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永济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中化学必修一练习:第四章 非金属及
其化合物 单元测试题(B)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含10小题,每题5分,共50分。) 1.将足量的CO2通入下列溶液中,能产生沉淀的是 A.硅酸钠溶液
B.石灰水
C.氯化钡溶液
D.氯化钙溶液
2.工业盐酸常呈黄色,其原因是
A.Cl被空气中的O2氧化 B.混有可溶性杂质如Fe C.溶有Cl2 A.颜色相同 C.都含有H 4.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A.次氯酸钙 B.氯化钙
C.次氯酸
D.次氯酸钙与氯化钙
+
-3+
D.HCl在溶液中呈黄色 B.前者能使有色布条褪色
3.新制氯水与久置的氯水相比较,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D.加AgNO3溶液都能生成白色沉淀
5.患甲状腺肿大是边远山区常见的地方病,下列元素对该病有治疗作用的是 A.钠元素 质问题的是 A.NaNO3
B.FeCl2 C.Na2SO4
D.AlCl3
B.氯元素 C.碘元素
D.铁元素
6.自来水可用氯气消毒,某学生用这种自来水去配制下列物质溶液,会产生明显的药品变
7.亚硝酸(HNO2)参加反应时,既可作氧化剂,也可作还原剂。当它作还原剂时,可能生
成的产物是 A.NH3
-
B.N2 C.N2O3 D.HNO3
-
8.已知反应①2BrO3 + Cl2 =Br2 +2ClO3 ②5Cl2 + I2 +6H2O=2HIO3 +10HCl
③ClO3 +5Cl+6H=3Cl2 +3H2O,下列物质氧化能力强弱顺序正确的是 A.ClO3>BrO3>IO3>Cl2 C.BrO3>ClO3>Cl2>IO3
--------+
B.BrO3 >Cl2>C1O3>IO3
---
---
D.Cl2>BrO3>C1O3>IO3
9.SO2和Cl2都具有漂白性,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同时作用于潮湿的有色物质,可观察到有色物质
A.立刻褪色 B.慢慢褪色 10.下列关于SO2的叙述,正确的是
A.SO2既可以是含硫物质的氧化产物,又可以是含硫物质的还原产物 B.SO2是硫酸的酸酐
C.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出的尾气 D.SO2具有漂白性,因而可以使石蕊试液褪色 二.填空题(14分)
C.先褪色,后复原 D.颜色不褪
1
11.防治碘缺乏病的碘添加剂是KIO3(如加碘盐),可用盐酸酸化的KI淀粉混合液检验食盐 是否加碘,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甲、乙两相邻的化工厂,排放的污水经处理后,仍然各溶有以下八种离子(Ag、Fe、Ba、Na、Cl、SO4、NO、OH)中各不相同的 4种,若单独排放,则造成环境污染,如果将甲、乙两厂的污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再经沉淀后,排放的污水转变为无色澄清的NaNO3溶液,污染程度大为降低,又经测定,甲厂污水的pH大于7,试推断: (l)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 (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 三.实验题(20分)
13.实验室制取SO2的反应原理为:
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请用下列装置设计一个实验,以测定SO2转化为SO3的转化率:
2+
+
-2-3--+
3+
(1)这些装置的连接顺序(按气体左右的方向)是 → → → → → → → (填各接口的编号)。
(2)实验时甲仪器的作用与原理是 。
(3)从乙处均匀通入O2,为使SO2有较高的转化率,实验时Ⅰ处滴入浓硫酸与Ⅱ处加热催化剂的先后顺序是 。 (4)Ⅳ处观察到的现象是 。
(5)在Ⅰ处用大火加热烧瓶时,SO2的转化率会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6)用n mol Na2SO3粉末与足量浓硫酸进行此实验,当反应结束时,继续通入O2一段时间后,称得Ⅲ处增重m g,则本实验中SO2的转化率为 。 四.计算题(16分)
14.在室温下,向100mL Cu(IO3)2饱和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经硫酸酸化的KI溶液,发生如下反应:溶液滴定,
、
,反应完全后,用0.1 mol/L的Na2S2O3
,消耗了40 mL Na2S2O3溶液,计算:
(1)原饱和溶液中Cu(IO3)2的物质的量浓度;
(2)若Cu(IO3)2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0 g/cm,室温时Cu(IO3)2的溶解度是多少?
3
2
参考答案
一、1 A、2B、3A、4A、5C、6B、7D、8C、9D、10A 二、11、
+
-2--
12、(l)甲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Na、Cl、SO4、OH; (2)乙厂污水中含有的4种离子是 Ag、Fe、Ba、NO3. 三、(1)a h i b c f g d
(2)作用是使浓硫酸能顺利地滴入烧瓶中;原理是维
+
3+
2+
-
持烧瓶内压强与分液漏斗内压强相等 (3)先加热V2O5,后缓缓滴入浓硫酸(4)有无色(或白色)晶体(或固体)生成
(5)减小
mgmn??164g?mol64×100% (6)×100%或
nnmol-3
四、(1)3.1×10 mol/L(2)0.13 g
nmo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