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疫苗在获得性肺炎预防中的作用
2013年我国卫生统计年鉴资料显示,我国人群的肺炎死亡高峰为<5岁儿童和≥50岁的成年人,其中0~1岁婴幼儿(城乡均超过20/10万)和≥60岁的老年人(城乡均超过5/10万)肺炎的病死率最高。
临床研究结果显示,肺炎链球菌是儿童和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的主要病原体。据估计,欧洲和美国需要住院的CAP成年患者中30%~50%由肺炎链球菌引起[1]。尽管报道的肺炎链球菌感染在CAP中所占比例稍有不同[2,3,4,5,6],但其仍为导致我国成年人和老年人CAP的重要病原体。2006年全国7城市12个临床中心的研究结果显示[6],在50岁以上的老年肺炎患者中,肺炎链球菌为仅次于肺炎支原体的第2位常见病原体;2002—2003年中国社区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显示,5个社区5家医院的779例呼吸道感染病例的病原体分离株中,肺炎链球菌占44.5%(347例)[5];2004—2005年中国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常见病原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510株分离菌中肺炎链球菌占36.7%[4]。
我国成人CAP患者中肺炎链球菌对大环内酯类药物的高耐药率与欧美国家明显不同,对口服青霉素耐药率达24.5%~36.5%,而对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39.9%~50.7%[5,7],这可能给CAP的治疗带来影响,因此,积极预防CAP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现将对目前常见肺炎链球菌的血清型及其疫苗使用的相关问题综述如下。
一、肺炎链球菌引起的CAP的常见血清型和高危人群
1.肺炎链球菌及其相关感染:
1 / 9
肺炎链球菌是有荚膜的革兰阳性双球菌,该菌的荚膜多糖是主要的毒力因子,根据此荚膜的组成差异可分为90多个血清型,感染后免疫力通常呈血清型特异性。致病血清型的分布随年龄、病种、疾病严重性、地区和时间而不同。肺炎链球菌感染包括侵袭性肺炎链球菌病(invasive pneumococcal disease,IPD,如脑膜炎、菌血症和肺炎)和非侵袭性疾病(如鼻窦炎和中耳炎)。肺炎链球菌通常定居于人体鼻咽部,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鼻咽部带菌率为27%~85%。
2.常见血清型及其分布:
虽然多个血清型可引起非侵袭性疾病,但1、5、6A、6B、14、19F和23F血清型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中IPD的常见病因。1、5和14血清型占各地区IPD的28%~43%和世界上20个最贫穷国家IPD的30%;23F和19F血清型在全球IPD病例中占9%~18%。18C血清型在大部分高收入国家(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常见。有些血清型(如6B、9V、14、19A、19F和23F)比其他血清型更可能发生耐药性。
中国有关血清型分布的文献报道相对较少,1980—2008年的系统回顾认为19F、19A和14是中国5岁以下肺炎和脑膜炎病例中最常见的血清型
[8]
,肺炎链球菌结合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 vaccines, PCV)7可
覆盖5岁以下儿童约79.5%的血清型。2009年姚开虎等[9]报道,从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4家儿童医院5岁以下肺炎住院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及胸腔积液分离的肺炎链球菌中19F最常见(60.6%),其次为19A(9.7%)、23F(9.3%)和6B(5.4%)。PCV7、PCV10和PCV13血清型覆盖率分别为81.0%、81.4%和92.8%。2011年该作者再次报道[10],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 / 9