本体、道、存在)”的思考降格为对“存在者(万物)”的思考,对“存在者(万物)”的讨论代替了对“存在(本体、道)”本身的追问。哲学是从理性存在物本身出发,去寻找理性的本质(本源)以及自存与世界其他存在物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虚无缥缈的理论,发现并去证实其存在。其中,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发展历史上的两大主题。形而上,以观其妙;形而下,以观其徼。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用抽象(理性)思维,形而上者道理,起于学,行于理,止于道,故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宏观范畴,用具象(感性)思维,形而下者器物,起于教,行于法,止于术,故有形而下者谓之器。按道家学说,形而上者是超越了一切世间存在,包括精神思想意识这些存在的。道是一切的本源所在,而人的思想意识精神是由道而生的、不永恒的存在,故不可认为形而上就是精神方面的抽象思维。人建模创造的包括时间、空间在内的一切概念,只是接近真理而并非真理。哲学是有逻辑系统的宇宙观。哲学是定性、逻辑地认识宇宙整体变化规律的学问。而科学则是在哲学对宇宙的定性、逻辑的基础上分科认识宇宙中的各部分即万事万物的定量变化规律的学问。广义的哲学是对普遍而基本的问题的具体定性研究,这些问题多与实在、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语言等有关。西方哲学对“本体(本体事物)”事物的研究始于古希腊时期,从古希腊的米利都学派开始,哲学家们就努力寻找万物的始基,后来发展为对onta(本体、道)和logos(逻各斯、言说、道)的探讨。巴门尼德通过对onta(本体、道)的探讨,明确了找到onta(本体、道)的正确方向和道路。他指出:对于被万物所分有的本体(被“是者”所分有的“是”、被“存在者”所分有的“存在”)只有通过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向超验领域中寻找,不能通过感觉从经验领域中获得。本体(本体事物)的哲学定义:本体(本体事物)是人类通过哲学思想认识活动从混沌自然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以人类思想理性或人类生存发展意识作为统帅,以判断和推理作为形式、以语言作为媒介的人类思想认识活动,是具有名称、时间、空间、价值等特殊规定,具有发现、界定、彰显、区分、抽象和产生各种事物的能力,具有事情或形而上者的容貌,有别于天地万物的具体事物。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语言学、文学之类的各种学是本体(本源)事物或人类思想认识活动的具体存在和表现形式,各种学是各种具体哲学从混沌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出来的。哲学的直接对象是人类的思想认识活动。本原,哲学上指万物的最初根源。哲学意义上的“本源”、“本原”、“本元”: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希腊文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神,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本原指世界的来源和存在的根据,万物是由本原所派生。(派生:江河的源头发展成众多支流,比喻从主要事物的演变、延伸中分化、产生出来。)希腊文为姇ρx嬭,原义是开始,又译为始基。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存在物都由本原构成,一切存在物最初都从其中产生,最后又复归
为它。母:母亲、母体。母、大是道的别称。道:母、本原、场。美国学者卡普拉惊奇地发现了道家哲理与高能物理现象的吻合,他在《物理学之道》中说:“中国的哲学思想,提供了能够适应现代物理学新理论的一个哲学框架,中国哲学思想的‘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看不见摸不着,但它确实存在。比如引力场、磁场等等。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否定以太的存在,但广义相对论的建立体现了爱因斯坦思想的明显改变。他指出:广义相对论“是一种场论”,“如果用常数代替那些描述广义相对论以太的函数,同时不考虑任何决定以太的原因,那么广义相对论以太就可以在想象中变为洛仑兹以太。”爱因斯坦甚至试图把各种场统一起来,形成一种完美无瑕的理论。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这种形式的主要特征在于场是弥散于全空间的。场的物理性质可以用一些定义在全空间的量描述〔例如电磁场的性质可以用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或用一个三维矢量势A(X,t)和一个标量势嗘(X,t)描述〕。这些场量是空间坐标和时间的函数,它们随时间的变化描述场的运动。空间不同点的场量可以看作是互相独立的动力学变量,因此场是具有连续无穷维自由度的系统。场论是关于场的性质、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的理论。量子场论则是在量子物理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场论,即把量子力学原理应用于场,把场看作无穷维自由度的力学系统实现其量子化而建立的理论。量子场论是粒子物理学的基础理论并被广泛地应用于统计物理、核理论和凝聚态理论等近代物理学的许多分支。以前有的古代先哲也开始朦胧地意识到,在实物物质之外也还存在着与一切空间普遍同在的东西。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炁”(气)就是指的这种东西。“元炁”,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元,通“原”,“始也”(《说文》),指天地万物之本原。在中国古代哲学史上,元气学说是人们认识自然的世界观,其产生可追溯至老子之\道”,基本形成于战国时期宋钘、尹文的“心气说”(即“气一元论”),东汉时期的王充有“元气自然论”,北宋时期的张载倡导“元气本体论”。元气学说以元气作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以元气的运动变化来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发展、变化、消亡等现象。《论衡》:“元炁未分,浑沌为一” ,“万物之生,皆禀元气”。道教的气的异体字“炁”下边四点是“火”的意思,火是古代对能的表达,这就说明在中国古代哲学看来“炁”(气)是包含能量的普遍物质。明末清初的王夫之认为,\气\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性的\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普遍存在。天地万物都是\气\的表现形态,除\气\之外,别无他物,也没有空隙。在他看来,\气\聚在一起,显现出来,产生人和物;\气\分散了,隐微不可见,变为\虚空\;但\虚空\也是\气\的一种形态,并不是纯粹的虚无。\气\只有\聚散变化\,而不会消灭。王夫之还说,\气\这个统一体内部存在着阴阳两个对立面,由于对立面的\摩荡\,即矛盾斗争,便产生了无穷的变化。他认为\气\本身固有运动的特性,说\气则动者也\;天地万物经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说\天之生物,其化不息\。他还在朴素的形式下表达了运动绝对性和静止相对性的辩证思想,认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止包含着运动,运动不排斥静止。他还说,\动、静,皆动也\。所谓静,只不过是\静动\而不是\不动\,是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运动。他认为,\废然而止\的绝对静止是没有的。此外,王夫之还用\变化日新\、\推故而别致其新\等说法,表述了他关于事物变化是不断更新、新陈代谢的辩证观点。在量子场论看来,场是一种基本的、普遍的物质,是相应的时空连续体,粒子只不过是场的局部凝聚。物质此起彼伏、时散时聚,散之伏之表现为场,聚之起之表现为粒子。场是波,粒子则是可以叫作“波包”的东西。波与“波包”显然是对立的统一,波随时随处形成“波包”,“波包”随时随处汇入波。一般的波是由若干种以至无限多种谐波叠加而成的,往往仍然是非局域性的。但是,在特定条件下,叠加后的波有可能是局域性的,犹如被某种曲面包裹住那样,这种局域性的波就叫做“波包”。在量子力学里,薛定谔所说的波包是指微观粒子,其尺寸就是粒子的尺寸。如果用波函数来描述它,那么就会发现,波函数在任意大的范围内都不会严格等于零。有的科学家说,物质粒
子的存在只不过是场的完美状态在那个位置的扰动,几乎可以说仅仅是一点“瑕疵”。现代科学认为,场就是能量的海洋。因而场与实物的矛盾运动,也就是能量与质量之间的矛盾运动。能量和质量不过是物质运动的不同表现形式而已。现代科学又认为,场就是时空几何。这样,时空、场、能量、质量都处在统一而又交错的矛盾运动网络中。而其中只有有质量的实物物质是有形的,其它都是无形的。无形与无形之间的关系应是更为密近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时空与物质的矛盾运动首先和更普遍地表现为时空与场、时空与能的矛盾运动。而场与实物的矛盾运动一定意义上是时空与场、时空与能矛盾运动的演化了形式。时空与实物物质之间的矛盾运动带有一定的间接性。但是不论直接一些、还是间接一些,所涉及到的一切矛盾运动都与时空联系着,一定意义上说,都是时间与空间矛盾运动的转化形式。场是一种时空几何、时空结构,实物也是一种时空几何、时空结构。宇宙的一切都是不同的时空结构。场与实物的两种时空结构,表明时空既有连续性、又有间断性、是连续与间断的矛盾运动。就场时空看,它是连续的,无时无处没有场,不是疏散的场、小曲率的场,就是集聚的场、大曲率的场(实物)。就实物、粒子看,时空是间断的,只有集聚的、大曲率的场和“波包”时空才是实物。但是一切场中都包含实物,一切实物中都包含场,二者对立统一、相互转化、起伏连绵、舞蹈翩跹,形成一幅壮丽的宇宙图景。按照“宇宙子理论”,宇宙子与宇宙子之间是间断的,而宇宙子的弥漫结构、整体的矛盾运动网络是连续的;某级宇宙子在同级宇宙上看是间断的,而在上二级宇宙上看是连续的。宇宙子级别在微观方向、宇观方向是无限的,宇宙时空结构就总是既连续又间断的,相对于某一级宇宙是间断的、相对于另一级宇宙就是连续的。 ③ 吾:(形声。从口,五声。本义:我)
④ 未:没有,不曾 尚未。“未”字否定过去,不否定将来,与“不”有别。但有时候也暂且当“不”讲。 ⑤ 名:(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 同本义 名,自命也。——《说文》
(3) 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存实亡。 (4) 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⑥ 强:勉强。勉强:(1) 能力不够,还尽力做。(2) 牵强;理由不充足。(3) 将就;凑合。
⑦ 字:(1) 会意兼形声。从宀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2) 记录语言的符号。(3) 人的姓名或别名(也叫表字或号):签~。刘备~玄德。“字”只是限于古代有身份的人。 《礼记?曲礼》上说:“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十五笄而字”,就是说不管男女,只有到了成年才取字,取字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尊重他,供他人称呼。一般人尤其是同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能直呼其名。 ⑧ 曰:(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象口形,加上的短横表示声气。本义:说,说道) (2)说;为,是;叫做。(3)语助词,无实义。昊天~明
⑨ 道:dào形声。字从辵,从首,首亦声。“首”指“头”。“辵”指“行走”。“辵”与“首”联合起来表示“头脑引导行为”。本义:头脑(思维
意识、思想意识)引导带领身体行为(的走向)。引申义:得道厚德有思想的引领大众遵循大道规范行为。(哲学名词)大,大宗,大本,本体,本元,本原,本源,始基,自然;法,道法,大法,母法,大制,始制,自然法(则);道理,原理,真理,事理,法则,规律。道名大,亦称无。道,夷希微也,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搏之而弗得。大道为法,大道可统治万物,大道可佑助万物!大道为万物依归的奥主,德(循道循理循法)者的保护者,亡德(亡道、失理、弃法)者的所有者。大道无亲,恆与善人,佑助守法遵循规律者,佑助知道积德行善的人。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位于颅腔内。低等脊椎动物的脑较简单。人和哺乳动物的脑特别发达。脑包括端脑(大脑)、间脑、小脑、脑干(脑干包括:中脑、脑桥和延髓),其中分布着很多由神经细胞集中而成的神经核或神经中枢,并有大量上、下行的神经纤维束通过,连接大脑、小脑和脊髓,在形态上和机能上把中枢神经各部分联系为一个整体。脑各部内的腔隙称脑室,充满脑脊液。人脑可分为6个部分——(即端脑、间脑、小脑、中脑、脑桥、延髓。其中端脑和间脑又合称为前脑,脑桥和延髓又合称为后脑。)端脑,指大脑两半球;延脑或称延髓。中脑、脑桥与延髓组成脑干,其间有神经细胞团与神经纤维交错组成的脑干网状结构。人脑是从低等动物的原始神经组织经过长期的演化历程发展而来的。人脑达到高度的发展,主要在于大脑两半球的不断扩大和复杂化。大脑两半球的表面积扩大到一定程度,由于颅腔容量的限制而出现沟、回,并逐渐增加其数目。大脑两半球主要由灰质表层、白质和皮下神经节,即大脑皮质、神经纤维髓质和基底神经节组成。由联合神经纤维(主要是胼胝体)联结在一起的大脑两半球划分为额叶、顶叶、枕叶、颞叶与岛叶,而且它们各有一定的机能分工。脑的基本构成单位是神经细胞(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人脑的神经元数约达10^11(正负10倍)。大脑皮质(亦称皮层)的神经元约为140亿,一般是6层的结构模式。其中,感知从外周传来刺激的细胞主要位于第4层;实现加工和将兴奋由一个皮质区传递给另一皮质区的细胞,多半在第2层和第3层;把传出冲动引向外周的细胞主要在第 5层。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以电的和化学的方式相互传递信息。每一个神经元通常拥有几百个以至几千个突触联结,人脑的全部突触数约达10^15之多。突触的联结型式是复杂多样的,整个脑是通过这种联结而组成的一个巨大的自调控、自组织、自学习的神经网络系统。
思想意识:人将大脑存储的知识作用于思考生命存在的各种感受的活动。人的意识产生于脑部。人的大脑、小脑、丘脑、下丘脑、基底核等,将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各种感觉信息,经脑神经元逐级传递分析为样本,由丘脑合成为丘觉,并发放至大脑联络区,令大脑产生觉知,即人的意识。意识,是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又反作用于存在。思想:念头,想法;思忖,思量,考虑;指思维的条理脉络;思想意识,指道德品质方面;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或形成的观点。行为:谓举止行动;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一)道的基本含义:运动,行事;行为规范;路、途径、方法;言、理论、思想;终极真理,无限真理;道理;本元。道的最早涵义指道路、坦途,再有万事万物的运行轨道的意思,逐渐发展为道理,用以表达事物的规律、法则。这一变化经历了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易经》中有“复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复》),都为道路之义。《尚书?洪范》中说:“无有作好,遵王之道;无有作恶,遵王之路。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这里的道,已经有正确的政令、规范和法度的意思,说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发展。春秋后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的创始人。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关于得‘道’的经典著作,浑括而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